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2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297篇
地质学   564篇
海洋学   25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4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不同利用方式对纳帕海高原湿地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纳帕海高原湿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沼泽和浅水沼泽草甸,排水疏干后用于放牧的草甸、垦后湿地相比,土壤有机质分别减少了4.33%、7.32%和5.64%,全氮分别减少了0.1%、0.33%和0.16%,除垦后湿地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较高外,速效养分呈现和有机质、全氮一样的变化趋势,均随人为活动干扰加剧而不断下降,土壤酶活性中蛋白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与土壤有机质等肥力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垦后湿地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较高,土壤质量改善,这与人为大量施用有机肥和周围山上水土流失带下土壤养分汇集有关,但其湿地环境已完全转化为旱生环境,湿地功能丧失。综合土壤性质10项指标计算的土壤退化指数表明,与天然沼泽比较,沼泽草甸和草甸湿地均出现退化现象,垦后湿地环境完全改变,应及时进行保护和恢复,退耕还湿。  相似文献   
992.
全栋  张生  史小红  孙标  宋爽  郭子扬 《湖泊科学》2020,32(6):1610-1619
为探明寒旱区浅水型湖泊乌梁素海水环境因子对水体营养状态的影响程度,以2013—2018年1月和7月湖泊水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监测点的水体营养状态与水环境因子(盐度、pH值和水深)之间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通过方差分解方法分析水环境因子对水体营养状态的贡献水平,同时界定出水体营养状态处于最佳水平条件下的水环境因子的适宜范围.结果表明:水环境因子对水体营养状态的方差贡献初期表现显著而后趋于稳定,且盐度、pH值和水深指标的综合方差贡献率最高可达66.62%;并以全湖94.4%的水体面积不呈现富营养化状态作为标准界定出乌梁素海水体处于最佳营养状态水平条件下盐度、pH值和水深指标的适宜范围,分别为0.06~2.68 g/L、7.50~8.63和1.76~3.50 m,且湖泊在此营养水平条件下全湖盐度、pH值和水深指标的均值分别为1.55 g/L、8.15和2.33 m.因此,可以通过人类活动调控湖泊水环境因子值,并实施以水养湖的策略来推动湖泊水体营养状态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93.
在综合分析评价了现有的道路网连通度指标定义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存在的局限性,即缺乏连通度时态变化信息。为克服这一局限性,从时态的视角对道路网连通度指标进行了全新的定义,结合道路网交通状况的时态变化,提出了一种能在时间上动态反应道路网连通度变化的指标——道路网的实况连通度指标,最后通过一个计算实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道路网连通度的时态变化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94.
滇东喀斯特山地植被退化及其恢复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已经和正在经历各种人为的干扰、破坏和不合理使用.植被退化是生态系统退化的最典型外在特征.在对滇东的3个喀斯特山村和自然保护区的25个喀斯特植被样地的植物群落学特征,繁殖体库和土壤基质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喀斯特山地植被退化是一个渐进的逆向演替过程,人和动物的选择性、物种的适应性和持久性能力决定着物种及其繁殖体的存在与消亡.某些物种由于具有较强的萌生能力和较高的持久性,其无性繁殖体能在反复砍伐后仍然保存于一些石质缝隙之中.伴随植被退化,土壤有机质和养分不断流失.以物种组成、群落高度、繁殖体库、土壤、生物量与参照群落间的相异性指数为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滇东的喀斯特退化植物群落分为顶级群落、乔林、灌乔、灌丛灌木、草灌和草本群落6个阶段.喀斯特退化植被的恢复应该充分考虑到这种植被退化的阶段性,根据各阶段的特点补充不同数量和种类的当地物种繁殖体,改善土壤基质性状并配以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995.
A new plastic-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yclic loading of concrete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earthquake analysis of concrete dams. The rate-independent model consistently includes the effects of strain softening, represented by separate damage variables for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A simple scalar degradation model simulates the effects of damage on the elastic stiffness and the recovery of stiffness after cracks close. To simulate large 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s, the evolution of inelastic strain is stopped beyond a critical value for the tensile damage variable. Subsequent deformation can be recovered upon crack closing. The rate-independent plastic-damage model forms the backbone model for a rate-dependent viscoplastic extension. The rate-dependent regularization is necessary to obtain a unique and mesh objective numerical solution. Damping is represented as a linear viscoelastic behaviour proportional to the elastic stiffness including the degradation damage. The plastic-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sponse of Koyna dam in the 1967 Koyna earthquake. The analysis shows two localized cracks forming and then joining at the change in geometry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dam. The upper portion of the dam vibrates essentially as rigid-body rocking motion after the upper cracks form, but the dam remains stable.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ground motion influences the post-cracking response. © 199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6.
