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28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233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16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Although Escherichia coli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only a small percentage are pathogenic to humans. Nonetheless, the 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waterborne infections of E. coli origin in human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health problems worldwide. To date, several types of enterovirulent E. coli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the aetiologic agents of various 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s in humans. The most commonly encountered are those belonging to the enterotoxigenic (ETEC), enteroinvasive (EIEC), enterohaemorrhagic (EHEC) and enteropathogenic (EPEC) subtypes. In order to better determine the health risk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exposure to some of these specific subtypes, we have developed a very sensitive multiplex PCR system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and typing of ETEC, EHEC and possibly EPEC strains of E. coli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The target genes chosen for this investigation included: the PHO-A housekeeping gene (present in all E. coli); the LT1, LT2 and ST1 genes of ETEC; the VT1 and VT2 verotoxin, and EAE virulence genes of EHEC and EPEC, respectively. Six pairs of oligonucleotide primers were designed to simultaneously amplify internal fragments of these genes by multiplex PCR to generate PCR products that could be analysed and confirmed with relative ease by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HincII enzyme diges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x sets of PCR primers were highly specific for their target genes and produced specific amplimers of the expected size from several control strains of E. coli – ATCC 35401 (LT1+/ST1+); SA53 (LT2+/VT2+); and O157 (VT1+/VT2+/EAE+).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of the multiplex PCR system for the six target genes in an E. coli cell mixture was optimized and enhanced by preincubating serially diluted cells in Luria-Bertani broth for 6 h prior to PCR analysis. The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d a detection sensitivity of 10° CFU (of each strain) per 100 μl reaction. Multiplex PCR analysis of sea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four sewage-polluted sites in Hong Kong indicated the presence in all four samples of E. coli bacteria that were positive for LT1, ST1, VT1 and EAE virulence genes. Overall,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multiplex PCR system described in this study is a potentially very useful and powerful method for routine monitoring and risk assessment of water quality.  相似文献   
82.
姚燕  姜立鹏  祝婷  张涛  姚爽  张志森 《气象科学》2022,42(5):703-710
针对全球实时气象数据,重点研制面向全球大气再分析的观测资料前处理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实现大量实时文件快速解析分类的数据分拣技术,实现多类气象观测要素并行解码的信息提取技术,满足同化数据格式需求和实现分级分类有效存储的自定义模板统一编码技术。关键技术已于2019年6月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业务应用,为我国第一代全球大气和陆面再分析业务提供着稳定的实时观测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3.
磁流变阻尼器作为一种比较典型的半主动控制元件,具有构造简单、响应速度快、耐久性好、阻尼力大且连续可调等优点。即使地震中能源中断,磁流变阻尼器仍可以作为被动耗能装置继续工作发挥作用,可靠性高。设计合理有效的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方法,对于整体结构的减震效果尤其重要。提出一种改进的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策略-改进的Bang-Bang控制策略,对装有磁流变阻尼器的减震控制3层框架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时混合模拟试验,对多种半主动控制方法下的振动控制效果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磁流变阻尼器对框架结构的减震效果显著,并验证了提出的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一种制备海洋浮游生物PCR模板DNA的方法——碱煮法。取少量海水样品(40μL).直接经0.25mol/L艺机NaOH和99℃温育处理裂解细胞,从而得到环境样品总DNA。实验证明,该方法制备的模板DNA可用于细菌核糖体RNA、浮游植物叶绿体rbcL和浮游动物线粒体COI等基因的PCR扩增。但是,在使用通用引物扩增细菌基因时,假阳性很难避免。该法制备的模板DNA适用于扩增非细菌基因或者特异引物界定的细菌基因。该方法较传统制备方法快速、简便,样品需要量减少,适用于浮游生物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85.
钻探参数实时采集系统研制的目的是向钻探技术及管理人员提供直观的钻探实时参数,通过该系统可全天候的掌握钻探工况。钻探参数采集的方法是通过传感器采集压力、转速、位移、流量、液位等物理参数,使用配套的软硬件设备进行数据转换和处理,在人机交互界面显示直观的工程参数。该系统根据野外现场不同工作环境可以使用互联网、GPRS终端或者北斗卫星终端把现场实时工程数据无线传输至远程服务器上,用户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查看到现场的实时或历史工程数据。采用本系统可以预防和减少钻探事故,为事故处理提供数据支撑,为实现钻探自动化、智能化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6.
为实现钻井指挥部对各钻井站点钻采工艺的远程监控,在前期钻井工艺参数自动实时监测的单机研发基础上,本文应用TIA portal软件进行主站从站组网监控研究,实验设备用Siemens1200PLC做主控机,用Siemens200PLC做从站控制机监控钻采现场工艺参数,通过主控机与各从站点组态,实现主控机对从站主从控制。装机后在钻采现场进行了无线网传输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应用互联网通信技术解决无线网断点续传问题,能够实现了钻采实时监控数据短距离传输。  相似文献   
87.
VLBI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今,VLBI技术经过迅猛发展,先后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传统VLBI、实时和准实时VLBI以及空间VLBI。本文分别介绍这三种VLBI技术的定义及其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其优缺点,展望VLBI技术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HNGICS以及变形监测的方法,分析了其在变形监测领域的应用,实现了对变形体的连续、全天候、实时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89.
在实时GPS精密单点定位中,能否快速有效地得到高精度的卫星钟差预报值是影响实时单点定位速度和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GPS原子钟的高频率、高敏感和极易受到外界及其本身因素影响的性质使得卫星钟差预报至今都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在目前的卫星钟差预报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利用灰色模型理论、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等方法,以IGS超快星历中2004年12月7日卫星钟差观测资料预报8日的卫星钟差为例进行卫星钟差预报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结论:在利用IGS超快星历的前一天的卫星钟差观测值预报后一天的钟差时,线性模型相对方便有效;而灰色模型只要选取合适的模型指数系数,能得到较高精度;但二次多项式模型预报精度较差。利用线性模型能达到或优于IGS超快星历预报钟差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90.
张娟  钟平安  徐斌  王凯  姚超宇 《水文》2019,39(6):41-45
自回归模型在洪水预报实时校正中应用广泛。针对自回归模型进行连续多时段校正时中间误差系列缺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历史洪水预报误差系列的样本重组自回归外延方法,以淮河流域王家坝断面为背景,选用洪量相对误差、洪峰相对误差、峰滞时间和确定性系数四个指标开展校正效果评估,并与时程递推外延方法对比。结果表明:样本重组外延方法可以提升洪水预报精度,延长洪水预报有效预见期,特别在降低洪量误差和提高洪水过程的拟合精度上优势更为显著。同时,该方法泛化能力较强,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