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8篇
  免费   2109篇
  国内免费   2360篇
测绘学   1112篇
大气科学   2569篇
地球物理   3331篇
地质学   4528篇
海洋学   1470篇
天文学   64篇
综合类   824篇
自然地理   194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394篇
  2021年   485篇
  2020年   520篇
  2019年   578篇
  2018年   454篇
  2017年   506篇
  2016年   573篇
  2015年   673篇
  2014年   719篇
  2013年   799篇
  2012年   751篇
  2011年   755篇
  2010年   605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695篇
  2007年   792篇
  2006年   678篇
  2005年   606篇
  2004年   550篇
  2003年   493篇
  2002年   419篇
  2001年   386篇
  2000年   363篇
  1999年   343篇
  1998年   294篇
  1997年   273篇
  1996年   257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82.
本文以粤西水东湾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布为基本数据,使用对应分析方法并结合地形与波流特征,分析了海湾动力沉积环境。分析结果表明,海湾现代沉积环境可划分为4个动力沉积区。  相似文献   
83.
利用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现场拍摄的悬沙颗粒图像具有两个特点:1、边缘亮度不均匀:2、边缘不清晰。为了测量颗粒粒径,需要做边缘提取。由于悬沙颗粒的上述两个特点,二值化后的颗粒图像容易产生边缘失真和边缘不闭合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介绍利用Adobe Photoshop对悬沙颗粒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84.
利用2000年9月在杭州湾进行的原型水文泥沙测验所获取的648个悬沙粒度样品,进行了样品粒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杭州湾测验区域,粒径为4.00~20.20μm的悬沙出现频率最高;悬沙的中值粒径值自东向西迅速增大;北岸海域悬沙的中值粒径值大于南岸海域悬沙的中值粒径值。  相似文献   
85.
鲫鱼(Carassius auratus)在微冻保鲜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鲫鱼 ( Carassius auratus)在微冻 ( - 3℃ )保鲜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规律。以感官评价、细菌总数、T- VBN值、p H值、ATPase活性、K值等作为质量指标。实验结果表明 ,微冻可以明显抑制细菌总数的增长 ,维持较低的 T- VBN和 K值。但是 ,微冻条件下鲫鱼的 ATPase活性下降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86.
江苏岸外辐射沙脊群东沙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君  王义刚  张忍顺  林祥 《海洋工程》2007,25(1):105-113
东沙是江苏岸外辐射沙脊群中的第二大沙洲,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水动力条件,对它进行稳定性研究为揭示整个辐射沙洲及其邻近岸滩的动态演变都非常有益。通过利用多年遥感卫片资料、1998年取得的现场水文泥沙观测资料和东沙滩面表层沉积物资料等,对东沙的地形地貌特征、沉积特征和东沙两侧潮汐通道的水流泥沙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沙的沙脊偏于西侧,西侧滩面较窄、高程较高且岸线较为顺直,东侧滩面较宽、高程较低且岸线较为破碎;西洋和陈家坞槽均处于冲刷状态,净输沙的主要方向为输向槽外或输向条子泥;东沙近三十年来面积有所缩小且有外围向中央收缩的趋势,尤其以向东、向南方向的迁移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7.
郑承忠 《台湾海峡》1997,16(4):386-392
本文对福清湾北部及其以东近岸海域的地质地貌,潮流和波浪等沉积环境因素,以及对沉积物和悬浮泥沙的粒度,矿物特征进行研究,认为福清湾为溺谷型的半封闭潮汐汊道海湾存在着较大的潮差和潮流流速,沉积物沿潮流方向呈东粗西细和岸边细、向海变粗的潮流分异特征,潮流控制着沉积物的布局,而属于潮控的浅海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88.
江苏岸外条子泥二分水滩脊的沉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君  张忍顺 《海洋通报》2003,22(3):23-30
2000年1月16日在江苏岸外条子泥沙洲二分水滩脊选取三条断面,进行底质沉积物采样及滩面高程测量。共采集样品27个,对其用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分析,发现沉积物的粒度参数、粒度组分及其分布均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且与滩面高程变化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9.
文章在回顾世界海洋强国发展历程和分析现阶段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国家层面的海洋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积决策理论建立了综合实力测评模型。通过选取世界上8个有代表意义的海洋强国,结合其海洋综合实力的现状分析,利用测评模型对其进行测评排序,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科学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Abstract. The current article describes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as an efficient strategy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optimum sample size. The principle aim is constructively to criticise and enrich the results presented by Mouillot et al. (1999) , who estimate the optimum sample size for evaluating possible perturbations. The authors did not make any reference to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even though their objective clearly went beyond a simple stock evaluation to assess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a particular marine ecosystem. Surprisingly, they proposed (a priori) an ANOVA design to test a hypothesis considering both space and temporal scales. However, the authors did not cover important topics related with power analysis and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both used into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programmes for marine ecosystems. Based on their results and on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variability (dispersion statistics), a key factor they used to estimate the sample size, is less relevant than the magnitude of perturbation (effect size). Therefore, a greater effort must be devoted to estimate the effect size of a particular phenomenon rather than a desired vari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