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305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51.
针对地质断层三维建模及可视化领域中现有技术存在的模拟断层局限性、插值困境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断层表达式方法建模方法。首先,以地质断层构造的形成机制为理论依据,分析构造断层表达式所需要运算对象和算子,构建表达式规则,并运用上下文无关文法对表达式规则进行形式化描述;然后,对断层原始勘探数据进行规范化,形成构建断层表达式所需要的断层二维数据表,从中提取构建断层表达式的运算对象集合和算子集合,形成断层表达式;最后,对断层表达式进行计算,形成断层地质体抽象模型,并结合相关勘探数据运用相关算法及图形库等工具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实验以包含多条断层的达连河地质体数据为基础进行实验验证,建模结果与真实地质情况符合。实验结果表明,断层表达式建模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问题,避免了对地层断裂区域的插值运算,从而解决了插值困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552.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principle oi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discovery. Unlike most of the current knowledge discovery methods, th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discovery considers both the spatial relations and attributes of spatial entities or objects. We intro-duce the theory of spatial knowledge ex-pression system and some concepts inclu-ding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spatial union information table (SUIT). In theory, SUIT records all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studied ob-jects, but in reality,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and varieties of spatial relations,only those factors of interest to us are se-lected.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from spatial databas-es, an efficient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discovery algorithm called recycled algo-rithm (RAR)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553.
安敏 《测绘学院学报》2005,22(4):285-288
地图是人类空间认知能力的图形化表述,而空间认知能力是民族思维方式的一种反映,所以说,地图也是思维方式的图形化表述.文中通过对不同时期地图的研究,从中发现了人类不同时期思维方式的变革.通过近代中西方地图表示方法的融合,指出近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融合.最后得出结论,地图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思维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554.
Veget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eco-system, and to estimate accurately the biochemical component content is very helpful to understanding the ecosystem functions at different scales. While the method to retrieve biochemical component content using leaf scale spectral measurements is applicable, to retrieve biochemical component content from can-opy spectra is still a challenging problem. Because canopy spectra are the combined results of leaf bio-chemical component content, soil ba…  相似文献   
555.
从传统的2维地图发展到电子地图和3维可视化地理环境的过程中,地理信息的表达从2维到3维是一次飞跃。2维地图符号系统作为成熟的地图表达方式在3维可视化环境中仍然有用。2维地图符号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体系成熟,易于认知,易于实现。论述了目前3维可视化环境下传统2维(电子)地图符号的应用特点和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探讨了3维可视化环境下地理信息表达和地图符号设计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556.
本文对放射性平衡破坏的几种可能情况给出了新的平衡系数表达式。应用该式解释了某些铀镭平衡破坏现象以及平衡系数随铀含量增加而下降的规律。根据符号系数和平衡系数的新表达式及该系数随铀含量增加而下降的规律的综合分析,可推断矿石所处的地质环境和铀矿化富集的有利程度,从而扩大了平衡系数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57.
采用PCR扩增、构建重组高效表达载体的方法,进行了牙鲆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研究,并利用SDS-PAGE、western-blot及ELISA方法对纯化的重组蛋白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出pIgR开放阅读框(ORF)基因全长为1005 bp,所构建的pET-32(a)-pIgR重组质粒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含有ORF全长基因。SDS-PAGE结果表明,表达的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8 kDa,与理论预期值一致,IPTG诱导6h后表达量趋于稳定,经亲和层析纯化得到高纯度的重组蛋白。Western-blot结果表明,重组pIgR能够与鼠抗His-tag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结果表明重组pIgR能够与牙鲆IgM发生特异性结合。本研究获得了纯化的重组pIgR,证明其具有IgM结合活性,为下一步研究牙鲆pIgR的转运机制及在黏膜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558.
胃质子泵(H+/K+ATPase)是胃酸分泌的关键酶。本试验采用RACE和PCR方法从大菱鲆的胃组织中提取RNA克隆得到了H+/K+ATPaseα亚基cDNA全长序列。结果表明:大菱鲆H+/K+ATPaseα亚基序列全长3467 bp,开放阅读框为2964 bp,编码988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其它物种比对发现,大菱鲆H+/K+ATPaseα亚基与斑鳜同源性最高,为89%。进化树分析发现,H+/K+ATPase在进化上具有物种特异性。经RT-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大菱鲆H+/K+ATPase在胚胎孵化后22d开始表达,晚于大菱鲆胃腺出现的时间(16 d),说明大菱鲆胃腺的发育完成并不代表胃功能的完善。另外,大菱鲆H+/K+ATPase除了在胃中大量表达之外,在食道中的表达量也很高。结合组织学观察,作者认为,大菱鲆H+/K+ATPase在食道中大量表达是因为在发育上食道是胃的前体,因此保留了分泌H+/K+ATPase的能力。同时通过整体原位杂交试验表明:大菱鲆H+/K+ATPase会首先在食道的末端和胃的贲门处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海水鱼类的消化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59.
重金属胁迫下厚壳贻贝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因对环境污染反应灵敏,且具有降解毒物、抗氧化等作用常被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分子;厚壳贻贝对环境污染物具有很强的耐受性,是重要的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生物,因此研究厚壳贻贝GST分子及其表达特征,对正确使用其进行海洋环境污染预警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同源克隆法获得厚壳贻贝GST部分序列(Gene Bank序列号为KC176684),经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初步推断所得到的GST基因为pi型。鉴于铜和镉是目前海水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源,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铜和镉胁迫后GST在厚壳贻贝血液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铜(Cu2+浓度为20μg/L)和镉(Cd2+浓度为200μg/L)胁迫均造成GST高水平表达,但最高表达量出现的时间略有差别,Cu2+出现在刺激后第10 d,表达量为对照组的6.95倍,Cd2+则出现在第15 d,约为对照组的6.11倍,说明GST参与了厚壳贻贝重金属的解毒过程,且对于不同重金属胁迫的解毒能力稍有不同。鉴于厚壳贻贝GST对重金属刺激的敏感作用,可将其作为海水养殖环境污染监测的生物指示基因。  相似文献   
560.
脊尾白虾酚氧化酶原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RACE方法获得了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酚氧化酶原(Prophenoloxidase,proPO)基因。该基因cDNA全长3092bp,开放阅读框2013bp,编码671个氨基酸,其预测分子量为74.82kDa。脊尾白虾酚氧化酶原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虾类酚氧化酶原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65%—78%),该氨基酸序列具有铜离子结合位点等酚氧化酶原基因所具有的典型特征位点。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proPO基因在脊尾白虾血细胞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鳃和肝胰腺组织,在肌肉中几乎不表达。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不同盐度胁迫下脊尾白虾血细胞和鳃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在不同盐度胁迫后血淋巴proPO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盐度胁迫初期鳃组织proPO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表明脊尾白虾酚氧化酶原基因参与了盐度胁迫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