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525篇
海洋学   160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大伟  刘震  赵伟  夏庆龙 《现代地质》2006,20(4):635-640
从差异波形特征的角度出发,分析时移地震差异波形特征与砂泥岩互层油藏中油层速度变化的关系.通过建立由5层地层组成的楔形地质模型,运用褶积公式及时移地震求差公式,得到泥岩速度为2 400 m/s和砂岩速度为2 700 m/s条件下,互层中砂岩速度变化±150 m/s的时移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砂泥岩互层的差异波形是一个多峰复合波,泥岩夹层的厚度是决定差异波形特征的一个主要因素,并且存在一个临界值,即四分之一主波长;如果泥岩夹层的厚度小于这一临界值,就会发生遮掩效应,即顶部油层的时移地震响应可以掩盖中、下部油层的时移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42.
王宏坤 《探矿工程》2007,34(2):10-12
针对在卵石及基岩地层中桩孔施工时成孔难、渗漏大的问题,以液压抓斗为成孔设备,采用合理的机械结构、钻进方法、泥浆配方进行矩形截面桩的施工。  相似文献   
43.
在1300℃下将赤泥和石英砂熔制成基础玻璃,经粉磨、筛选后,通过二次热处理工艺获得了以钙铝榴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采用XRD和SEM等研究赤泥和微晶玻璃后表明,赤泥主要由方解石和霰石等钙质成分组成;热处理温度对微晶玻璃性能和钙铝榴石晶体结构的影响较大。优化的制备条件为:核化900℃,1h,晶化1105℃,2h,该条件下所得的微晶玻璃晶相含量较高,晶体发育完整,性能良好,相应的体积密度为2.79g/cm3,显微硬度为6.52。  相似文献   
44.
依兰矿区第三系上部的砂泥岩段,因泥岩的水敏水化作用及粗砂岩易坍塌等原因造成,区内钻孔孔壁极不稳定,经常发生粘卡钻具事故。为抑制泥岩的水敏水化,阻止泥岩水化和井壁岩石剥落,增强其防塌能力,在选择腐植酸钾做主剂的基础上选择CMC作降失水增粘剂,选择分子量为300万~500万、水解度30%的聚丙烯酰胺(PAM)作絮凝剂,以加速岩屑沉降,控制固相侵入,降低失水。在钻遇半胶结泥岩时,为防止缩径、坍塌,采用在泥浆中加入重晶石粉,把泥浆比重调整到1.15~1.20g/cm~3,利用泥浆液柱压力控制泥岩缩径和孔壁坍塌。通过实验及现场应用,为该区选择的KHM-CMC-PAM高聚物泥浆配方,能有效地防止水敏性易塌地层的粘卡钻事故,具有护壁防塌、提高钻效等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45.
沁水盆地东部煤系伴生泥页岩广泛发育,页岩气资源潜力大,开展该区泥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对页岩含气性评价及实现煤层气、页岩气合探共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盆地内武乡区块Y井二叠系山西组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XRD、高压压汞和低温液氮吸附等实验手段对泥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Y井山西组泥页岩的矿物组成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泥页岩中小于50 nm的孔隙大量发育,结构形态上以狭缝平板型孔隙和"细瓶颈"孔隙为主;泥页岩样品吸附曲线呈倒S型,属于Brunauer分类方案中的Ⅱ型曲线,其脱附曲线属于IUPAC分类方案中的H2型(兼具H1型及H3型),属De Boer分类方案中的B型(兼具E型及C型); Y井山西组泥页岩分形维数接近3,非均质性较强,矿物成分、总孔体积、平均孔径和TOC含量是影响泥页岩分形维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应用以芽孢杆菌为主导菌的微生物复合制剂进行分解养鱼池有机污泥的试验,菌剂合活菌数为109个/g.用量为1.5~4.5mg·L-1。经一个月的试验,池底原有厚3~5cm的有机污泥被分解,并对鱼类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说明应用以芽孢杆菌为主导菌的微生物复合制剂净化养殖池塘底质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7.
