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谢永飞  梁波  郑诗泽 《热带地理》2022,42(11):1866-1877
使用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个案访谈数据,从新古典经济理论和新迁移经济理论出发,基于“家业”“三类留守家人”“代际”和“社会变迁”维度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外出的“业”和留守的“家”对农民工回流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出的“业”减弱农民工回流意愿,留守的“家”则提升农民工回流意愿。比较而言,外出的“业”的影响大于留守的“家”。在留守家人中,留守子女、留守配偶和留守父母的影响依次递减。从代际差异看,外出的“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大于对老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大于对老生代农民工,留守配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则小于对老生代农民工。从社会变迁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出的“业”和留守子女对农民工回流意愿的影响增强,但留守配偶和留守父母的影响减弱。论文补充和拓展了新古典经济理论和新迁移经济理论的观点,发展和深化了农民工回流意愿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2.
采用群体选择和家系选择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有代表性的优良群体103个,经过2代的群体选育,保留5个基础群体进行家系选育,育出全同胞家系180个,半同胞家系60个,选留其中的35个家系作为下一代的亲本,选育的D2家系生长速度与进口F1代相接近,养殖有效积温2 000℃时体重分别为26.17 g和26.47 g,抗WSSV能力较进口F1代强,感染WSSV 5 d死亡率分别为53.57%和72.73%。提出用等同的有效积温的体重来比较不同家系的生长,用生长速度、存活率和个体均匀度作为家系选育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3.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seismicity, a simple cross-correlation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a waveform data set of western Alps earthquakes. A selection of events recorded by a reference station of the regional seismic network of North-Western Italy (IGG network) within a particular S-P range was used. The adopted method was tested on 380 events recorded in 1995, allowing for the definition of the critical parameters for an optimal identification of earthquake families.The comparison of the individuated families definition with the relevant epicentres map confirms that, on small scales, the epicentre positions of microearthquakes located by a regional network could b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location errors. The analysis was extended to a more complete data set of 2653 events; 1171 of them were grouped in famili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our single station method is able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closely spaced families on the basis of the position and of the radiation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34.
苏北桃林岩基与苏胶造山带燕山期隆升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北桃林岩基主要单元角闪石、黑云母的矿物化学研究揭示,苏胶造山带在印支期陆内双向对冲碰撞造山后,于燕山期末A型花岗岩体侵位之前,由挤压向拉伸转化时期,曾发现急剧隆升。早期隆升快,为0139mm/a,中期隆升变慢,为0023mm/a。山根拆沉,均衡抬升,地幔上隆,上地壳伸展造盆成山,是造就苏胶造山带现今盆山构造和(超)高压带燕山期折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5.
以2代选育群体为亲本、采用巢式设计构建21个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全同胞家系,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对30日龄和80日龄施氏獭蛤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结果显示:施氏獭蛤早期发育过程中壳长生长速度较壳高快,性状间遗传相关系数范围为0.96~0.98,表型相关系数范围为0.77~0.96,均...  相似文献   
136.
万蕙  朱竑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1):1909-1922
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空间不仅具有物质属性,也是社会关系的容器。家庭常被置于社会学的论述范畴,同时,家庭也以空间形式出现,并表征着家庭成员间复杂、细微的权力结构。论文以广东罗定市华石镇中越跨国家庭的家空间为分析样本,以家庭资源中的经济资源、情感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分析框架,并结合家空间的实用性、装饰性和防御性等特点,考察越籍妻子在家空间中的占用、功能划分与使用、美学装饰,以及日常空间实践中自我赋权的方式与机制。研究发现:① 为家庭提供主要经济收入的越籍妻子在夫妻权力结构中占有优势,在家空间的设置和安排中持有更多的话语权;② 越籍妻子将家空间视为自我情感与认同的表达渠道,通过装饰家居环境以建立起对家空间的控制;③ 由于社会资源的缺乏,越籍妻子在公共空间中受到排斥,家空间成为越籍妻子回避邻里交往的防御性堡垒。研究认为女性跨国婚姻移民在家空间中获得了施展个人权力的契机,但其权力仅限于家空间内,现阶段难以拓展至家以外的更大区域。研究结果既是对家的地理学中性别话题的补充,亦是对它的拓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37.
林赛南  梁奇  李志刚  庞瑞秋 《地理研究》2019,38(7):1640-1650
进入“新时代”,伴随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人的城镇化”的意义愈加重要,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实证不断增多,但对新趋势“家庭式迁移”的现状与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尤其对于中小城市的实证较少。本文通过对温州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深入调查,探讨“家庭式迁移”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人口总体定居意愿不强。户籍制度没有显著影响,个人职业、工作稳定性和“家庭式迁移”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因此,一方面需要强调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在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机制上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强调在城市中拥有完整的家庭结构能够有效提升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应抓住“抢人”先机,考虑以家庭为整体的政策设计,激发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提升其定居能力,以此推动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38.
Asteroid families are the remnants of catastrophic collisions, and their fundamental physical properties provide us the information of their parent bodies and thereafter dynamical evolutions. Especially, the orbit and spin characteristics can reveal the influences of the Yarkovsky effect and the Yarkovsky-O’Keefe-Radzievskii-Paddack (YORP) effect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asteroid family,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Asteroid Lightcurve Database (LCDB), the spin rate distribution of the Flora asteroid family is studied, and a tendency that the spin rates of the small Flora family members concentrate primarily in the range of 3–5 d?1 is found. The analysis on the spin states of the Flora family asteroids tells that most of these asteroid family members are in the prograde spinning state. However, for the Flora family members with an orbital semi-major axis smaller than 2.2 au, the ratio between the number of prograde spinning members and that of retrograde ones is close to that of the near-Earth asteroids, namely 1 : 3. Furthermore, for those prograde spinning Flora family asteroids with an orbital semi-major axis larger than 2.2 au, a portion of them exhibit the aggregation in the distribution of orbital semi-major axis against the absolute magnitude, and in which nine members show the features similar to the Slivan state.  相似文献   
139.
流动性视角下流动家庭的空间实践和情感重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陶伟  蔡少燕  余晓晨 《地理学报》2019,74(6):1252-1266
流动性的增强使迁移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强度,“家”的流动日渐成为重要的流动形式,“家”的流动亦成为流动性研究的重要关注点。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家庭式迁移的发展浪潮,流动家庭的空间实践和情感重构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在流动过程中,移民的流动性实践往往赋予了“家”不断转换和流动的意义和内涵。基于流动性理论视角,延循“家”的地理学脉络,选取两个典型的流动家庭案例,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对比其在流动过程中的空间实践及其对“家”的情感建构与重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时间性、空间性和地方性是研究“家的流动性”的重要变量和维度。作为刻画流动性的基础尺标,流动轨迹的多位移空间性和流动过程的多阶段时间性使得“家”的地方性处于一个动态关联的状态。“家”的情感归属、“家”的观念和意义通过“家”的流动和营造实践在解构中被延续与重建。  相似文献   
140.
陈楠生 《海洋与湖沼》2021,52(2):274-286
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多圈层相互作用下,全球范围内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地理位置、物种组成结构和优势度都呈动态变化.迄今,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形成与演变机制在生态、遗传和分子等层面正逐步得到解析.在生态层面,学界涌现出了物种形成中心、物种汇聚中心、物种重叠中心和物种保存中心等重要科学假说,解析了生物多样性分布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