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210篇
大气科学   135篇
地球物理   254篇
地质学   283篇
海洋学   222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测汞用光纤传感器的初步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树新  刘耀炜 《地震》2002,22(4):149-154
利用原子吸收原理初步研制了一种测示用光纤传感器,解决了光纤探头部分的技术难题。与传统的测汞仪器相比,该仪器的最大优点是可动的。中介绍了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性能。实验表明,可以利用光纤传感技术来实现汞测量。  相似文献   
72.
This paper presents a linear predictor (LP)‐based lossless sensor data compression algorithm for efficient transmiss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of seismic data. Auto‐Regressive with eXogenous input (ARX) model is selected as the model structure of LP. Since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is typically measured at the base of monitored structures, the ARX model parameters are calculated in a system identification framework using sensor network data and measured input signals. In this way, sensor data compression takes advantage of structural system information to maximize the sensor data compression performanc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LP order, measurement noise, input and limited sensor number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lossless sensor data compression algorithm concerned. Generally, the lossless data compression algorithm is capable of reducing the size of raw sensor data while causing no information loss in the sensor data.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3.
秦建敏  郗玉珠  韩明  李志军 《水文》2006,26(2):68-70,56
本自动监测冰厚装置原理,是通过测量冰层底面与冰下水中一固定端之间垂直距离来实现的。该距离是一只浮桶从固定端运动到冰层底面的行程。随浮桶一起运动的压差式水位传感器分别给出浮桶位于固定端和冰层底面的位置,而浮桶的运动则依靠数据采集仪控制浮桶内水泵排吸水改变浮桶的重力来实现,并且该仪器能够记录传感器的信号和设置水泵开关的开、闭时间。为了避免浮桶对冰层厚度变化的影响且浮桶不至于与冰层底面冻结,浮桶只是在测量行程时上浮到冰层底面,其他时间均在固定端位置。文中给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现场实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4.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广泛应用于自动目标识别、战场监视、机器人、工业过程控制、遥感、图象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介绍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概念、原理、功能模型,其融合方法主要介绍了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D-S证据理论),由于D-S证据理论存在处理大量不确定的系统估计问题的特性,可以将其应用于势态估计问题。  相似文献   
75.
韦信高 《广西气象》2007,28(4):78-79
介绍自动气象雨量站SL3-1雨量传感器在使用中出现故障现象及改进方法,对台站维护起着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6.
77.
78.
环境监测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地面遥感新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宫鹏 《遥感学报》2007,11(4):545-551
最近国际上蓬勃发展起来一个新交叉科学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技术,它是遥感技术的拓展而且两者互为支撑。然后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潜在应用领域及其在地学应用中的国际发展趋势,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到环境领域的基本问题,建议在地球观测领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最后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几个设想。  相似文献   
79.
技术框架研究的目标是准确仿真卫星高分辨率相机成像过程中辐射和几何质量的下降情况,从应用方的角度建立评价高分辨率卫星相机在国土资源领域的应用潜力和技术框架,并以CBERS-02B星HR相机在轨成像模拟为例进行了原理验证,同时对今后以国土资源应用评价为目标的高分辨率相机在轨成像模拟改进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0.
介绍了基于Atmega16单片机为检测和控制核心,并同多个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及模拟湿度传感器HS1101构成温度与湿度的测控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硬件设计及软件框图.所设计的粮情测控系统具有优良的性价比,通过系统软硬件的联合调试说明,该系统可以满足对温湿度及烟雾进行实时监控的需要,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等特点,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