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359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Soil water repellency has been conventionally considered as a fire‐induced effect, bu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natural background repellency occurs in many soil types, and many of them have suggested that water repellency can be re‐established over time after being destroyed. An experimental fire was conducted to study changes of the soil surface during the first 18 months following intense burning.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to investigate in situ water repellency changes at three soil depths (0, 2 and 4 cm) immediately after burning; (2) to evaluate the medium‐term evolution of water repellency under field conditions; and (3) to outline the main hydr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ese changes. Also, different water repellency tests (water drop penetration time, ethanol percentage test (EPT) and contact angle (CA) between water drops and the soil surface) were carried out for comparison purposes. Field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soil water repellency was partly destroyed after intense burning. Changes were relatively strong at the soil surface, but diminished progressively with depth. Levels of water repellency were practically re‐established 18 months after burning. This suggests that water repellency in the studied area is not necessarily a consequence of fire, but can instead be a natural attribute. Finally, although limited in time, destruction of soil water repellency has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runoff flow generation and soil loss rates, and, indirectly, for water quality.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2.
介绍孔隙水压力圆锥静力触探这门新技术,着重评述近年来在探头优化设计方面的进展,以及在划分地层和鉴别土类、估计土的超固结比和固结系数方面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3.
符学兵 《江苏地质》2007,31(4):370-372
从水泥土的固化机理出发,结合水泥搅拌桩桩身标准贯入试验和水泥土配合比试验,分析讨论了土性指标、土质条件和地层性质对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初析静力触探判别液化对标准贯入试验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7个勘察场地的标准贯入和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用静力触探试验判别地基土液化的均方差和变异系数等均优越于标准贯入试验。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仅就声波探查砼裂缝深度的可行性从数学角度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并给出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26.
Sea ice,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Arctic climate system, has drawn significant sci-entific interest. Sea ice thickness and its morphology have dramatic impacts on ocean-atmos- phere-ice interactions[1—4], which directly affect the exchange proces…  相似文献   
27.
孔隙水压力静力触探动态贯入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隙水压力静力触探作为一种新型的土体勘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其机理的研究尚存在很大的不足。笔者系统分析了孔压触探的贯入特征,提出了“孔隙水压力体积基准值”的概念,借此推导出用土体体积变形量计算超孔隙水压力的公式。在此基础上,用轴对称有限单元法模拟探头的动态贯入过程,揭示应力-应变的变化特征,寻找超孔隙水压力生成与消散的规律,对孔压触探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8.
林志文 《探矿工程》2007,34(2):13-15
通过对汕头地区预应力管桩历年来的施工实例资料分析,根据汕头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的特点和实践经验,对预应力管桩的设计、施工提出几点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29.
地质雷达方法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铁路、公路和电站等项目的建设中,隧道隐蔽工程所占比例较大。为了严格控制隧道的施工质量,检测方法由传统的破检向无损检测转变,并对无损检测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探地雷达技术具有高效率、高分辨率和异常图像直观等突出优点,因此,该方法广泛应用于隧道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测中。这里从地质雷达方法原理出发,从理论上研究了电磁波在隧道衬砌内的传播规律、反射能力和基本雷达图像特征,并结合工程实例,总结了正确判识各类雷达异常的经验,提出了常用的反演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0.
首先回顾了基于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确定前期固结压力的方法,通过连云港海相粘土场地进行的CPTU试验资料,以室内固结试验得到的前期固结压力作为参考值评估了经验方法预测前期固结压力的有效性。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建立前期固结压力和净锥尖阻力的关系,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