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目前灰色理论模型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本文分析了PGM(1,1)模型中的参数及其求解的方法;对于建模时前期观测值对后期预测值的影响,引入新陈代谢理论,通过整体最小二乘求解得到模型的背景值。结合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的实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新陈代谢的PGM(1,1)模型相比于传统的GM(1,1)模型,在建筑物沉降预测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Within the African context, body shape preferences may be influenced by culture without necessaril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health implications. Thus, fatness is culturally associated with beauty, prosperity, and prestige while thinness is perceived as a sign of ill‐health or poverty. Using a cross section of Makola market women, who traditionally are perceived as fat and affluent, our findings revealed that the perception of fatness as a sign of richness and beauty is changing due to women's access to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on the health implications of fatness. The challenge for these women however, is adhering to healthy lifestyles despite living sedentary lives in the market place which is a conducive environment for one to become fat. We recommend that qualified professionals should encourage these women through continuous programmes on regenerative health and nutrition aimed at healthy lifestyle behaviour at the market places. The social groups that women belong to should be targeted, trained and equipped with the right information on healthy living so that they can disseminate this information to other members of their networks.  相似文献   
43.
In vivo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 is a powerful technique for characterizing the sublethal action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stressors in live, intact organisms. In particular, 31P NMR is ideal for observing perturbations to cellular energetics since critical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s, including phosphagens, ATP and inorganic phosphate (Pi), can be measured non-invasively and in real time. This technique's versatility is demonstrated not only in the diversity of organisms that can be studied, but also in its broad-ranging applic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llustrative studies include the actions of copper in adult red abalone (Haliotis rufescens) and changes in energetically important metabolites in developing medaka embryos (Oryzias latip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 vivo NMR will b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4.
膨化饲料中粗脂肪总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建云  宋春生 《台湾海峡》2001,20(Z1):159-163
由于乙醚直接提取法不能完全提取膨化饲料中的脂肪,使粗脂肪的测定结果产生较大的偏低,故本文对酸水解-乙醚提取法进行方法探讨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酸水解-乙醚提取法测定膨化饲料中脂肪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密度(S/X<3%).本文方法适宜于膨化饲料中脂肪的测定,并建议用酸水解-乙醚提取法作为挤压膨化饲料中脂类测定的行业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45.
46.
饲料中维生素B6对皱纹盘鲍幼鲍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Ino)幼鲍为研究对象,探讨维生素B6对其蛋白质代谢的影响。设计了3种维生素B6不同含量(0,40,4 000 mg/kg)的半精制饲料,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幼鲍240 d。结果表明,皱纹盘鲍内脏团和肌肉中磷酸吡哆醛(PLP)的含量随饲料中维生素B6的添加而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不同维生素B6水平对肌肉组织中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显著升高内脏团中蛋白质的含量(P<0.05)。内脏团和肌肉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随着饲料中维生素B6添加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强,分别在维生素B6的添加量为4 000 mg/kg时取得最大值(P<0.05)。内脏团中所检测的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与饲料中维生素B6添加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然而,肌肉中的天冬氨酸(Asp)、苏氨酸(Thr)、丝氨酸(Ser)、牛磺酸(Tau)的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B6添加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并且分别在维生素B6添加量为4 000 mg/kg时取得最大值(P<0.05)。肌肉中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蛋氨酸(Met)的含量在两个维生素B6添加组(40 mg/kg和4 000 mg/kg)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维生素B6缺乏组(0 mg/kg)的值(P<0.05)。  相似文献   
47.
孔雀石绿的代谢机理及生物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是1种三苯甲烷类工业染料,曾广泛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水霉病、烂鳃病、寄生虫病等,但由于具有高毒、高残留、“三致”等毒性性质,许多国家禁止其在经济鱼类(观赏鱼除外)的养殖过程中使用,成为药物残留监控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孔雀石绿的化学性质、代谢规律及机理、生物毒性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药残的监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磷酸精氨酸是无脊椎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磷酸原,它能够给机体提供一个ATP的缓冲库,从而保证机体的能量供应处于平衡状态,并进而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本文综述了无脊椎动物体内磷酸精氨酸的功能、其含量在应激状态下的变化、在运动中的作用以及动物体内的磷酸精氨酸含量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9.
本文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分析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5、6、7h和进水硝酸盐(NO3ˉ-N)浓度50、100、150mg/L时,好氧反硝化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代谢功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进水硝酸盐浓度下,水力停留时间越长,微生物代谢活性越强(P0.05);在同一水力停留时间下,不同进水NO3ˉ-N浓度下微生物平均吸光值(用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指示)的大小顺序为50150100mg/L(P0.05),说明进水NO3ˉ-N浓度对微生物代谢活性有一定影响。反应器内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代谢利用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多聚物氨基类碳水化合物羧酸类胺类酚酸类。不同处理组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Mc Intosh指数相互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HRT为7h、NO3ˉ-N为150mg/L以上处理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本实验采用Biolog-ECO板来分析在好氧反硝化反应器中微生物的群落代谢特征,研究结果可为通过碳源调节生物滤池水处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以此提高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50.
杂交鲷和黑鲷幼鱼的代谢率及排泄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鲷是以真鲷为母本,黑鲷为父本的杂交F1代品种,为了比较杂交鲷与黑鲷的代谢特征,采用静水密闭式呼吸仪测定了13、18、23、28、33℃(32℃)5个温度下杂交鲷和黑鲷幼鱼的代谢率及排泄率.结果表明:13~28℃温度下,杂交鲷和黑鲷幼鱼的代谢率、排泄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28℃时杂交鲷和黑鲷幼鱼的代谢率、排泄率分别为14.22±0.95、0.39±0.02 J/(g.h)和17.47±0.14、0.43±0.02 J/(.gh),分别是其13℃时的5.69、4.05倍和4.01、3.73倍;且各温度下黑鲷的代谢率始终高于杂交鲷,前者是后者的1.23~1.73倍;杂交鲷和黑鲷幼鱼分别在32℃和33℃时代谢率比28℃下跌了22.23%和3.83%,证明该温度已分别超出了这2种幼鱼的最高适温;杂交鲷和黑鲷幼鱼28℃时的窒息点溶解氧含量分别为1.94、1.40 mg/dm3,低于真鲷21℃时的窒息点溶解氧含量(2.30 mg/dm3);O∶N原子比值结果显示,28℃时蛋白质供能比最低,生长积累速度最快,是2种幼鱼的最适温度.综合分析认为,杂交鲷幼鱼具有代谢率显著低于亲本的优点,也继承了父本耐低温的特点,但同时失去了亲本耐高温、耐低氧的特点,并出现了应激反应大等不良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