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36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珠母贝亲贝催熟培育和催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来源珠母贝(Pinctada margaritifera)亲贝分别进行海上浅吊疏养促熟和室外水泥池人工催熟培育,且采用阴干、藻液、温度、低盐度刺激和异性产物诱导亲贝排放精卵,比较不同方法、不同来源亲贝性腺发育及亲贝开始排放时间、排放率、受精率和幼虫畸形率情况.结果表明,室外水泥池人工催熟法亲贝性腺成熟度比浅吊疏养促熟法好、死亡率低;相同培育方法,北部湾亲贝比海南亲贝性腺成熟快,但死亡率高;阴干刺激3 h+藻液刺激1 h+异性产物诱导,性腺达到第四期(排放期)的亲贝才排放,且排放的性细胞成熟度好,受精率高,幼虫畸形率低.  相似文献   
182.
为探究微塑料对牡蛎免疫力的影响,该研究对近江牡蛎(平均壳长:6.6cm)采用壳内推注的方式注入不同浓度的聚苯乙烯微塑料(0.05、0.5、5 mg·L–1,以无菌生理盐水为稀释液),分别胁迫24 h、48 h和72 h后,检测分析牡蛎鳃组织的免疫指标(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胁迫24 h后,微塑料浓度对AKP的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SOD、AKP和结构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呈现明显的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胁迫48 h后,微塑料浓度上升导致A-chE活力显著下降(P<0.05), CAT、SOD和AKP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胁迫72 h后,微塑料浓度的升高, AKP和AChE的活力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而SOD、CAT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力与之呈现相反的趋势,显示先升后降的趋势。随时间和浓度的增长, MDA处于一直上升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微塑料可使牡蛎产生免疫应激反应,且胁迫时间越长,牡蛎免疫应激反应越剧烈。  相似文献   
183.
牡蛎软体中抗菌蛋白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滤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CM-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柱层析法等对牡蛎软体中抗菌蛋白(Antibacterial protein,AP)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体外实验观察其对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此蛋白分子量在16.4—39kDa,蛋白质含量≥70%。抗菌蛋白对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肠球菌、不动菌属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MIC范围在0.125—32.0μg/ml之间,MBC范围在0.250—1.00mg/ml之间。以透射电镜观察AP对大肠杆菌的作用,提示AP可能通过作用于菌体细胞壁,发挥其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