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8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516篇
测绘学   209篇
大气科学   551篇
地球物理   1159篇
地质学   773篇
海洋学   416篇
天文学   127篇
综合类   199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VSP资料约束地层反滤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地表的低速带和地层滤波作用导致地震信号的能量衰减,地震子波的高频快速衰减,速度频散的子波变形,对地震底层分析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地层反滤波算法就是为了消除地层对子波的影响,利用VSP中的直达下行波推算出每个地层滤波算子,计算出各个地层滤波算子的反算子,然后利用这些反算子恢复出地表记录中损失掉的高频成分,减弱地层滤波对波形的影响,增加地表记录的频率成分和波形的准确度。分析实际地震资料表明,经过地层反滤波处理后的记录频率成分明显提升,地质构造更加准确、清晰。  相似文献   
52.
深层地震勘探野外资料采集的关键是在保证原始资料一定信噪比的基础上,同时兼顾分辨率,激发井深是决定资料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虚反射滤波作用分析,提出了充分利用虚反射能量设计最佳激发井深,增强下传地震波能量的采集方法。理论分析和试验资料表明,在高速层下4~7m的最佳激发岩性深度是深层勘探的理想井深。  相似文献   
53.
王卫平  王守坦 《铀矿地质》2005,21(5):306-309
本文根据国际上采用直升机载频率域电磁系统进行环境和工程勘查的应用效果,结合我国引进的航空电磁系统的性能和特点,探讨了采用直升机载频率域电磁系统在我国进行环境和工程勘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低频泥石流特征及防治 --以四川汶川县茶园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频泥石流指30a以上发生1次的泥石流。尽管发生频率很低,但由于自身的特征及人们认识上的原因,其造l戒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却居各类泥石流之首。对低频泥石流的研究在预防和减轻泥石流灾害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2003年8月9日发生在四川汶川县茶园沟的泥石流为蒯,采用形态调查法和称重法等方法确定了流量、流速及重度。分析了其物质来源及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探讨了低频泥石流的特征。针对低频泥石流的低频性、破坏性和隐蔽性特点,同时考虑到低频泥石流沟的防治受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及资金投入等因素的限制,提出了进行泥石流危险性分区、搞好小流域水土深持、普及泥石流防灾减灾知识及加强监测和预警预报等措施,这对减轻低频泥石流区的灾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5.
春季北方气旋活动的气候特征及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1948-2002年NCEP/NCAR再分析逐日海平面气压资料以及中国160站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春季北方气旋活动频数和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两者与中国降水和气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春季北方气旋活动频繁,存在明显的两个高值中心,分别位于蒙古国的中部和我国东北北部地区。春季北方气旋活动频数和强度均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伴随着一次全球性的年代际气候跃变,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无论是频数还是强度均出现了显著的突变。春季北方气旋活动频数主要对我国北方地区的降水和气温有一定影响,活动频数多(少)年,我国华北大部、新疆北部降水偏少(多);北疆地区气温回升(下降),甘、宁、陕、内部分地区偏冷(暖)。80-90年代春季北方气旋活动频数的偏少,强度的减弱,导致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次数比70年代减少.  相似文献   
56.
液态水含量和冰晶浓度对闪电频数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假定在软雹和冰晶碰撞的非感应起电机制为主要的起电机制成立的条件下,数值模拟研究了国际上公认的Fletcher和H—M冰晶产生机制以及云中的液态水含量对雷暴云放电过程(区分了云闪和地闪)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压和温度的变化,在两种冰晶产生机制假定下,冰晶浓度分布有很大差异,这直接导致了雷暴云内电活动的差异。液态水含量的增加将使得首次放电时间延迟,同时将引起放电位置的下降和闪电频数的减少。  相似文献   
57.
