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989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132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单连芳 《地球化学》1994,23(1):91-98
本文从地球化学角度研究并探讨大洋锰结核中锰矿物化学组分间的相关性,用三组分图,结合显微镜下观察,初步确定不同成因锰矿物的Mn/Fe值:原生δ-MnO2,2-2.5;次生致密带的次生δ-MnO2,1-2;重结晶形成的钡镁锰矿和钠水锰矿,>5;由于结核中的物质分配和后生作用形成富Ni,Cu非晶质铁锰氧化物的Mn/Fe值亦大于5。  相似文献   
72.
王东胜  任福弘 《地球科学》1995,20(4):469-473
在分析格尔木含锶矿水田供锶环境和水迁移条件的基础上,将形成含锶矿水田的地质空间分为两个区:山区淋溶迁移区和平原迁移聚集区,运用物质流通量分析的观点,对锶的迁移聚集进行了系统分析,山区为锶矿水的形成提供了物质环境,平原区为锶矿水提供了贮存环境。  相似文献   
73.
关于生命起源研究的问题及其主攻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和分析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关于生命起源的研究的问题及各种假说和见解,提出物质的起源是生命起源问题研究的核心,生命起源问题应是研究原始地球的非生命物质如何演变成为生命物质的,地球上分子手性的起源是生命起源问题研究的主攻方向,有机分子光学活性百发生在由化学进化转入生物进化这一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74.
论浙江火山岩区金银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稳定同位素和地质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火山岩区金银矿床的成矿物质系多元来源。金属和挥发性组分来源于岩石圈深部(下地壳或上地幔)和上地壳,成矿流体是大量大气水和少量岩浆水的混合溶液.金银矿化与板块运动及地热流体对流体系有关.  相似文献   
75.
苏北箕状断陷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苏北盆地由多个小型箕状盆地组成,过去一直用“拉线作用”和“裂谷盆地”理论解释其成因,但大量地震资料显示,新生界地层“楔状实体”的形成除沉积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多次不均衡抬升削蚀所造成,实际是一个早第三纪残留盆地。新生代构造现象既是中生代时期构造作用的延续,也是始新世以来复杂应力环境作用的结果。印支-燕山中期,中国东部只受到太平洋-库拉板块一种力源作用,地层形变强烈,受力方向单一,以NW,NWW向挤压或左行剪切为主,发育了大量逆冲推覆构造,始新世,由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冲撞引发的NE向挤压力加入到本区,使苏北盆地从此处在因两大板块非均速推进而产生的二元交变动力环境:印度板块力源占主导时,产生“右旋扭动”力偶,使燕山早-中期逆断层复活反转的同时,由于中国西部大陆的不断抬升,本区总的以沉积作用为主,而太洋板块力源占主导时又产生“左行剪切挤压”,在整体抬升基础上,斜坡-凸起处的过多蚀进一步加强了箕状盆地结构。两种力源的时空交替实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断-坳-隆”沉降-抬升构造旋回,利用裂变途径迹资料探讨了不同方向构的形成年代。  相似文献   
76.
阿尔金北缘大平沟金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平沟金矿是阿尔金北缘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床。它受韧性剪切带构造的控制,矿化类型为蚀变糜棱岩型夹少量钾长石石英脉型。文章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稀土元素、硫同位素、铅同位素和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变质水,有少量重熔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入,成矿温度198~2 90℃,成矿流体密度0 .791~0 .971g/cm3 ;盐度w(NaCleq) =2 .0 3%~5 .5 % ,成矿压力(42 0~72 0 )×10 5Pa ,成矿深度为1.6 1~2 .6 8km。石英流体包裹体Rb_Sr等时线年龄表明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大平沟金矿床属于中温动力变质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77.
个旧锰结核矿床产在锡石-多金属硫化物矿田顶部的第四系砂锡矿之中。从矿床地质产状、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矿物组合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认为个旧锰结核属于异地海相成因,后经搬运沉积在第四系砂锡矿之中;与中太平洋海山CAD19锰结核的物质组成和微量元素进行对比,表明个旧和CAD19锰结核有相类似的稀土模式,相对富集轻稀土,并出现明显的Eu负异常和Ce的正异常。  相似文献   
78.
以湖南宏厦桥花岗岩体作为研究区,对地下水化学分析资料进行了研究,发现区内地下水系超淡、极软的、弱-中性的重碳酸型水,其化学组成以Ca2 、Mg2 、K 、Na 、HCO3-为主。与株洲地区的地下水相比,可溶性S iO2、K 、Na 和游离CO2明显偏高,而且,在水中M g2 、K 、Na 、HCO3-所占比重更大,m eq%平均比值分别是株洲地区地下水的2.23、1.27、1.16倍,表现出典型的花岗岩地区地下水相应的化学组成。研究还发现,区内地下水化学的分布具有较强的水平分带性。研究认为:区内地下水化学的形成和迁移受岩性、大气降水及影响水交替强度的地形、地貌、地表水系、断裂构造的控制,同时受其他气候要素及植被、人类活动等生物作用的影响;区内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以硅酸盐矿物的分解和水解等化学风化作用为主,风化过程中CO2的积极参与起作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同时水中CO2的减少和阴离子以HCO3-离子占绝对优势地位,进一步说明花岗岩的化学风化过程是一个净碳汇的过程。  相似文献   
79.
Dongsheng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Ordos Basin, occurring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s between gray-green and gray sandstones of Jurassic Zhiluo Formation. Sandstones in oxidized zone of the ore bed look gray-green, being of unique signature and different from one of ordinary inter-layered oxidation zone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The character and origin of gray-green sandstones a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rough their petrology,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is color of sandstones is originated from secondary oil-gas reduction processes after paleo-oxidation, being due to acicular-leaf chlorite covering surfaces of the sandstone grains. To find out the origin of gray-green sandstone and recognize paleo-oxidation zones in the ore bed are of not only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metallogenesis of this kind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 but also very importantly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ospecting for similar kind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  相似文献   
80.
根据矿物组成白云鄂博矿区的碳酸岩岩可墙可分为白云石型、白云石-方解石共存型和方解石型三种类型。REE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表明,这三类碳酸岩岩墙为碳酸岩浆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白云石型和白云石-方解石共存型对应于早期岩浆阶段,其(La/Nd)n、(La/Yb)n比值随稀土总量的增加而增大,方解石型则对应于碳酸岩浆演化的晚期热液阶段,其稀土总量明显富集,但其(La/Nd)n、(La/Y)n和(La/Yb)n比值随稀土总量的增加却有减小的趋势,热液阶段也是白云鄂博稀土矿化的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