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35篇
  免费   2457篇
  国内免费   883篇
测绘学   960篇
大气科学   183篇
地球物理   7697篇
地质学   3465篇
海洋学   607篇
天文学   323篇
综合类   636篇
自然地理   100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425篇
  2019年   484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367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439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679篇
  2011年   689篇
  2010年   564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647篇
  2007年   787篇
  2006年   837篇
  2005年   686篇
  2004年   685篇
  2003年   576篇
  2002年   484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406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344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336篇
  1995年   257篇
  1994年   225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6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5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51.
应用叠层橡胶支座进行基础隔震是目前国内外大力推广的一门建筑抗震新技术。但由于对采用隔震技术后建筑物的工程造价是否会增加缺乏具体的经济技术指标,使得建筑开发商对其推广应用一直持保守态度。选择了位于VIII度区的两个典型工程实例(一例为乙类建筑,另一例为丙类建筑),简要分析了同一建筑物采取不同设计方案(不隔震但抗震设防、隔震使实际设防水平提高、隔震后与未隔震建筑保持相同设防水平等三种不同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差异。分析数据表明,在同等设防烈度下,基础隔震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使被隔震建筑的工程造价与同条件只采用抗震设防的建筑工程造价适当降低。  相似文献   
952.
本文详细介绍了“2006~2020年中国地震危险区与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953.
Automatic onset phase picking for portable seismic array observ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utomatic phase picking is a critical procedure for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especially for a huge amount of seismic data recorded by a large-scale portable seismic array. In this study is presented a new method used for automatic accurate onset phase picking based on the proporty of dense seismic array observations. In our method, the 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 (AIC) for the single channel observation and the least-squares cross-correlation for the multi-channel observation are combined together. The tests by the seismic array observation data after triggering with the short-term average/long-term average (STA/LTA) technique show that the phase picking error is less than 0.3 s for local events by using the single channel AIC algorithm. In terms of multi-channel least-squares cross-correlation technique, the clear teleseismic P onset can be detected reliably. Even for the teleseismic records with high noise level, our algorithm is also able to effectually avoid manual misdetections.  相似文献   
954.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ground motion intensity measures (IM) and single-degree-of-freedom (SDOF) deformation demands is described in this study.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APG), peak ground velocity (VPG), peak ground displacement (DPG), spectral acceleration at the first-mode period of vibration [As(T1)] and ratio of VPG to APG are used as IM parameters, and the corre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p. The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by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es have shown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As(T1) or VPG and deformation demands. Furthermore, the effect of As(T1) and VPG as IM on the dispersion of the mean value of deformation demands is also investigated for SDOF systems with three different periods T=0.3 s, 1.0 s, 3.0 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55.
Introduction In the probability analysis method of seismic risk considering time-space inhomogeneity of seismic activity and adopted commonly in China (State Seismological Bureau, 1996) (called in-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model for short), the division of seismic statistical regions, delimitation of potential seismic sources and estimation of seismicity parameters are the main links that affect significantly the estimation of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of a site. HUANG and WU (2005) studied …  相似文献   
956.
南海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地震反射特征及可能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气水合物是当前能源与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南中国海是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有利区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改变了沉积地层的声学特征,这一性质使多道地震勘探成为发现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手段。本文首先根据地震成像结果定性分析南海可能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地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初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可能性并指出地震成像关键技术。在无井条件下,构建虚拟井进行波阻抗反演得到定量的地层速度参数进一步证实这一可能性,最后将反演获得的速度场与ODP184 航次在此区域获得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信息综合分析,可以确定此区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及其空间展布。  相似文献   
957.
高密度空间采样地震数据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陆相沉积盆地的地质结构复杂,储层岩性的多变,需要有高精度的勘探方法。高密度空间采样是提高地震勘探精度的一项新技术。本文简要说明了点激发和点接收技术,分析高密度空间采样的野外工作方法,介绍了Gijs j.o.Vermeer提出的对称采样原理,从波场连续性的角度探讨了高密度空间采样技术。重点分析高密度空间采样数据的特点, 即:高密集的初至波有利于近地表结构的调查,可提高静校正的精度;小偏移距、小点距接收增加了浅层的有效覆盖次数,提高浅层反射的成像精度; 对规则噪声可实现无假频采样,室内的噪声分析和噪声压制的精度随着提高;高密度采集使波场连续性增强,使得各种数学变换的精度提高,有利于不同波场的分离。最后指出高密度空间采样地震勘探技术的难点在于室内数据处理,针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还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58.
在多分量地震勘探资料中,水平和垂直分量都记录有P波和SV波。本文研究了P波和SV波波场分解的方法。当上行P波和S波分别入射时,通过研究它们引起的水平和垂直位移,把地震记录的水平和垂直分量进行分解,得到纵波和转换波;在已知海底介质中纵横波速度和介质密度的情况下,可以在τ-P域内实现波场分解,然后变换到时间域,得到时间域内的纵波和转换波剖面。把本文研究的波场分解方法应用于合成资料,能够有效地分解得到纵波波场和转换波波场。最后,海上多分量实际资料的实例应用表明,本文研究的波场分解方法是可行有效的。本方法也适用于自由表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959.
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在岩体完整性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波层析成像借鉴了医学上X射线断面扫描的基本原理,利用地震波穿过地质体后走时及能量的改变等物理信息,通过数学处理重建地质体内部图像,从而得到所研究地质体的岩性及构造分布。本文利用这种方法,在一个钻孔中利用电火花震源激了弹性波,在另一个钻孔布设多个检波点同时接收,拾取弹性波初至时间,将接收到的数据利用SIRT方法进行反演迭代计算,最终形成一个弹性波速度谱图,然后利用岩土体的弹性波速度差异推断岩体完整性分布。与其它测试方法比较,该方法分辨率高,空间位置准确,在工程物探、岩土工程勘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0.
Introduction The study of tectonic stress field, a major branch of the Earth scie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eodynamics. The world stress map plan started from 1980s and was leaded by Zoback. Lots of scientists from many countries participated this plan. The plan collected global tectonic stress measurements and research results and established global stress database. The world stress map was edited based on the global stress database. The world stress map reflected feature of global 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