通过监测三江源玛沁县高寒草甸2017年度植被特征及土壤呼吸通量, 探讨了不同退化阶段植被群落、 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协同关系, 并分析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结果表明: 随着高寒草甸退化程度加剧, 禾本科植物重要值降低, 毒杂草显著增加(P<0.05); 植被盖度、 物种数、 多样性指数显著下降(P<0.05), 重度退化阶段的地上生物量比轻度、 中度退化阶段降低了25.36%、 22.37%(P<0.05); 在中度退化条件下, 均匀度指数和地下生物量显著增多(P<0.05)。在各退化阶段, 土壤呼吸年内均呈单峰式变化过程, 表现出生长季高、 非生长季低的特征, 植物生长旺季(7 - 8月)最高, 且与5 cm深度处土壤温度之间呈显著指数关系(P<0.05); 2017年轻度退化、 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阶段的土壤呼吸碳排放总量分别为626.89 gC·m-2、 386.66 gC·m-2、 393.81 gC·m-2; 同时, 土壤呼吸与植被群落演替具有显著的协同性, 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土壤呼吸速率下降。轻度退化、 中度退化、 重度退化阶段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分别为2.82、 3.54和2.35, 表明中度退化条件下的温度敏感性最强, 重度退化条件下最弱。  相似文献   
997.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electr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hydrolyzed Remazol Black B (CI Reactive Black 5), a common diazo reactive dye, in aqueous solution. In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auxiliary dye chemicals, a typical Remazol Black simulated exhausted dyebath liquor was treated electrochemically in various basic electrochemical reactor configurations such as batch, batch recirculation and single pass systems. The effect of current density, supporting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electrolysis duration, specific electrode surface and fluid flow rate on pollutant removal and energy consumption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s was critically evaluated. Batch studies show the following operating parameters, current density: 2.5 A/dm2, electrolysis duration: 6 h, and supporting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3 g/L, were optimal for good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Color removal was complete by 3 h of treatment for all combinations of parameters studied. The pollutant removal performance of the batch recirculation system was found to have improved considerably by increasing the flow rate. Performance of the batch recirculation system was comparatively better than the other rector configurations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capacity utiliza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998.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阳坡土壤性质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和室内理化试验,定量分析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阳坡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特征,结合已有植被格局进行了区域土壤植被系统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阳坡表层土壤粘粒含量极低,>0.25 mm颗粒占45.2%;土壤微团聚体中表层<0.002 mm的部分存在向下淀积或流失现象;pH值偏高,土壤N、P养分处于缺乏状态,且有效养分含量极低,土壤肥力水平低;土壤性质水平分异图显示:坡上部的疏林地土壤肥力高于其他土地利用地块,相对新植林地而言,靠近阴坡的疏林地植被恢复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999.
水泥垃圾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施建勇  冒俊 《岩土力学》2009,30(7):1951-1954
以生活垃圾为地基的工程事例越来越多,但垃圾土的处理方法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经验和成熟的设计计算理论。经过统计分析,按一定配比制备了人工垃圾土,分别进行了未降解、降解旺盛期、降解稳定期在水泥掺入量为25 %、35 %、45 % 3种条件下不同养护龄期水泥垃圾土的无侧限抗压试验,得到了硬化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水泥垃圾土强度随养护龄期、水泥掺入量、降解阶段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垃圾土中的有机质既对水泥垃圾土有加筋作用,也有减弱水泥垃圾土强度形成的作用;未降解、降解旺盛期、降解稳定期水泥垃圾土的强度变化特性不同,水泥只对降解稳定的垃圾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建议水泥的掺入量应大于35 %。  相似文献   
1000.
从牧户角度,通过牧户调查、遥感数据、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综合分析,研究生态移民政策和牧户的响应情况及原因,对以后的人地和谐共处具有借鉴作用.以黄河源区玛多县牧户调查为例,利用1977~2004年三期草地退化数据、近28年气象数据、1988~2004年放牧压力数据、两年的PRA牧户访谈共144户的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玛多县草地普遍发生退化现象,两期退化草地占总草地面积比重均在43%以上,并且退化呈加快趋势,冬春草场退化情况最为严重.(2)草地退化是气候干暖化和草地载畜超载共同造成的.(3)移民政策和牧户社会经济情况的对比利益差异,导致移出的牧户以老年牧户、无畜/少畜户为主,分别占移民户总数48.5%和68.3%,牲畜多的、中青年牧户普遍不愿移民.而且,移民户中,一证多户中的部分户移民占所有移民户54.5%.移民牧户结构的上述特征导致通过移民实现草地载畜量明显减少的目标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