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630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871.
藻红蛋白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和顺序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报道了真核红藻—龙须菜的藻红蛋白亚基基因的部分序列,位于β亚基的近碳端、α亚基的近氮端,包括β亚基部分309个核苷酸,α亚基部分162个核苷酸,还有间隔部分55个核苷酸,可编码β近碳端的102个氨基酸和α近氮端的54个氨基酸,并与目前已知的相应序列做了比较。该序列与已知红藻PE亚基基因相应部分的相似性为77.9%到81.1%。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79.5%到86.5%,蛋白质序列的保守性高于核苷酸序列。  相似文献   
872.
采用PCR及序列测定 厦门西港海域采集的赤潮铜绿微囊藻16S和23S rDNA基因间隔区Intergenic Spacer Region(ISR)区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并通过与两种淡水微囊藻的比较,找出了其特征性核苷酸作为专一性分子探针设计的靶序列,为该藻种以及微囊藻属的快速鉴定及系统学研究提供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873.
以室内铜绿微囊藻7806(Microcystis aeruginosa 7806)为对照,运用反转录定量PCR技术研究太湖梅梁湾水体蓝藻藻蓝蛋白转录间隔区基因(PC-IGS)和伪空胞基因(gvp C)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它们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PC-IGS相对表达量在2013年1—5月逐渐上升,并在5月达到最大值;gvp C相对表达量从2013年1月开始持续上升并在3月达到最大值;gvp C的表达早于PC-IGS.相关分析表明,PC-IGS的相对表达量与硝态氮、溶解氧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亚硝态氮、铵态氮以及正磷酸盐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p H值呈显著负相关,与温度、总氮和总磷浓度均无显著相关性;gvp C的相对表达量与硝态氮、铵态氮以及正磷酸盐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氮和亚硝态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和p H值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溶解氧和总磷浓度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74.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养殖蟹类之一。DDX5基因是DEAD-box解旋酶基因家族中的成员,已有研究表明其在生殖细胞的成熟分化及功能维持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我们从拟穴青蟹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获得了DDX5(SpDDX5)基因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其在成熟青蟹各组织、性腺各发育时期及胚胎各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此外,利用RNAi技术分析了SpDDX5在性腺发育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如下:SpDDX5的开放阅读框长1 893 bp,编码630个氨基酸,具有DEXDc和HELICc两个结构域。SpDDX5在拟穴青蟹的各组织中广泛表达,且在精巢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精巢发育过程中,SpDDX5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SpDDX5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干扰SpDDX5后,生殖细胞分子标记基因Vasa和Nanos表达上调,性腺发育相关基因foxl-2表达下调,Dmrt家族基因Dsx表达上调,Dmrt-like和idmrt-2表达下调。根据以上结果,我们推测SpDDX5基因可能在拟穴青蟹生殖细胞...  相似文献   
875.
To investigate the tissue-specificities of isozymes and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wild spotted halibut ( Verasper variegatus) population, horizontal starch gel electrophoresis was performed on 45 individuals collected in part of the Yellow Sea. The performances of 17 isozymes in 8 kinds of tissues or organs were screened preliminarily in a TC-7.0 buffer sys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creened isozymes displayed remarkable tissue-specificities. Finally, 14 enzymes (AAT, ADH, EST, GPI, G3PDH, IDHP, LAP, LDH, MDH, MPI, PGDH, PGM, SDH and SOD) and 4 kinds of tissues (eye, skeleton muscle, liver and heart) were selected for genetic analysis. Fourteen isozymes are encoded by 20 loci, and 9 of them are poly-morphic. The polymorphic loci are AAT-1*, GPI-2*, G3PDH*, IDHP-1*, LDH*, MPI*, PGM-1*, PGM-2* and SDH*, and the proportion of polymorphic loci is 0.450 0 (P0.99). The mean values of observed and expected heterozygosities are 0.027 8 and 0.026 5, respectively and the average 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 is 1.067 5.  相似文献   
876.
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硫酸盐还原菌种群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Quantitative PCR)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技术,研究了青藏高原洱海、青海湖、尕海1、尕海2、小柴旦湖沉积物硫酸盐还原菌多样性及丰度。研究结果显示,5个盐湖沉积物中dsrB(编码亚硫酸还原酶β亚基,为硫酸盐还原菌所共有)基因的丰度为每克沉积物1.71×108~1.55×109拷贝,与盐度无明显相关性;所获得的dsrB基因序列分属于3个科:Desulfobacter-aceae,Desulfobulbaceae和Peptococcaceae。其中,Desulfobacteraceae科是主要类群。硫酸盐还原菌多样性(DGGE结果)与盐度呈现出负相关性。故在所研究的盐湖中,盐度可能不是影响硫酸盐还原菌种群分布的唯一因素,可能还受其它未知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77.
弧菌毒力基因水平转移与进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弧菌是一类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引起人类、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与其它病原微生物一样,弧菌的致病性与其产生的多种毒力因子息息相关,毒力基因是产生各种毒力因子的物质基础。就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拟态弧菌V.mimicus、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鳗弧菌V.anguillarum等人类和水生动物病原弧菌的多种毒力因子编码基因的种类,以及毒力基因的种间与株间水平转移和毒力株进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与水生动物病害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开展毒力基因多样性研究与检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878.
879.
B-3胞外多糖是从一株南极嗜冷菌Psychrobacter sp.B-3发酵液中提取的胞外多糖,前期研究发现该多糖能够激活巨噬细胞并影响其免疫调控活动。为探明其免疫调控途径,采用转录组学分析对经B-3多糖刺激的RAW264.7巨噬细胞系进行了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3多糖的刺激引起了420个基因的差异表达,其中上调178个、下调242个。差异表达基因与细胞功能存在诸多关联,但主要集中在代谢和免疫两个通路上:其中在多个免疫相关通路上,富集最显著的是抗原处理和表达途径;另一个明显富集的则是代谢通路,B-3多糖处理引起了大量参与代谢的酶类的表达变化,包括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质和核苷酸代谢相关基因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B-3胞外多糖作为一种免疫激活剂直接影响了RAW264.7巨噬细胞系的免疫功能,同时也对其胞内的代谢途径产生了影响。本论文首次开展了南极嗜冷细菌胞外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系的影响,该研究为不同来源的活性多糖对巨噬细胞免疫激活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0.
本实验针对两次突发的饲养海月水母(Aureliaaurita)大规模烂洞解体状况,通过对病灶处进行细菌培养,从其中每次发病水母中均各分离到2种优势病原菌菌株,利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获得优势菌株16SrRNA基因序列,通过生物信息比对分析显示,导致两次海月水母发病的病原菌菌株分别为2种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和2种弧菌(Vibrio splendidusVibrio neptunius)。通过利用福林酚法进行此四种优势菌株的细菌发酵培养液蛋白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此4种细菌均具有较强的蛋白酶活性。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分离所得的2种嗜冷杆菌菌株(Paa1Paa2)和2种弧菌菌株(Vaa1Vaa2)作为此次发病海月水母的病原菌,有可能均是通过分泌胞外蛋白酶侵蚀水母伞体,从而导致伞体烂洞解体。通过本次实验分析,推测自然条件下水母暴发后的快速消亡是由水母自身免疫下降与细菌侵染的共同作用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