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5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海洋科学》2012,36(1)
以日本七鳃鳗(Lampetrajaponica)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和探讨类淋巴细胞原代培养条件。采用Wright氏和Giemsa氏染色法对日本七鳃鳗外周血液有形成分进行显微观察,可鉴别出红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通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和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高纯度的七鳃鳗类淋巴细胞。经条件优化后确定最适培养液L15+20%FBS(5%七鳃鳗血清)+0.46%NaCl,在18℃,pH6.8~7.0的条件下对日本七鳃鳗类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大多数类淋巴细胞半贴壁生长,细胞状态较好,最长可以存活近一个月。类淋巴细胞的原代培养为日本七鳃鳗细胞体外培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2.
定常情况下,本文利用球坐标系(λ,φ,r)的动力、热力学方程导出三维速度场(vλ,vφ,vr)的动力系统.这种包括摩擦力和热传导的不可压缩大气运动的动力系统,无论从定性上还是从定量上都能描述由赤道和极地间的加热不均匀造成的三圈环流.定性上表明,在北半球经向速度vφ和纬向速度vλ同符号,地表刮北风(vφ<0)和刮东风(vλ<0)相对应,刮南风(vφ>0)和刮西风(vλ>0)相对应.在南半球,经向速度vφ和纬向速度vλ符号相反,刮北风(vφ<0)和刮西风(vλ>0)相对应,刮南风(vφ>0)和刮东风(vλ<0)相对应.定量分析表明球面上的压力场p可以用球调和函数plm(sinφ)cosmλ来表达.当取l=6,m=0时即可导出三圈环流.在经圈剖面(φ,r)上,地表的φ1=±56°和φ2=±28°左右,以及赤道是速度场的奇点,它们都是鞍点,说明在副热带是下沉运动,在中纬度是上升运动,这正是三圈环流中的Ferrel环流的特征.这样经向速度vφ和纬向速度vλ相联系,经向速度vφ又和垂直速度相联系,那么三圈环流的三维速度场就构成了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83.
圆紫菜人工色素突变体的诱导与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圆紫菜人工色素突变体,本文使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辐照其叶状体,培养数天后,在叶状体上出现了少量颜色变异细胞,它们呈斑点状无规则地分布在野生型细胞中间。再培养2~3周,这些色素变异细胞分裂形成了不同颜色的细胞块,其颜色呈浅绿黄、橄榄色、草绿、绿褐、黄褐、浅褐、深紫红和浅紫红色等。在辐照强度0~80 μW/cm2范围内,叶状体上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随辐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至80 μW/cm2以上时,随着辐照强度的增加,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反而下降,这表明80 μW/cm2为有效的辐照强度。将色素变异细胞块切下,置入充气瓶内充气培养,待其释放出单孢子,随后从单孢子萌发体中挑选出了黄褐、橄榄色、红色、褐红等纯色的突变体,并利用叶状体单性生殖分别获得它们的遗传纯合丝状体(品系)。各突变品系的F1叶状体与各自母体的颜色一样,说明其颜色是可稳定遗传的。与野生型品系相比,各色素突变品系的F1叶状体的生长速度、活体吸收光谱、3种主要光合色素和色素蛋白的含量及它们相互间的比值均发生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84.
为了探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卵子在卵巢腔内老化的原因及特征,采用连续跟踪采卵的方式,通过荧光染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对不同采卵时间(0, 3, 6, 9, 12 h)的卵子活性氧和脂质过氧化情况(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抗氧化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卵巢液pH值及受精率和孵化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卵子在体内老化时间的延长,其活性氧含量及脂质过氧化程度逐渐升高,活性氧含量及过氧化程度与排卵后卵子老化呈正相关;SOD酶活力,GSH酶活力均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均显著下降。排卵后6h,孵化率降到2.87%~10.60%,此时的卵质已经极度恶化,不能再继续用于后续的生产中。综上,在卵巢腔中,卵子排放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活性氧含量显著升高,抗氧化能力逐渐下降,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降低,老化逐渐加剧。  相似文献   
85.
