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7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615篇
测绘学   228篇
大气科学   179篇
地球物理   464篇
地质学   1647篇
海洋学   714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378篇
自然地理   163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济南-济阳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济南—济阳研究区内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元素的丰缺、土壤质量及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河北省生态环境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河北省生态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等关系。为环境治理、地方病防治、农业生产等需要,提供了区域环境地球化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3.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述生态需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生态经济理论,提出了基于生态经济思想的生态需水概念,并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生态经济领域中的生态价值理论,确定不同生态需水量条件下的生态价值,进而通过水资源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合适的生态需水量,并通过实例对该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了说明,认为由该法所确定的生态需水量符合客观实际,可以作为生态建设过程中生态需水研究的方法之一.该法通过水资源将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联系在一起,对于研究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利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4.
生态需水的理论内涵探讨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的角度,较系统地探讨了生态需水的理论内涵,对生态系统水资源配置中相关且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辨析,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认为:生态缺水是生态系统水资源配置最直接的依据,而生态需水、生态储水的计算评价则是确定生态缺水的基础.通常,生态系统的水资源配置,必须在区域生态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生态目标,然后进行生态需水估算、生态储水评价、生态缺水评估,并通过生态用水的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45.
重点介绍大顶金矿区的地质特征及区内主要矿脉体(36号矿脉群)特征,同时,对控矿因素作了一定的分析,初步总结了36号矿脉群在双顶矿段北东缘的成矿规律,指明了本矿区的找矿标志及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6.
铂族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性-超基性岩及黑色页岩等风化过程中铂族元素发生了活化和迁移。铂族元素在岩体附近土壤、植物和水体等表生介质中的迁移富集特征可以用来寻找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黑色页岩风化过程中,Os的表生迁移对海洋^187Os/^188Os值上升有重要意义。此外,作为重金属元素,机动车铂族元素催化剂在环境中的释放,也会带来潜在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47.
Microindentation hardness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jadeite and diopside, being end members of the omphacite solid solution series. At temperatures between 300 and 750 °C, the hardness of jadeite ranges from 7.4 to 8.5 GPa, that of diopside from 4.9 to 6.1 GPa. Jadeite i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diopside in the low-temperature plasticity regime. Normalization of the hardness-derived yield stress with respect to the shear modulus considerably reduces the strength contrast. The normalized Peierls stress is identical for jadeite and diopside. This indicates that jadeite and diopside belong to the same isomechanical group. The hardness-derived yield stress for jadeite as well as for diopside is used to estimate flow law parameters for the low-temperature plasticity regime.  相似文献   
148.
A 39-km-long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recorded during two field campaigns in 1996 and 2002 provides a first detailed image of the deep crust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Eastern Alps (Austria). The ESE–WNW-trending, low-fold seismic line crosses Austroalpine basement units and extends approximately from 20 km west of the Penninic window group of Rechnitz to 60 km SSE of the Alpine thrust front.The explosive-source seismic data reveals a transparent shallow crust down to 5 km depth, a complexly reflective upper crust and a highly reflective lowermost crust. The upper crust is dominated by three prominent west-dipping packages of high-amplitude subparallel reflections. The upper two of these prominent packages commence at the eastern end of the profile at about 5 and 10 km depth and are interpreted as low-angle normal shear zones related to the Miocene exhumation of the Rechnitz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In the western portion of the upper crust, east-dipping and less significant reflections prevail. The lowermost package of these reflections is suggested to represent the overall top of the European crystalline basement.Along the western portion of the line, the lower crust is characterised by a 6–8-km-thick band of high-amplitude reflection lamellae, typically observed in extensional provinces. The Moho can be clearly defined at the base of this band, at approximately 32.5 km depth. Due to insufficient signal penetration, outstanding reflections are missing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portion of the lower crust. We speculate that the result of accompanying gravity measurements and lower crustal sporadic reflections can be interpreted as an indication for a shallower Moho in the east, preferable at about 30.5 km depth.The high reflectivity of the lowermost part of the lower crust and prominent reflection packages in the upper crust, the latter interpreted to represent broad extensional mylonite zones, emphasises the latest extensional processes in accordance with eastward extrusion.  相似文献   
149.
基于神经网络的区域生态环境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利用智能化信息提取技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自动分类,一直是一种前沿性研究。该文在分析研究区自然景观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建模要素,基于神经网络技术,并根据生态环境的遥感探测机理,利用TM卫星遥感数据中的可见光、热红外、植被指数(NDVI)以及DEM数据,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区域生态环境信息自动提取模型,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态环境分类方法,其分类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50.
从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50a来农业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过程看,人工绿洲耕作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有较显著的提高,人工绿洲生态也得到了改善。主要表现是单位面积生产力水平提高,农田防护林体系初步建立,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加强,生活能源的短缺得到改进。但从流域的绿洲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仍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主要是农田施肥重化肥轻有机肥,土壤肥力不高;灌区中游重灌轻排,灌排不协调,盐渍化面积有所扩大;流域下游由于缺水和人为等因素使天然绿洲的稳定性受到威胁,天然林的绿色屏障作用大为削弱等。对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逐步加以协调,才能实现绿洲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