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4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468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760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371篇
海洋学   742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ipe network system of oil-gas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foroffshore oilfield development.A"0-1"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optimize theinvestment of seabed pipe network.The mathematical model is solved by the spanning tree method ofgraph theory and network analysis.All spanning trees of a network graph compose all the feasible solu-tions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The optimal solution of the model is the spanning tree with the minimumcost among all spanning trees.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optimize the seabed pipe network system andgive a minimum cost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marginal oilfield groups.  相似文献   
22.
海洋平台复杂节点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有限元法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阴极保护电位分布是合理设计阴极保护工程的必要条件和评价阴极保护效果的重要依据。本文应用有限元素法(FEM)计算海洋平台复杂节点表面的阴极保护电位分布。在实验室通过边界条件试验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海水中被保护的I,Y,K型复杂节点电位分布情况。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吻合得很好,说明FEM能够应用于海洋平台复杂节点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计算,所获得的边界条件合理。  相似文献   
23.
24.
中国近海的天然气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最新勘探资料,在综合分析中国近海海域天然气勘探现状、资源潜力及其区域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近海海域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区带及目前比较现实的勘探目标,展示了我国近海海域天然气勘探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25.
近海工程环境应用中各种风资料的平均时间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近海工程设计应用的需要出发,对于通常使用的不同来源的测风资料平均时间进行了分析,这些资料来源包括:岸边及近海探查与生产设施上的气象台站、天气观测船、浮标、商船气象报、从受灾情况估计出的极大风速以及动力诊断模型估计出的海面风速。  相似文献   
26.
A Preliminary Study of Shear Wave in Seafloor Surface Sedim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preliminarily reports and analyses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s of shear wave in the offshore seafloor surface sediments in China,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features of the shear wave and the compression wave, and compares the testing results with that of Hamilton and Chen et a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hear wave can be tested if the seafloor surface sediment has tangent modulus. The shear wave velocity ranges from 50-600 m/s and the measuring frequency from 50-200 kHz. The sound velocity rate of shear wave and compression wave can be used to appraise the stress-strain feature of seafloor surface sediments. This study provides a basis for further describing and appraising the seafloor sedimentary acoustic-mechanical feature and building a geological-acoustic model on China's offshore sea area.  相似文献   
27.
以实际环境荷载作用下的实际海洋导管架平台结构为对象,研究了海洋平台结构在风,流,海冰等多荷载模式和多荷载工况下的优化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建立了结构尺寸优化,形状优化和拓扑优化问题的统一模型。计算结果反映出形状优化比尺寸优化所得设计更优,而拓扑优化的设计效果最好。不同的荷载工况对应的最优拓扑形式不同,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应考虑实际的荷载工况,选取不同的拓扑形式。  相似文献   
28.
桩式离岸堤保滩促淤工程消浪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上海奉贤南北港保滩促淤工程中,采用了一种新型结构型式-桩式离岸堤,并通过物理模式试验进行了桩式离岸堤消浪效果研究。针对离岸堤通常建于近岸水区破波带的特点,重点研究水深,堤高以及堤身结构对波浪衰减的影响,同时对桩式离岸堤堤后水域的波浪底流速 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桩式离岸堤不仅具有良好的消浪效果。而且可在较大范围内改变波态,即由引起水体剧烈紊动的破波转变为浅水推进波,从而有效地改善海滩上的动力条件,促进海滩免受侵蚀,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新型保滩促淤结构。  相似文献   
29.
李孟植 《海洋预报》2003,20(3):7-11
南海是热带气旋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热带大气环流系统,在热带气旋预报工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在分析一些气象图表资料的基础上,对2002年第20号热带风暴(米克拉)的形成、发展及消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从形成的背景环流,气旋的结构等方面入手,总结出一些该气旋所具备韵特有流场,从而为以后的南海自生热带气旋预报工作积累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30.
海底浅层介质切变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分析了中国沿海海底浅层介质切变波的传播特性,讨论了多种海底浅层介质切变波与压缩波、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并与Hamilton和Chen等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认为海底浅层介质存在切变模量,切变波可以被测量出来,切变波速为50—600m·s-1,测量频率在50—200kHz之间,用波速比可以评价海底浅层介质的应力 应变性质。研究工作有助于描述和评价中国沿海海底浅层介质声学物理性状,并为最终建立中国沿海海底地声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