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82篇
地质学   124篇
海洋学   31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41.
渤海的环流、潮余流及其对沉积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阐明渤海环流和潮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物输运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80年代以来的实测海流资料得到:辽东湾的环流是顺时针向的;黄河三角洲外海存在着一支流向东北偏北向流,与辽东湾西部的东北向海流相接;渤海湾内的环流北部为反时针向,南部为顺时针向回转的双环结构。上述环流趋势与渤海沉积物分布相一致。渤海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特征矿物分布正是上述环流存在的最好佐证。文中进一步讨论了潮余流分布特征及其对渤海环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2.
渤海的环流、潮余流及其对沉积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阐明渤海环流和潮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物输运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80年代以来的实测海流资料得到:辽东湾的环流是顺时针向的;黄河三角洲外海存在着一支流向东北偏北向流,与辽东湾西部的东北向海流相接;渤海湾内的环流北部为反时针向,南部为顺时针向回转的双环结构。上述环流趋势与渤海沉积物分布相一致。渤海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特征矿物分布正在上述环流存在的最好佐证。文中进一步讨论了潮余流分布特征及其对渤海环流的  相似文献   
143.
用绝热表层风海流模式,以1949~1979年COADS资料,研究北太平洋表层风海流及相应水位场随季节变化的特点、某些特定年表层风海流的异常。模式采用二次动量守恒的有限差分方法,保证了计算稳定性。在数值积分中考虑了陆界、水界条件和近岸地形对风海流及水位场的影响。计算表明:模式反映了北太平洋主要流系的季节变化规律,能较敏感地反映上层海洋对大气动力作用的响应。给出了北太平洋主要流系的强弱与黑潮大弯曲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4.
用显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及其改进分解算法对南海月平均流和海面起伏进行了数值模拟,与隐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相比,计算时间可省3—5倍,具有良好的时间效益,而且,其计算效果不比隐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差。因此,显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及其改进分解算法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5.
渤海夏季底层环流的观测与模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分析用人工水母在渤海夏季进行的首次底层环流的 L agrange观测 ,发现在渤海底层 Lagrange余流只有几 cm/s,在海峡处基本是北进南出的情况 ,在辽东湾有 1个逆时针的环流 ,在渤海湾有 1个顺时针的环流。但是进一步分析发现 ,底层人工水母的运移 (代表了物质输运 )并不完全反映环流的方向 ,在有些站位甚至出现相反的趋势。通过数值模拟知道瞬时的扩散及沉降等过程是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而根源在于环流场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46.
山东荣成湾月湖口门落潮干道的推移质输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改进了Gao等 ( 1 994)方法 ,并用以计算潮汐汊道口门落潮干道的垂线平均流速。利用月湖潮汐汊道系统冬、夏季各一个月的潮位资料 ,计算落潮干道的潮流流速和推移质输运率。结果表明 ,流速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呈良好的相关性 ,落潮干道内落潮流的输沙能力高于涨潮流输沙能力  相似文献   
147.
渤海盐度年代际变异对环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集并利用1950年代~1990年代后共5个年代的渤海盐度统计资料,诊断计算了不同时期的渤海密度流分布及其变化。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冬、夏两季渤海盐度的年代际变异特征及其对环流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自1980年代以来,渤海的盐度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盐度的水平梯度减小,渤海内部盐度由明显低于海峡区向普遍高于海峡区转变。渤海密度流在冬季较弱,对总环流的贡献较小,而在夏季较强,并在总环流中占优。夏季,渤海密度流随盐度变异有所改变,在1990年代后环流系统在海区中部、渤海湾以及莱州湾呈现出局部的差异,原有流动明显减弱。夏季渤海重要断面的密度流流量和盐通量值整体上呈减小趋势,渤海与外海间的平均水及盐交换量由1950年代的7.85×104 m3/s、2.49×106kg/s降至1990年代后的7.09×104 m3/s、2.27×106 kg/s。  相似文献   
148.
