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188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2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刚毛藻(Cladophora)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陈宇炜 《湖泊科学》2018,30(4):881-896
刚毛藻(Cladophora)在全球海洋及淡水中普遍存在,它为沿岸带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提供了生产力和微生存空间.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刚毛藻在沿岸带出现暴发现象,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刚毛藻的存在也影响了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沉水植被的恢复.本文从刚毛藻形态与种类鉴定、生长与分布影响因素、生长周期与种群动态、种间关系及生物去除等研究前沿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相关研究领域进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刚毛藻生态生理特征、有效控制和去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12.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发展使旅游目的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这个问题从20 世纪60 年代 开始就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 并作为热点问题持续至今。本文结合人类学家的部分研究成果,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数量、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入手, 系统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关于旅游对目 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在理论、观点、方法、实践、模型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指出了当前该领 域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我国学者在研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实证研究较多, 理论总结少; 定性方 法多, 定量测算少; 研究观点的片面性; 研究指标各异, 可比性不强。从长远的角度看, 研究成果和 实际发展管理的紧密结合、研究技术的突破和理论体系的确立、多学科融合综合研究将成为这个 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13.
2006年10月在黄海冷水团海域的三个站点开展了微型异养鞭毛虫、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的密度和生物量调查,进行了微型异养鞭毛虫的现场摄食实验,通过荧光标记细菌法和消化系数法获得该海区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的摄食率,并估算了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现存量及生产力的摄食压。结果显示,微型异养鞭毛虫、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的密度分别为0.36×103~1.13×103,0.39×106~1.13×106和0.04×104~3.74×104cells/cm3,温跃层以上明显高于底层。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为5.33~14.89个/(HF·h),对蓝细菌的摄食率为0.26×102~23.10×10-2cells/(HF·h),摄食率随深度而下降。微型异养鞭毛虫每天能消耗9.27%~33.08%的异养细菌现存量和8.12%~16.09%的蓝细菌现存量。同时,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的日摄食量各占它们生产力的2.66%~13.10%和8.12%~16.09%。研究表明微型异养鞭毛虫的摄食可能不是秋季黄海冷水团海域浮游细菌及其生产力的主归宿。  相似文献   
814.
张晖  母清林  韩锡锡  王悠 《海洋科学》2023,47(1):99-107
海洋石油污染是全球性的海洋环境问题之一,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极大。本文综述了溢油入海后降解、转化及其随食物链的传递过程,分析其对海洋三大生物类群的毒性效应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探讨评价溢油环境风险的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为深入研究溢油的生态学效应、科学评价溢油的环境生态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