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79篇
海洋学   117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91.
采用间歇产气试验方法对红树林淤泥中的混合菌群进行产氢菌群富集,并对混合产氢菌群发酵产氢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ORP)的变化进行分析.此外,在产氢速率最高时段,发酵液中菌群经过常规的基因组提取,分别采用通用的梭菌属Fe-氢酶基因和16S rRNA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发现产氢菌群中至少有6种,而Fe-氢酶基因只含有一种.将Fe-氢酶基因的扩增片段切胶纯化之后,经PCR重新扩增、纯化,克隆测序.NCBI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片段序列与产气荚膜梭菌Fe-氢酶基因的序列相似性达99%.根据已知产气英膜梭菌Fe-氢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两轮PCR扩增获得Fe-氢酶基因全序列.混合菌群中Fe-氢酶基因GenBank数据库的登录号为EU590683.此外,采用Bioedit和Mega2软件构建了Fe-氢酶的NJ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该Fe-氢酶基因与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聚为一类.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产气英膜梭菌的相应序列相似性达97%-99%.PfamHMM结构域查找结果发现,此氢酶含有五个结构域,分别为1个2Fe-2S铁硫簇结合区域、2个4Fe-4S结合区域、Fe-氢酶大亚基和Fe-氢酶小亚基.  相似文献   
392.
海藻多糖复合胶成膜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海藻多糖与植物膳食纤维为主要材料,形成一种海藻多糖复合胶(APPC),采用传统硬壳空心胶囊生产的浸沾成型方法,对该复合胶的成膜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APPC中海藻多糖和植物纤维素的配比度为8:92,成膜胶液的成膜温度在44—48℃,并在该温度下平衡反应0.5—1.5h时,成膜效果较好;形成的APPC膜硬壳空心胶囊的崩解时间为8min;体外药物溶出试验表明APPC膜布洛芬胶囊剂的溶出速率较动物明胶膜相对缓慢,但在30min时的药物溶出度为98.29%,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93.
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低温选择组与对照组大黄鱼进行肝脏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低温选择组肝脏蛋白点1673±47个,对照组1651±43个,共有19个蛋白点经低温选择后,表达量显著变化。从中挑选3个差异蛋白点进行肽指纹图谱(MALDI-TOF-MS)或串联质谱(LC-MS-MS)分析,然后MS-BLAST数据库搜寻。低温选择组大黄鱼肝脏MHC和CFL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2-CysPrxs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说明低温选育组大黄鱼机体抗细胞凋亡能力明显增强,预示低温选择后留下的大黄鱼在低温环境中生存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394.
大竹蛏同工酶组织特异性与多态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不连续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大竹蛏(Solen grandis Dunker)外套膜、鳃、性腺、消化腺、斧足5种组织6种同工酶(LDH、ADH、EST、MDH、ACP、SOD)进行组织特异性分析,并对吕四渔场海域大竹蛏自然种群生化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竹蛏同工酶的活性及酶谱特征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6种酶在消化腺中的活性最强,LDH、EST、MDH和SOD酶谱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6种酶在消化腺和斧足中共检测到12个基因位点,其中Ldh-1、Ldh-2、Adh-1、Est-1、Mdh-1、Mdh-2、Mdh-3、Sod-2等8个基因位点为多态,多态位点比例为66.67%,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为2.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9,预期杂合度(H<,c>)为O.373 7,实际杂合度(H<,o>)为0.333 3,香农信息指数(I)为0.624 2.  相似文献   
395.
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浙江乐清无花纹和有花纹文蛤外套膜的全蛋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质谱和软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分析。经PDQuest软件分析,在pH4—7,分子量14.3—200kD之间,无花纹文蛤样品中检测到682±24个蛋白质点,有花纹样品检测到600±35个蛋白质点,平均匹配率为84.5%。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文蛤共有256个点存在差异表达,这些差异点可能与贝壳的颜色和花纹形成有关。其中98个点为无花纹文蛤特有,57个点为有花纹文蛤特有,另有101个点在表达量上存在两倍以上差异。在无花纹贝壳中发现分子量为42kD左右,等电点为6.4左右,与库蚊的肌动蛋白(分子量为41.7kD,等电点为5.3)匹配率较高;分子量为29kD,等电点为5.6,与飞鱿的肌动蛋白(分子量为29kD,等电点为5.25)匹配率较高的两个蛋白质。在有花纹文蛤中发现了分子量为27kD左右,等电点为4.8,与丽文蛤属的肌浆钙结合蛋白(分子量为20.8kD,等电点为4.98)匹配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