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7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710篇
测绘学   202篇
大气科学   406篇
地球物理   468篇
地质学   1371篇
海洋学   623篇
天文学   129篇
综合类   192篇
自然地理   4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钻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下白垩统中识别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二级层序)SSC1和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LSC1,LSC2,LSC3,LSC4,LSC5,分析了各旋回的发育特征。识别出五种类型的沉积体系:滨浅湖近岸水下扇、较深水湖浊积扇、滨浅湖扇三角洲、滨浅湖辫状河三角洲和河流沉积体系,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各基准面旋回的沉积体系构成和储层砂体的发育情况。综合分析生、诸、盖条件后认为,在垂向上,LSC3旋回为本区最有利的储集层段,在平面上,本区的油气勘探应主要寻找宝饶构造带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主要储层砂体类型为前缘分流水道砂和前缘席状砂。  相似文献   
72.
王世军  肖建玲  朱敏  张孟 《新疆地质》2005,23(2):158-163
通过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多种资料,以黄骅坳陷扣村地区古近系沙三段为例,详细论述了开展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的研究流程、方法.在四级层序格架确定的基础上,叙述了以一般湖泛面和更小级别的岩性和结构层序单元界面的识别与类型的确定.指出通过露头、岩心、测井曲线和高分辨地震信息,可以确定短期旋回界面与超短期旋回界面.根据工区的特点选取主干剖面,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网络格架对比剖面,开展长、中、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分析、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单砂体展布分析及其沉积微相研究.  相似文献   
73.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技术方法为指导,通过地表露头、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白马庙气田上侏罗统蓬莱镇组识别出3类不同成因类型和发育规模的层序界面、3个级别的湖泛面,划分出2个长期、6个中期、38~40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并对不同级次旋回层序的特征进行了详细讨论.同时,发现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近顶部的薄层灰岩和钙质泥岩也是识别中期基准面旋回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此基础上,运用旋回等时对比法则对各级次旋回层序进行对比,建立了3个不同时间尺度的等时地层格架,认为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对深化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的勘探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冷暖事件对大气能量循环和纬向平均环流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韬  吴国雄  郭裕福 《气象学报》2002,60(5):513-526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发展的GOALS 5全球海 陆 气耦合模式研究了暖事件 (ElNi no)和冷事件 (LaNina)对大气能量循环和纬向平均环流的影响 ,并用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纬向平均资料来说 ,冷、暖事件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相关量的反相变化特征非常清晰 ,中高纬度地区并不明显。此外 ,还发现 ,暖事件时定常涡动的经向热通量的变化是北半球对流层热带外地区温度异常的主要原因 ,而瞬变波的影响则起抵消作用。冷事件时定常波和瞬变波相互抵消的局地特征也依然存在 ,但瞬变波的影响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75.
Methanol has been recognised a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of the background atmosphere,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overall cycle in the biosphere/atmosphere system. A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e production and emission to the atmosphere of methanol by flowering plants based on plant structure and metabolic properties, particularly the demethylation of pectin in the primary cell walls. This model provides a framework to extend seven sets of measurements of methanol emission rates to the global terrestrial biosphere. A global rate of release of methanol from plants to the atmosphere of 100 Tg y–1 is calculated. A separate model of the global cycle of methanol is constructed involving emissions from plant growth and decay,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chemical production, biomass burning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Removal processes occur through hydroxyl radical attack in the atmosphere, in clouds and oceans, and wet and dry deposition. The model successfully reproduces the methanol concentrations in the continental boundary-layer and the free atmosphere, including the inter-hemispheric gradient in the free atmosphere. The model demonstrates a new concept in global biogeochemistry, the coupling of plant cell growth with the global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 of methanol. The model indicates that the ocean provides a storage reservoir capable of holding at least 66 times more methanol than the atmosphere. The ocean surface layer reservoir essentially buffers the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 of methanol, providing a physically based smoothing mechanism with a time constant of the order of one year.  相似文献   
76.
百色盆地那读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运用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标志将百色盆地那读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A 型)、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B 型)、向上变深复变浅的对称型(C型)等三种基本结构类型,再根据可容纳空间大小和上下两个半旋回的厚度进一步划分为七个亚类型:即低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的对称型(A1型),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A2型),低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B1型),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B2型),完全-近完全对称型(C1型),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C2型),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C3型)。文中详细讨论了每个基本类型和亚类型的沉积背景、叠加样式、岩性组成和沉积动力学过程,并指出有利储集砂体在每种类型中的发育部位。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变化规律和分布模式,指出从陆地向湖盆,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类型具有从A1型!A2型!C2型!C1型!C3型!B1型!B2型的变化规律,并简述了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7.
王有清  姚檀栋 《冰川冻土》2002,24(5):550-558
冰芯记录中的气候变化是古气候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极地、中低纬度和热带地区的冰芯记录表明, 在冰期间冰期旋回大尺度气候变化背景下, 全球经历了一系列数百年至千年时间尺度的快速气候突变事件, 诸如末次间冰期的干冷事件、末次冰期的DansgaardOeschger事件、 Heinrich事件和Younger Dryas事件等, 虽然这些穿插在冰阶中的暖湿气候事件、间冰阶中的干冷气候事件的成因、机制和影响范围还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 主要介绍不同区域冰芯记录中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这些气候突变事件发生的时间、过程和机制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8.
李连捷院士是杰出的土壤地理学家、我国土壤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土壤地质学派的创史人。他有关土壤发生的地学基础背景的正确而鲜明的学术思想引导着土壤地理和土壤资源的研究、土地资源开发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他一方面不断学习国际上在这方面的学术发展动向及前沿;另一方面紧密结合中国发展的生产实际。他在20世纪50-60年代以综合考察,70年代以后以扎根基点的形式发展土壤科学、培养研究生。他一生刚正不阿、高风亮节,实为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79.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按基准面旋回原理,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本溪组(C2b)、太原组(P1t)、山西组(P1s)和下石盒子组(P1xs)划分为3个超长期、8个长期、19个中期和62个短期旋回层序: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各级别层序的结构类型、叠加样式和沉积演化序列;建立以长期旋回层序为年代地层框架,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的层序的地层格架;并讨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天然气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文中主要探讨了由地震引起的天津市经济损失和生命损失的预测问题。首先阐述了天津市震害预测的 5个背景特点 :建筑物特点、地质条件特点、建筑场地划分特点、基本设防烈度特点以及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特点 ,根据这 5个特点将天津市划分为含有 7种建筑结构形式的 4个区域的震害预测模式。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天津市地震经济损失模型和生命损失模型 ,考虑了时间因素 ,然后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实际震害结果进行了对比及修正 ,给出了天津市 4个区域的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率模型、社会财富损失率模型和建筑物毁坏率模型 ,并给出了计算天津市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天津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地震经济损失和天津市地震生命损失的表达式 ;最后 ,将天津市地区划分为2 85 8个震害评估单元 ,以近百年来在天津市区域内曾经发生的最大地震作为假想地震 ,预测分析了天津市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分布和地震生命损失分布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