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1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298篇
测绘学   172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211篇
地质学   810篇
海洋学   109篇
天文学   756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2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明渠恒定均匀流正常水深在水力计算中十分重要。而对于复式河槽,当洪水漫滩后,直接运用曼宁方程推求正常水深,将带来很大误差。系统地总结了计算正常水深的各种方法,用二分法求解,并运用英国科学工程研究协会洪水水槽设施(SERC-FCF)的大量系列水槽实验成果加以比较。比较发现,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OHM方法、刘沛清法、断面倾斜分割法、动量传递法、谢汉祥法、断面叠加法。通过对各种方法详细分析,建议在计算天然复式河槽正常水深时,COHM方法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52.
53.
54.
遵义牛蹄塘组发现的多水硫磷铝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遵义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发现的多水硫磷铝石主要产出在Ni-Mo多金属层的微裂隙中,偶尔在多金属层下部的黑色粉砂岩中以脉体形式产出。该矿物结构不稳定,结构中一部分水分子很容易失去,在X射线衍射鉴定时其特征谱线变化较大;在自然条件下存放一定时间后,样品具有稳定的X射线衍射特征。此外,对这些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和差热分析、TEM观测、化学分析和晶胞参数计算,与纤磷铝石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55.
黑土的水土流失及其保育治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黑土因其肥沃而闻名,但其退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往往易被忽略。虽然在人类影响下的现代环境过程开始较晚,但黑土区的环境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黑土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了评价,指出了黑土保育治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治理保育措施。  相似文献   
56.
山西大同盆地口泉断裂全新世古地震活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外调查表明 ,口泉断裂断错了断面附近的 3级地貌面 ,包括大同盆地西侧全新世形成的洪积扇后缘及位于洪积扇冲沟内的Ⅰ ,Ⅱ级阶地。其中冲沟内Ⅱ级阶地为剥蚀阶地 ,Ⅰ级阶地为堆积阶地 ,Ⅰ级阶地面的地层时代距今 2 52ka。在该断裂的悟道及上黄庄 2个地点开挖的大探槽表明 ,在距今 1 2 3万年以来该断裂曾发生 4次古地震事件 ,其中 3次分别发生在接近距今 2 52 ,5 6 8,13 73ka。另一次古地震事件发生在距今 6 76~ 10 82ka。这些数据有可能反映了口泉断裂具备准周期的强震活动。这 4次古地震事件的平均间隔约为 3 74ka ,最新一次古地震与上一次事件的时间间隔约为 3 16ka。 2个大探槽各次事件的平均最小同震垂直位移为 1 8m。这些资料对重新评价口泉断裂未来的地震潜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将重力场内蕴几何结构的研究引入到正常椭球内部场的研究中,深入探讨了内蕴几何量及其与内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建立了弱平衡条件下的基本微分方程,进而给出确定椭球内部内蕴几何量与场源密度分布的方法。研究表明,平衡形状理论中的Wavre公式和Clairaut方程可由内蕴几何与内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导出,它们是在平衡假设下取椭球近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58.
59.
60.
The Umbria-Marche foreland fold-and-thrust belt in the northern Apennines of Italy provides excellent evidence to test the hypothesis of synsedimentary-structural control on thrust ramp development. This orogenic belt consists of platform and pelagic carbonates, Late Triassic to Miocene in age, whose deposition was controlled by significant synsedimentary extension. Normal faulting, mainly active from Jurassic through Late Cretaceous-Paleogene tim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lateral thickness variability within the related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By Late Miocene time the sedimentary cover was detached from the underlying basement and was deformed by east-verging folds and west-dipping thrusts. Two restored balanced cross sections through the southernmost part of the belt show a coincidence between the early synsedimentary normal faults and the late thrust fault ramps. These evidences suggest that synsedimentary tectonic structures, such as faults and the related lithological lateral changes, can be regarded as mechanically important controlling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thrust ramp development during positive tectonic invers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