This paper describes delta development processe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Cimanuk Delta in Indonesia. Cimanuk river delta, the most rapidly growing river delta in Indonesia, is located on the northern coast of Java Island. The delta is subject to ocean waves of less than 1 m height due to its position in the semi‐enclosed Java Sea in the Indonesian archipelago. The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a hydrodynamic model that accounts for sediment movement through the rivers and estuaries. As an advanced approach to management of river deltas, a numerical model, namely MIKE‐21, is used as a tool in the management of Cimanuk river delta. From calibr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hydrodynamic model, it was found that the best value of bed roughness was 0·1 m. For the sediment‐transport model, the calibration parameters were adjusted to obtain the most satisfactory results of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nd volume of deposition. By comparing the computed and observed data in the calibration, the best values of critical bed shear stress for deposition, critical bed shear stress for erosion and erosion coefficient were 0·05 N m?2, 0·15 N m?2, and 0·00001 kg m?2 s?1, respectively. The calibrated model was then used to analyse sensitivity of model parameters and to simulate delta development during the periods 1945–1963 and 1981–1997. It was found that the sensitive model parameters were bed shear stresses for deposition and erosion, while the important model inputs were river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dynamic. The model result showed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ed data. As evidenced by field data, the mathematical model proves that the Cimanuk river delta is a river‐dominated delta because of its protrusion pattern and very high sediment loads from the Cimanuk river. It was concluded that 86% of sediment load from the Cimanuk river was deposited in the Cimanuk delta.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8.
兰坪金顶铅锌矿床泥底辟流体成矿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坪金顶铅锌矿床的成矿过程与油气的生成有许多相似之处,泥底辟构造在金顶铅锌矿床的成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随着泥底辟的上侵,塑性泥流夹带大量气体到构造圈闭中释放压力,扩大成矿空间;其次,流体的去气作用在构造圈闭中进行一系列的强改造活动,进而促使铅锌矿体的形成。文章通过对金顶铅锌矿床形成有关的泥底辟流体的来源、流体形成原因、流体在张性-挤压走滑盆地阶段的演化及金顶铅锌矿床成矿的泥底辟流体特征的分析,认为兰坪金顶铅锌矿床的形成与泥底辟构造密切相关,该矿床具泥底辟流体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49.
漓江水系汞的分布和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漓江水系干流、支流、连体湖泊、较大的孤立湖塘和近岸水井设置40个采样点。水样采样周期为2个水文年,分枯水季和丰水季两次采样,现场测定水温、电导率、pH值等理化参数。系统采集水样112件、底泥样40件、水草样40件、近岸土壤样40件。底泥样用逐步浸提法进行不同形态汞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干流河水、底泥和水草中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2μg/L、0.20μg/g和0.032μg/g;主要支流河水、底泥和水草中汞的平均含量高于干流,分别为0.15—0.23μg/L、0.38~1.7μg/g和0.028—0.044μg/g。底泥中汞含量均高于近岸土壤汞含量。无论是干流还是支流,河水汞含量与底泥、水草汞含量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由上游至下游,漓江水系干流、主要支流河水样汞含量均不断增高,可高出源头河水汞含量的1.5—5倍。相应地指示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参考指标——电导率值不断增高,河水的pH值亦逐渐增高。丰水期(5月至6月)河水中的汞含量(0.12—0.28μg/L)明显高于枯水期(9月至11月)河水中的汞含量(0.091—0.28μg/L)。不同断面河水汞含量均高于相应近岸井水汞含量。不同水体底泥中汞的形态分布一般顺序为:残渣态〉难氧化降解有机质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碳酸盐和铁锰氧化物吸附态〉交换态〉易氧化降解有机质结合态〉水溶态。综合各项资料分析,认为漓江干流是桂林城市汞污染最大的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仅汞而言,漓江水系均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河水中汞含量≤1μg/L)。漓江支流汞污染高于干流,对干流存在较大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50.
结合某高层建筑深基坑围护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在深基坑围护工程中的具体应用,阐述了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提出了施工的注意事项和特殊问题的预防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