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9篇
  免费   2005篇
  国内免费   767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499篇
地质学   3581篇
海洋学   511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72篇
自然地理   2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漏磁无损检测技术在钻井中的应用现状,结合科学钻探钻柱结构及损伤特点,探讨漏磁无损检测技术在科学钻探钻柱损伤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2.
非开挖铺管技术在开封-洛阳高速公路郑州东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河南开封至洛阳高速公路郑州东段非开挖铺设电力电讯管道的施工工程,包括设备选择,施工工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953.
关于滑坡推力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及改进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峰  黄润秋 《山地学报》2000,18(Z1):69-72
滑坡推力大小的可靠性与计算方法有直接关系。本文讨论了传递系数法的适用性,提出了改进途径和方法:即用改进的瑞典条分法和江布法来计算滑坡推力,并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对于治理工程设计和评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4.
通过统计分析 1 990~ 1 998年中国Ms≥ 6级地震与太阳系主要天体的特殊位置的关系 ,说明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 ,结合其它预报手段 ,对中国地震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55.
Coercive force of single crystals of magnetite at low temperatur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coercive force H c was studied on well-characterized and stoichiometric millimetre-sized single crystals of magnetite at a series of 16 temperatures from 300 to 10 K using a SQUID magnetometer. H c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cooling to the isotropic temperature, T i = 130 K, where the first magnetocrystalline anisotropy constant K 1 becomes zero. H c exhibits a sharp increase at the Verwey transition, T v = 120 K, where the structure changes from cubic to monoclinic. In crossing the Verwey transition, H c increases by more than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from 20 μT to 2.4 mT, and the shape of the hysteresis loops becomes wasp-waisted.
Observed coercivity between 300 K and 170 K varies with temperature as λ s / M s , where λ s is the magnetostriction constant and M s is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coercivity in MD magnetite is controlled mainly by internal stress associated with dislocations or other crystal defects. It seems likely that the stable single-domain-like magnetic memory observed in large MD magnetite crystals is due to magnetoelastically pinned domain walls. The discontinuous change in H c at the Verwey transition is controlled by abrupt changes in magnetocrystalline and magnetostriction constants due to crystal deformation from cubic to monoclinic structure.  相似文献   
956.
日照港30万吨油码头船舶泊稳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江 《海岸工程》2006,25(4):25-30
日照港拟在岚北港区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通过实验测定了船舶在风、浪、流作用下对码头结构的作用力、船舶运动量最大值、最大缆绳拉力、船舶对护舷撞击能量和撞击力,为工程结构设计和操船规程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57.
激光钻进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创新技术,也是钻探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一种非接触式钻进技术,对破碎松软岩层扰动破坏小,将激光钻进应用于煤层气定向钻进中可发挥出非常明显的优势。梳理和总结了激光用于煤岩钻进的成孔机制、钻进效果的影响因素。在激光钻进过程中,激光与煤岩相互作用伴随着复杂的理化作用,指出激光钻进煤岩主要的成孔机制是烧蚀成孔。从激光参数、岩石性质、外部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激光钻进煤岩效果的因素,论述了激光钻进用于煤岩这一特定钻进对象的特殊现象和问题,指出煤岩在激光照射下,组分的挥发、热解、升华、烧结和氧化构成了煤岩在高温下主要的热烧蚀机制。从钻进机理、工艺、装置等方面着手,建议加强激光钻进煤岩的多物理场耦合作用机制、钻进工艺、钻进装置研制等适应性研究,为激光用于煤岩的高质高效钻进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8.
李晓东 《地质与勘探》2024,60(3):581-591
海域浅层气地质调查和盐湖环境科学钻探在松散砂岩钻探取样工程中,存在孔壁易坍塌、成孔率低等技术难题,为此开展了松散砂岩地层环保型弱凝胶护壁护心钻井液技术研究。通过弱凝胶结构研究及成胶剂、交联剂及抗盐降滤失剂等材料优选,研发了一套环保型弱凝胶护壁护心钻井液,评价了钻井液的流变性、滤失性、抑制性、护心性能、环保性能等性能,并在山西某盐湖环境科学钻探工程进行现场应用。室内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研制的弱凝胶护壁护心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降滤失性、抑制性(岩屑回收率96.3%)、护壁护心性能及环保性能(BOD5/COD比值24.6%,EC50值47950 mg/L),能有效解决松散砂岩类地层孔壁坍塌、岩屑不易携带等问题,在松散地层钻探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9.
粤东河源盆地是东南沿海规模较大的晚中生代—新生代陆相盆地之一,发育有较为完整的晚白垩世—新近纪地层。研究该盆地的深部构造、控盆断裂、沉积序列和盆地的形成发展,对于认识东南沿海晚中生代—新近纪的大地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反射剖面和约两千米的地质科学钻探等数据资料的综合研究,查明了河源盆地为中生代—新生代沉积断陷盆地,地层结构清晰,沉积基底为早古生代地层,并建立了该盆地晚白垩世—新近纪的三阶段沉积序列;该盆地发育渐新世的火山岩,揭示了控盆边界断裂及内部构造发育特征,暗示了原型盆地的破坏发生于晚新生代:即盆地南北两侧紫金—博罗逆冲断层和河源断裂带在晚古近纪—新近纪强烈地改造了原型盆地;基于以上认识,初步恢复了河源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构建了河源盆地沉积序列-构造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960.
为解决能源问题而提出了地下闭式循环地热交换发电系统.该系统地下部分通过全井下套管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克服了传统地热发电和干热岩发电受地质条件制约、对环境造成危害等缺点,是一种新型的不依赖位置、环境友好的地热发电系统.采用大位移技术进行钻井,应用悬链线技术对井身剖面结构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地下连接技术要求,应用分支井和膨胀套管技术固井,设计了水泥配方并进行了相关试验,优化了载热流体,计算了有机工质朗肯循环(ORC)的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