1957-1996台风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台风活动中国气候的重要特点之一,它能带来大量降水并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在一些地区,台风降水甚至可以在总降水量中占很大比例。本文目的是研究那些对中国产生影响的台风并重点关注台风对中国降水的影响。文中涉及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研究了影响中国台风的频率,结果表明台风影响的主要季节为5-11月,尤其以7-9月频繁;在过去40年中影响台风的频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第二,对台站台风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受台风的影响最大,而且长江以南大部地区每年都受到台风的影响;另外,影响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台风降水在过去40年中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是只有东北地区南部这种趋势是显著的。第三,对台风个例的分析表明,个例降水总量和影响面积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最后,对台风造成的中国范围降水总量进行了分析,初步结果显示台风降水总量在1957-1996年间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58.
The response of low‐ductility reinforced concrete (RC) frames, designed typically for a non‐seismic region, subjected to two frequencies of base excitations is studied. Five half‐scaled, two‐bay, two‐storey, RC frames, each approximately 5 m wide by 3.3 m high, were subjected to both horizontal and/or vertical base excitations with a frequency of 40 Hz as well as a lower frequency of about 4 Hz (close to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using a shake table. The imposed acceleration amplitude ranged from 0.2 to 1.2g.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s differed under high‐ and low‐frequency excitations. The frames were able to sustain high‐frequency excitations without damage but were inadequate for low‐frequency excitations, even though the frames exhibited some ductility. Linear‐e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is can predict reasonably well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under high‐frequency excitations. As the frames were not designed for seismic loads, the reinforcement detailing may not have been adequate, based on the crack pattern observed. The effect of vertical excitation can cause significant additional forces in the columns and moment reversals in the beams. The ‘strong‐column, weak‐beam’ approach for lateral load RC frame design is supported by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9.
The damping‐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unbounded visco‐elastic media is evaluated numerically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putational parameters—domain size, amount of artificial damping, and mesh density—on the accuracy of results. An analytical estimate of this influence is presented, and specific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parameters on the results are answered using the analytical estimate and numerical results for two classical problems: the rigid strip and rigid disc footings on a visco‐elastic half‐space with constant hysteretic material damping. As the domain size is increased, the results become more accurate only at lower frequencies, but are essentially unaffected at higher frequencies. Choosing the domain size to ensure that the static stiffness is computed accurately leads to an unnecessarily large domain for analysis at higher frequencies. The results improve by increasing artificial damping but at a slower rate as the total (material plus artificial) damping ratio ζt gets closer to 0.866. However, the results do not deteriorate significantly for the larger amounts of artificial damping, suggesting that ζt≈0.6 is appropriate; a larger value is not likely to influence the accuracy of results. Presented results do not support the earlier suggestion that similar accuracy can be achieved by a large bounded domain with small damping or by a small domain with larger damping.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0.
末次盛冰期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的南京石笋记录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年层计数和TIMSU系测年结果,建立了南京汤山葫芦洞YT石笋年际精度时间标尺(18000~14000aB.P.)。除石笋顶部5mm层段外,高分辨率的δ18O、灰度和年层厚度3种指标在百年尺度上具有相当一致的对应关系,表明这3种指标对气候因素变化响应比较敏感。综合石笋δ18O和本区古植被资料,估计末次盛冰期和波令暖期年均温分别达7℃和15℃。石笋揭示的末次盛冰期气候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阶段:1)18150~16900aB.P.,年均温和洞穴湿度逐步下降;2)16900~16100aB.P.,年均温和洞穴湿度相对稳定,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暖峰和两个冷谷;3)16100~15600aB.P.,年均温快速下降,按氧同位素平衡方程计算,其冷谷可能接近于0℃,但洞穴湿度比前期下降幅度并不大;4)15600~14750aB.P.,年均温和洞穴湿度比较稳定。这种气候演化的阶段性和突变性与北大西洋地区气候记录可以对比,反映极地与东亚季风气候受共同的驱动机制支配。从石笋4种指标(δ18O、δ13C、灰度和年层厚度)的功率谱图中识别出不同尺度的太阳活动周期成分,其中80aGleissberg周期特别显著,表明末次盛冰期边界条件下太阳活动仍是短尺度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