在严格控制水温和盐度条件下,对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野生鱼、眼斑双锯鱼(A.ocellaris)野生鱼、海葵双锯鱼(A.percula)选育种和眼斑双锯鱼(A.ocellaris)选育种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所有双锯鱼几乎均稳定在一个月产卵两次,在相同的生长环境中,不同种类双锯鱼产卵时间相差不大,产卵间隔规律性较强;但胚胎发育时间有较大差别,海葵双锯鱼的选育种胚胎发育时间最长,眼斑双锯鱼的选育种最短。四种双锯鱼有着相同的胚胎发育学特征和孵化期,但胚胎发育时间不同,分别为244h、240h、260h、181h;其中卵裂期到神经胚期的发育时间差小于2h,翻转期至孵化期决定了胚胎发育时间。研究发现,不同双锯鱼胚胎发育时间可能与进化距离有关,且温度、光照周期以及卵质量与形态对其胚胎发育时间有较大影响。本研究的海葵双锯鱼选育种为纯人工选育的后代,在整个繁育过程中与野生种都有较大的差异。人工选育眼斑双锯鱼的胚胎发育时间最短,与野生眼斑双锯鱼差异明显。通过对不同双锯鱼比较胚胎学的研究可以丰富其人工选育技术,确定双锯鱼之间以及双锯鱼与其他鱼类的亲缘关系,为观赏鱼进化学说的发展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
不同盐度下鲈鱼稚鱼鳃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艳  胡先成 《海洋科学》2009,33(12):138-142
采用石蜡切片和显微摄影技术,研究了不同盐度下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稚鱼鳃的显微结构.结果显示,在15.00盐度组,稚鱼鳃的鳃丝和鳃小片上泌氯细胞数量较多,泌氯细胞集中分布在鳃小片基部,且黏液细胞较多.与15.00盐度组和淡水组相比,7.50盐度组稚鱼鳃的鳃小片较窄,泌氯细胞的分布、结构及数量变化均不明显.在0.00盐度组,稚鱼鳃中鳃小片较宽,排列紧密,泌氯细胞数量较少,且主要分布在近鳃小片基部.鲈鱼稚鱼鳃的结构能够适应外界水体盐度的变化,其中泌氯细胞的结构和数量变化是与鲈鱼稚鱼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87.
我们已从文蛤肉中提取得到1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多肽,命名为Mer2.本文报道Mer2对体外培养的肺癌A549细胞的生物学效应.采用溴化二苯偶氮盐(MTT)法检测Mer2对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效果,并应用细胞形态观察法、Hoechst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探讨了Mer2对细胞形态、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Mer2对体外培养的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作用含量和时间均具有一定的依赖性.Met2使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明显地出现凋亡峰,但并没有出现明显细胞周期阻滞现象.这表明文蛤多肽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88.
温盐度对斜带髭鲷孵化率及仔鱼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林伟雄  陈伟洲 《台湾海峡》1998,17(3):305-308
本文对不同温、盐度梯度下斜带髭鲷的孵化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斜带髭鲷的适宜孵化温度为19-25℃,最知温度为23-25℃。(2)适宜盐度为16.3-34.7,最适盐度为24.2-32.1,尤以29.5为好。(3)当温度为23℃,直29.5,PH值为8.1-8.3时,幼体孵化率最高,达93.3%,(4)温度22.6-23.4℃,盐度24.2-32.1,42h孵出的仔鱼至52h存活率高于81  相似文献   
89.
中国九个内陆盐湖卤虫的品系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分析了中国9个内陆盐湖卤虫的生物学测定值,孵化特性,蛋白质含量和脂肪酸组成,不同品系的卤虫在卵径,无节幼体体长,脱壳卵和无节幼体干重等生物学测定值方面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  相似文献   
90.
新疆巴里坤湖卤虫卵孵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湖(43.6°N,92.8°E)产的卤虫卵的采收方法、贮存条件对孵化率的影响和提高孵化率的几种化学和物理处理方法。据此设计了巴里坤湖卤虫卵的加工工艺流程,为进行规模性开发利用盐湖卤虫卵资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