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5篇
  免费   2322篇
  国内免费   746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7391篇
地质学   3020篇
海洋学   527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473篇
自然地理   93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421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323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65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559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478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552篇
  2007年   677篇
  2006年   701篇
  2005年   579篇
  2004年   593篇
  2003年   505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317篇
  2000年   355篇
  1999年   297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7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韩建光  王卿  许媛  刘志伟 《地质论评》2023,69(4):2023040015-2023040015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数据噪声压制方法是当前地震数据去噪处理的重要方向。深度学习方法突破了传统滤波处理的局限,在对常规地震数据的噪声压制中表现出效率高、信噪分离效果好的特点。但针对深部弱有效反射数据,当前的深度学习方法特征提取能力有限,难以取得较好的去噪效果。笔者等结合深反射地震数据特点,针对当前深度学习噪声压制方法在特征提取及对数据集依赖上的局限,提出了基于注意力循环生成对抗网络(Attention Cycle- Consistent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A- CGAN)的深反射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方法。借助循环一致生成对抗网络(Cycle- Consistent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Cycle- GAN)的域映射思想,降低对数据集的要求。为了构建适用于深反射地震数据的去噪网络,从3个方面对Cycle- GAN进行改进:在Cycle- GAN的生成器(去噪器)中加入残差结构和注意力机制,用于加深网络深度和提高其特征提取能力;在Cycle- GAN的鉴别器中使用块判决,提高鉴别精度和准确度;在损失函数部分加入感知一致性损失函数,提升网络模型恢复纹理细节信息的能力。通过合成地震数据和实际深反射地震数据测试,验证了优化算法的有效性,体现了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孙茂锐 《地质与勘探》2023,59(5):1043-1053
近地表隐伏断层直接影响工程安全施工。通过构建浅覆盖层下方陡立界面断层数值模型,分析近地表隐伏断层地震波场的传播与转换规律。通过工程实测数据验证了数值模拟波场响应特征的可靠性,并利用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技术对地下介质波速进行成像。研究结果表明:(1)初至波转换形成的断点绕射波具有1频率升高、速度突变的特点,可清晰指示测区内断裂带的存在,可作为现场数据采集时断层的直观反映;(2)工程实测中通过原始波形到时、频率信息可初步判断断层的存在,基于射线追踪的初至波层析成像结果与后期钻孔揭露情况基本吻合,说明初至波层析成像在浅层地震勘探中的实用性;(3)接收测线排列内布设震源的方式,两侧震源延拓距离短,无需额外为震源激发提供场地,在工程施工中具有经济、快速、高效的特点,可作为野外复杂地表条件地下浅层结构探测的有效观测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995.
胡建波 《地质与勘探》2023,59(4):891-900
沿层曲率作为地震属性的一种,不仅有数学几何意义更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和相干体相比,沿层曲率在油气勘探中常被用于刻画地质构造形态及断裂精细解释,特别是在小尺度断裂发育的地区更为有效。而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利用沿层曲率所描述的断裂效果不太明显。为进一步明确对于刻画断裂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其适用条件,以鄂尔多斯盆地Q区Tj9为研究对象,基于Geoeast软件对该区小尺度断裂系统从选取属性、方位角、频带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曲率比相干体更适用于刻画较小尺度的断层;(2)平面上从平行断裂的方位观测,断裂识别不清晰;从垂直断裂的方位观测,易于识别;(3)在反射层同相轴较强时,中高频段对断裂识别更清楚;在反射层同相轴较弱时,中频段对断裂识别更清楚。因此可以根据不同属性、不同方位角、不同频带对断裂的敏感程度,用不同的数据体解释小尺度断裂,提高对断层刻画的精度,为复杂油气勘探寻找有利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6.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hake table test results of a novel system for the design of precast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s. The specimen comprises a slab and four precast columns. The connections are dry and the colum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lab by an ungrouted tendon. One of the tendon ends is anchored above the slab, in series with a stack of washer springs, while the other end is anchor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olumn. The addition of such a flexible restraining system increases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while keeping it relatively flexible allowing it to experience negative post-uplift stiffness. It is a form of seismic isolation. Anchoring the tendon within the column, caps the design moment of the foundation, and reduces its size. One hundred and eighty-one shake table tests were performed. The first 180 caused negligible damage to the specimen, mainly abrasion at the perimeter of the column top ends. Hence, the system proved resilient. The 181st excitation caused collapse, because the tendons unexpectedly failed at a load less than 50% of their capacity (provided by the manufacturer), due to the failure of their end socket. This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properly designing the tendons. The tests were used to statistically validate a rigid body model. The model performed reasonably well never underestimating the median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center of mass of the slab by more than 30%. However, the model cannot predict the torsion rotation of the slab that was observed in the tests and is due to imperfections.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芯孔尺寸对传统型水泥聚苯模壳(EPSC)格构式混凝土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对2个传统型EPSC格构式混凝土墙体原型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2个试件芯孔直径分别为160 mm和120 mm;对比分析了2个试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芯孔直径大的复合墙体具有更优良的抗震性能;芯孔直径增加,复合墙体的承载力、抗侧刚度和耗能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8.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S6.9地震。使用青海、甘肃等区域数字台网所观测到的2009年1月1日—2022年2月8日间青海门源及周边地区(36°~39°N,101°~104°E)14 869次地震事件的地震观测资料,基于双差成像(TomoDD)方法进行重定位分析,结果表明:门源及周边地区地震震源深度较浅,主要集中在5~15 km深度范围,其中10 km附近分布最多。推断该深度区域为门源及周边地区的主要孕震区。基于地震重定位结果和主震区三维速度结构分别对2016年门源MS6.4地震和此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机理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两次地震都位于高速异常体边缘,速度结构与断裂、地震序列吻合较好。2022年门源地震位于高速体的西端末梢位置,是该高速体受青藏高原东北缘顺时针应力作用导致的滑动产生的走滑型地震。  相似文献   
999.
以中国静止气象卫星亮温资料为数据基础,使用小波变换和功率谱估计法研究2022年1月8日门源M6.9地震前的热辐射异常,并对祁连带中东段以往震例的热辐射异常作回溯性研究。门源6.9级地震的热辐射异常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初始演化阶段、增强持续阶段、减弱消失阶段。面积最大时强辐射区的面积约为8万km~2,地震发生在其西北部。相对功率谱峰值为平均值的17倍,地震发生在峰值后82天。大面积、高强度的热辐射状态持续时间长是此次异常的显著特点。祁连带中东段的几次地震前均出现过热辐射异常,其特征可为该区震情判定不断积累经验,以期形成可作为判定指标的区域震例库。  相似文献   
1000.
为有效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抗震水平,对JGN型耐高温建筑结构胶抗震加固性能展开研究。将高活性酚醛胺(T-31)作为主固化剂、聚酰胺树脂(PA)为辅助固化剂,结合气相白炭黑、超细石英砂、石棉纤维、纳米材料、环氧树脂等材料,制备JGN型耐高温建筑结构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万能试验机分析不同配比条件对结构胶抗震加固性能的影响。测试主要以拉伸强度、压缩强度以及压缩弹性模量为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当固化剂质量比为45∶15、气相白炭黑掺量为4.5%、超细石英砂掺量为10%、石棉纤维掺量为10.5%、纳米SiO2掺量为3.5%、纳米CaCO3掺量为2.5%时,JGN型耐高温建筑结构胶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更大,压缩弹性模量得到优化,结构胶的抗震加固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