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测绘学   201篇
大气科学   234篇
地球物理   199篇
地质学   523篇
海洋学   212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2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31.
2010年玉树Ms7.1地震前的重力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8—2008年绝对重力和相对重力观测资料,获得了玉树地震区域重力场及其动态变化,从动态的观点研究了2010年4月14日玉树Ms7.1地震前区域重力场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重力变化与甘孜 玉树断裂构造活动存在密切的空间联系,重力测量较好地反映了伴随活动断层的物质迁移和构造变形引起的地表重力变化效应;2)区域重力场动态图像较完整地反映了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出现的流动重力观测得到的异常前兆信息;3)玉树震中附近重力点值时序变化累积量超过80× 10-8 ms-2,较好地反映了玉树地震前重力测点随时间的剧烈波动性上升变化。  相似文献   
232.
??????????????????λ?????????????????????????????????????л????????????£????????????????????????????????????λ????????????Ч?????????????????????????????????????????????????λ?????????????PPP???????涯?PPP??????????????????????????????????????λ????????  相似文献   
233.
WANG Wei  WU Zheng 《地理学报》2010,20(3):469-480
Coastal dune rocks in China are eolian sands cemented by calcium carbonate under subaerial conditions, widely distributing on th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oasts of South China. Particula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s well as local wave and landform conditions are required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dune rocks. A correspondence was found between 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coastal dune rock development by comparing the features of the sea-level and climate changes in the Holocene period with the ages, scales, and cementation of the dune rocks on the South China coasts. The findings provide well grounded explanation for some problems unresolved in the past researches on the coastal dune rock in South China: (1) There were no dune rocks with ages older than 6000 years in South China because the dune rocks formed before 6000 a BP were covered by the sea water that rose in the later period; (2) the dune rocks with ages of around 3000 a BP were widely found in South China today because the coastal dunes were cumulated on a large scale at that time as a result of temperature falling after the end of Megathermal; (3) Medieval Warm Period was the main period for the eolian dunes to be cemented into the coastal dune rocks in South China; (4) lack of dune rocks of younger than 1000 a BP was accounted for by that the climate conditions in recent one thousand years were not suitable for the cementation.  相似文献   
234.
在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现有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将重点放在了多级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设置上,因而造成标准过于繁冗、应用受限的问题。通过考查资源承载力与主体功能区的内在联系,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建立在区域资源承载力的测度之上,构建了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模型。将这一模型运用于长江流域,得出如下结论:在全国层面上,长江上游地区应划为重点开发区;在区域层面上,重庆、四川为优化开发区,云南、贵州为重点开发区。  相似文献   
235.
云南大理“2010.1.15”日环食期间辐射和温湿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建立的大气边界层(PBL)观测系统探测资料,详细分析了2010年1月15日云南大理日环食期间辐射通量、气温以及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日环食过程中,太阳短波辐射和气温均表现出"V"型分布,而相对湿度呈现倒"V"型分布。太阳短波辐射从初亏时开始减小,食甚时达到最小值,复圆时恢复正常,与理想晴天条件下相比,食甚时亏损率高达88%。由于到达地表太阳辐射强度的减弱,地面有一个冷却作用过程,引起地面气象要素的一系列变化,越接近于地表变化越明显,所引起气温、相对湿度的变化时间滞后于日环食时间。  相似文献   
236.
山西国际旅游市场营销目标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梳理旅游市场营销目标选择方法的基础上,对原有竞争态模型进行扩展,分析山西省主体客源国的亲景度和市场发展指数,并基于两个指数的组合,建立旅游市场相对竞争态模型,将山西的主体客源国市场分为兴旺型、崛起型、成熟型和停滞型,并结合旅游市场绝对竞争格局,依据各类型市场的特征,确定山西省国际旅游市场的营销目标。  相似文献   
237.
新疆耕地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新疆1990年、2000年、2005年和200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库及其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提取3期耕地动态变化数据。从现状分析、发展动态对新疆3期耕地开发利用的空间格局、面积变化和类型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总面积持续增加,耕地年均净增和开垦速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耕地年均流失速度持续递减;耕地开垦由绿洲地区向沙漠、戈壁延伸,而耕地流失则主要集中在绿洲地区,中东、西北和西南的边缘地区的耕地面积变化相对较大(Rid>1.02);耕地开发结构由草地和林地为主转向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未利用地的开发结构由裸土地、盐碱地为主转向沙地、戈壁和盐碱地为主,耕地的利用结构以草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为主;耕地与建设用地的相互转化始终是负转化,与草地间的转化是正转化。  相似文献   
238.
主应力轴循环旋转下高密实粉土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扬  闫俊  刘汉龙  张健 《岩土力学》2011,32(10):2957-2964
为研究主应力轴循环旋转对粉土性状影响,对长江入海口高密实饱和粉土进行了主应力轴180°转幅的循环旋转试验。试验发现,等向固结的高密实粉土在恒定动剪应力比的主应力轴循环旋转下能发生孔压达到初始围压水平的液化破坏,但液化前孔压开展会因动应力水平的不同而呈现以渐变相态点和激变相态点区分的3阶段变化形式,或仅以激变相态点区分的两阶段变化形式。试样应变开展则始终呈现由崩塌点区分的两阶段变化形式,且孔压激变相态点与应变崩塌点同步反映了土体结构崩塌状态,崩塌状态时主应变差双向幅值限制在0.2%~0.4%这一较小范围内。试样进行主应力轴旋转达到崩塌时的应力状态与频率无显著关系,可由 - 空间中一条准不稳定状态线归一化。而以崩塌状态为终点进行归一化的主应力轴循环旋转下孔压振次曲线,可用修正的Seed公式进行较好拟合  相似文献   
239.
利用FG5绝对重力仪对庐山基线场的3个基点和九江地震台的1个基准点进行绝对重力测定,使用7台CG-5相对重力仪对24个基点和1个基准点进行2个往返闭合测量。基于绝对重力控制解算的结果表明,基点点值精度均优于±5.0 μGal,相邻各段段差精度均优于±3.0 μGal。该基线场初值测定方法是一种崭新和现代的方法,具有科学意义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40.
揭示晚全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过程对于理解海平面所处的现状和变化的趋势等具有重要意义。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的雷州半岛珊瑚礁区蕴藏着丰富的海平面变化信息,文中对该区晚全新世发育的海滩沉积序列研究表明,距今约1.7~1.2Cal.kaBP(14C年代为2.1~1.7kaBP)期间总体上是一个海平面持续上升的时期,其中在距今约1.5Cal.kaBP时海平面有过短暂的下降波动,约1.2Cal.kaBP时的海平面比现在的至少高128cm;之后海平面开始下降,至今海岸线后退了约210m,形成现代海滩-沙堤地貌体系。结合本区珊瑚礁记录的全新世其他时段海平面的变化特征,本文认为全新世海平面与气候变化一样,也存在千年、百年、年代际尺度的波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