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6篇
  免费   1257篇
  国内免费   1343篇
测绘学   413篇
大气科学   343篇
地球物理   722篇
地质学   4987篇
海洋学   1248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620篇
自然地理   160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481篇
  2005年   453篇
  2004年   447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The global community's ability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marine scientific research (MSR) as required by the 1982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s (UNCLOS) marine environment provisions (MEP) is limited, as shown by experimental activities that intentionally manipulate the marine environment. Such work enhances knowledge of the ocean, but it may also have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effects. This growing use of the ocean as a laboratory has global scientific, environmental, leg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Examined here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SR and the MEP provisions of UNCLOS. International, science-driven guideline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建林边滩沉积物粒度分布、粒度参数及水体流变性质的分析,阐述了黄河三角洲上河道水流属于牵引流范畴,与低含沙水流无本质上的差别,并探讨沉积物搬运和沉积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3.
南海中北部表层沉积物的矿物沉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苏广庆  王天行 《台湾海峡》1992,11(2):118-124
本文研究了南海中北部500多个样品的矿物学。认为,本区表层沉积物中矿物种类繁多,分布较为普遍,碎屑矿物(含火山物质)、粘土矿物、自生矿物常有出现。以前者为最显著(共60多种,其中重矿物50多种,轻矿物近10种),主要分布于陆架区及深海盆;粘土矿物次之,多分布于陆坡~深海盆;自生矿物较少,陆架~深海盆均有分布。文中根据矿物沉积特征和环境差异,把它划分为6个矿物区。  相似文献   
84.
刍论大连湾底质地化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1987年的调查资料,总结阐述了大连湾底质地化环境诸要素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运用相关分析法,通过多元回归计算求得了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经过综合因素分析,得出了大连湾氧化还原环境分区、还原环境的成因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5.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sponge spicules in the turnover of biogenic silica (BSi) in the detritic bottoms of the Eastern Ligurian Riviera was evaluated by studying sediment cores and the detrital matter collected by a trap over a one year period.
This study made evident that: i) Sponge spicules represent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BSi both in the sediments and in the trapped matter; ii) A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the sponge biomass present on the overhanging cliff and the amount of sponge spicules found in the sediment below; iii) Inside the sediments, a superficial layer (10 cm deep) characterized by intensive silica dissolution processes can be observed; and iv) The amount of spicules collected using the trap is not constant throughout the year, but shows a characteristic trend with low values in spring and summer and high values in autumn and winter.  相似文献   
86.
厦门嵩屿附近海底的冲淤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顺良 《台湾海峡》1996,15(1):94-102
本文通过地形剖面测量比较、浅地层剖面勘探,结合水文泥沙测验和沉积物粒径资料,分析嵩屿附近海域在各历史时期和九江洪水期、枯水期的中淤变鼓水道近十几年来淤积速度加快。其主要原因是该海域动力要素明显减弱,携沙能力降低;其次,九龙江大量的泥沙主要集中在洪水期较短的时间内泄出河口,伴随涨潮流进入嵩鼓水道淤积。  相似文献   
87.
热释光是矿物晶体接受环境核辐射作用后积蓄起来的能量在受到热激发时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一种物理现象,它与晶体损伤、晶体中杂质混入等原因所导致的晶格缺陷有关.热释光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自然界中长寿命放射性元素(238U,235U,230Th,40K及其子体)的衰变,与其他物理、化学、生物或人类活动无关.热释光特征能有效反映晶体形成的环境条件.热释光方法的制样简单、测量快捷,因此在辐射学、核工业、核医学、环境学、农业、考古学、地质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陆地地质学上热释光方法在地质年代测定[1,2]、地层对比[3]、矿物世代划分[4]、矿床含矿评价[4,5]、陨石形成热的历史恢复[6]以及地质事件识别[7]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果.  相似文献   
88.
长岛养殖扇贝丰,欠原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岛扇贝养殖环境两年(1989、1990)监测及历史资料的初步分析研究,得出了影响长岛养殖扇贝丰欠的主要因子有:1)长岛地区的降水量;2)海水中浮游植物含量;3)海水盐度。建立了适合长岛水域的模糊综合评判关系式用以综合评判长岛的扇贝养殖环境及其与养殖扇贝丰、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以粤西水东湾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布为基本数据,使用对应分析方法并结合地形与波流特征,分析了海湾动力沉积环境。分析结果表明,海湾现代沉积环境可划分为4个动力沉积区。  相似文献   
90.
水成沉积与风成沉积及古土壤的磁组构特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晚第四纪水成沉积、风成沉积、古土壤等的磁组构研究表明,不同成因的沉积物具有明显不同的磁组构特征。一般地,水成沉积的体积磁化率K受物源和水动力因素控制,P和F均>1.02,q<0.5;风成沉积的K受物源控制,内陆黄土的K明显高于沿海黄土及海岸风沙K,P和F均<1.02,q的平均值>0.55;古土壤的K受母质沉积类型和成土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控制,内陆古土壤的K偏高,沿海古土壤的K偏低,内陆古土壤的K远高于沿海古土壤的K,P和F均<1.02,q的平均值在0.5左右。运用典型沉积的磁组构特征对比分析未知沉积物,可以得到未知沉积物的物源、沉积过程和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