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在仅考虑潮流作用条件下,通过计算欧拉余流和拉格朗日余流并结合粒子追踪方法研究了辽宁大连—朝鲜龙渊郡连线北侧的北黄海北部海域的潮余流结构和粒子运移的趋势。结果表明:欧拉余流和拉格朗日余流流速整体较小,呈现由南向北的流向,但在獐子岛及长山群岛的附近岛屿和朝鲜半岛沿岸的海域欧拉余流和拉格朗日余流流速较大。对比粒子追踪计算的结果与欧拉余流和拉格朗日余流的结果表明,流向与粒子运移路径基本一致。该海湾的余流及粒子运动规律特点对辽东半岛东岸及朝鲜半岛西侧海域的排污及污染控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9.
王逸涵  王韫玮  于谦  蔡辉  高抒 《海洋科学》2019,43(10):66-74
南黄海西侧的江苏海岸近岸区域,素以地形复杂、潮流强劲、悬沙输运剧烈著称,但是较长期的同步潮位和潮流观测数据仍然缺乏,尤其是在近岸(20 km)浅水(20 m)区域。2014年1月在大丰港附近开展了连续潮位和潮流观测,获得的数据揭示了一系列特征。此地潮汐潮流为正规半日潮,浅水分潮显著。平均潮差为3.05 m,最显著的两个分潮为M2和S2分潮,振幅分别为1.45 m和0.52 m。潮流最显著的半日分潮M2分潮和最显著的浅水分潮M4分潮在沿岸方向上振幅分别为0.84m/s和0.12m/s,在跨岸方向上振幅分别为0.24 m/s和0.01 m/s,沿岸方向占绝对优势。潮波的沿岸传播介于前进波和驻波之间,驻波的特征稍强。M2分潮潮流椭圆最大流(长轴)方向为南偏东7.4°。存在冬季沿岸向北的余流,垂向平均值的大小为2.2 cm/s。以上潮汐潮流特征为该区域海洋物质输运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0.
Numerous elongated mounds and channels were found at the top of the middle Miocene strata using 2D/3D seismic data in the Liwan Sag of Zhujiang River Mouth Basin(ZRMB) and the Beijiao Sag of Qiongdongnan Basin(QDNB). They occur at intervals and are rarely revealed by drilling wells in the deepwater areas. Origins of the mounds and channels are controversial and poorly understood. Based on a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the seismic attribute, palaeotectonics and palaeogeography, and drilling well encountering a mound,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mounds are dominantly distributed on the depression centres and/or slopes of the Liwan and Beijiao sags and developed in a bathyal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In the Liwan and Beijiao sags, the mounds between channels(sub) parallel to one another are 1.0–1.5 km and 1.5–2.0 km wide, 150–300 m and 150–200 m high, and extend straightly from west to east for 5–15 km and 8–20 km, respectively. Mounds and channels in the Liwan Sag are parallel with the regional slope. Mounds and channels in the Beijiao Sag, however, are at a small angle to the regional slope. According to internal geometry, texture and external morphology of mounds, the mounds in Beijiao Sag are divided into weak amplitude parallel reflections(mound type I), blank or chaotic reflections(mound type II), and internal mounded reflections(mound type Ⅲ). The mounds in Liwan Sag, however, have the sole type, i.e., mound type I. Mound type I originates from the incision of bottom currents and/or gravity flows. Mound type II results from gravity-driven sediments such as turbidite. Mound type Ⅲ is a result of deposition and incision of bottom currents simultaneously. The channels with high amplitude between mounds in the Beijiao and Liwan sags are a result of gravity-flow sediments and it is suggested they are filled by sandstone.Whereas channels with low-mediate amplitudes are filled by bottom-current sediments only in the Beijiao Sag,where they are dominantly composed of mudstone. This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origins of the mounds and channel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