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4篇
  免费   522篇
  国内免费   938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234篇
地质学   3632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60篇
自然地理   2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81.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北山北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明显,且分布有额勒根乌兰乌拉斑岩型钼(铜)矿。以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为依据,以地质认识为基础,研究了区内元素地球化学数据特征、地球化学场特征及综合异常特征。认为区内主成矿元素为Mo、Cu、Au,主要的控矿层位为咸水湖组火山岩段,成矿有利侵入体为石炭纪花岗闪长岩。划分出5种综合异常类型,其中与斑岩钼(铜)矿系统有关的综合异常和与奥陶系建造有关的综合异常是今后解剖找矿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2.
通过对我国新疆西天山各地球化学区数据的归纳和研究,计算西天山12种常见成矿元素在各地球化学区的富集系数,提出校正系数公式,并将变异系数进行合理的校正与排序。与实际矿床和矿点结合,验证校正系数的正确性和适用性,预测元素成矿有利顺序和规律,总结出西天山富集系数与变异系数在成矿中的制约关系。该方法实现了不同成矿元素之间成矿条件的对比,拓宽了地球化学参数的适用性,提高了在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准确性,为地球化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3.
漠河盆地是我国冻土发育的主要地区之一,发育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具有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良好条件。为了圈定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识别油气聚集体,判别天然气水合物成因,在漠河盆地冻土较发育地区开展了1∶5万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资源调查。结果表明:(1)在森林沼泽景观区,顶空气和荧光光谱指标是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的主要指标,借鉴青海木里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成功的经验,结合AMT、地质等资料分析,元宝山凹陷是天然气水合物较为有利的远景区;(2)岩心样品甲烷碳同位素分析显示,烃类气体分异明显,浅层烃类气体基本为生物气,深部烃类气源主要为混合成因气,个别解吸气为微生物气和热解气;(3)试验性应用了分形-GIS技术,可以细致可靠地进行异常区范围划定,消除干扰因素,有效地圈定水合物远景区。  相似文献   
184.
福建龙海杨梅产地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福建省是中国杨梅重要产地,其中龙海市浮宫杨梅因其独特品质而名扬海外,是当地的名特优农产品。以龙海杨梅产地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35套岩石-土壤-杨梅果实样品,测定了主量组分、植物营养有益元素、有害元素以及土壤部分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研究表明:受地质背景影响,浮宫镇及其周边杨梅产地土壤中植物营养有益元素的有效度及其有效量普遍高于东泗镇,而有害元素含量较低,为浮宫杨梅的优质高产、富硒杨梅产出提供了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P、Mn、Cu、Zn、S有效态含量与其全量显著正相关;研究区岩石、土壤Se含量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采集的35件杨梅果实样品富硒率高达74.3%;植物营养有益元素的富集系数明显高于有害元素,显示出杨梅对营养有益元素的选择性吸收以及对有害元素的阻遏作用。  相似文献   
185.
分析研究认为,中灶火地区分布的鄂拉山组火山岩为中酸性、亚碱性之钙碱性系列高钾低钛型的火山岩;火山岩的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139.45×10-6~219.55×10-6),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REE/HREE在7.695~13.46之间,平均为9.09),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呈现右倾较缓的平滑线.δEu值在0.53~0.83之间,具有弱负Eu异常;岩石微量元素配分图中曲线型式基本一致,反映了该区火山岩的同源性.通过构造环境分析认为,区内鄂拉山组火山岩形成于挤压碰撞作用形成的岩浆弧.  相似文献   
186.
航磁异常查证是矿产勘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地面查证,确定异常是否存在,追踪异常源,了解异常源所处的地质环境,对异常作出客观评价,提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为后续资料解释提供依据.通过使用地物化综合方法对黑C-2011-02243号异常查证发现:地质剖面测量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可在地表发现较好的找矿线索;高精度磁测及激电中梯测量则反映了深部地质体及矿化特征.依据查证结果认为,在进行航磁异常查证工作时,可优先进行剖面性的地质、高精度磁法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在分析上述测量结果的基础上安排剖面性的电法测量;如存在进一步找矿信息,可安排面积性物化探测量及工程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187.
邬晓蒙 《地质与资源》2018,27(6):582-585
采用发射光谱法测定区域化探样品中Pb、Sn、Mo、V元素,以焦硫酸钾、氟化钠、三氧化二铝和碳粉的混合物为固体缓冲剂,采用外加内标法以锗(Ge)作为内标元素,选择合适的分析线对,选取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GBW水系沉积物、土壤)平行测定(n=12次).测试结果准确度达到规范要求,满足区域化探样品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88.
李斌  陈井胜  刘淼  杨帆  李伟  吴振  陈敏华  武昌胜 《地质通报》2018,37(9):1671-1681
以赤峰地区铭山复式岩体、尖山子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其形成时代,探讨了岩石成因和岩浆源区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LA-ICP-MS锆石~(206)Pb/~(238)U测年结果表明,铭山复式岩体中灰白色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尖山子岩体中浅肉红色细粒正长花岗岩分别形成于284.4±7.9Ma、294.7±8.5Ma,为早二叠世。根据地质体间接触关系可知,铭山复式岩体中的二长花岗岩岩体和尖山子岩体均为复式岩体,有待进一步解体。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SiO_2含量较高,K_2O+Na_2O含量较高,A/CNK1,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细粒正长花岗岩Al_2O_3含量为14.32%~15.14%,Na_2O/K_2O=0.71~0.99,A/CNK=1.17~1.20,在标准矿物中出现刚玉分子。二者微量元素特征相似,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具Sr、P、Ti的负异常,表现出岛弧岩浆岩类特征。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区域地质特征,认为赤峰地区早二叠世岩体形成于岛弧/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其形成与古亚洲洋向南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189.
杨锡铭  孙丰月  赵拓飞  刘金龙  彭勃 《地质通报》2018,37(10):1842-1852
东昆仑地区基性-超基性岩石的研究较薄弱,缺乏对东昆仑幔源岩浆活动及岩浆演化的整体认识。对阿克楚克塞辉长岩进行了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该岩石形成于晚三叠世早期(219.3±1.1Ma,MSWD=0.80);岩石SiO2含量为49.03%~57.26%,Mg#值为49~57,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εHf(t)=-1.81~3.25,锆石Hf模式年龄大于锆石结晶年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阿克楚克塞辉长岩岩浆源区应为受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阿克楚克塞辉长岩形成于印支期造山后伸展的构造环境,继承了早期板片俯冲改造的地幔源区特征。  相似文献   
190.
Petroleum prediction in local objects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geologic environment parameters in this regard are considered. The proposed guidelines for petroleum potential prediction a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ypomorphic epigenetic multivalent elements loosely fixed in rocks before and after electric current treatment. The advantage of geoelectrochemical methods providing data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bove-productive deposits is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