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249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313篇
地质学   984篇
海洋学   2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添加固体碳源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蕾  贺锋  梁雪  黄福青  徐栋  吴振斌 《湖泊科学》2012,24(6):843-848
以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位置(表层、上层、中层和下层)添加固体碳源对系统氮、磷及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下层硝态氮去除率低于中层,最适宜碳源添加位置为垂直流人工湿地中、下层.添加碳源系统中,碳源添加位置为表层的系统CODCr去除率最高,各系统出水CODCr浓度均低于进水,不引起系统出水中CODCr浓度的增加.添加碳源显著提高脱氮除磷效果,碳源添加位置为下层的系统TN去除率最高,碳源添加位置为表层的系统氨氧化作用明显,出水铵态氮浓度最高,各系统对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去除率差异不明显,但对硝态氮都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碳源添加位置为下层的系统硝化作用最完全,TP去除能力也显著优于其他各系统.添加碳源至垂直流人工湿地下层可以达到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2.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5  
成水平 《湖泊科学》1996,8(3):268-273
主要阐述了人工湿地废水处理系统中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进展,至今,对作为湿地生产者的水生植物研究较多,水生植物除直接吸收利用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外,还起输送氧气至根区,形成根区多种微环境和维护湿地水力传输的作用;而对作为湿地分解者的微生物的研究较少,湿地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是废水中有机物质降解的基础机制。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997.
998.
999.
旅游酒店排污影响下的岩溶地下水水化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岩溶地下水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脆弱性,使得地下水极易遭受污染.为探究旅游酒店排污对岩溶地下水水化学变化的影响,以金佛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水房泉流域为例,对水房泉地下水的水化学进行自动化监测,对流域内雨水、土壤水、某酒店自来水、污废水进行定期采集,结合流域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水房泉水化学变化随酒店入住游客量总体表现为3个阶段:前期受降雨影响显著,旅游高峰期间水质急剧恶化,后期水质明显好转.酒店生活污废水的排放成为水房泉水化学演变的重要因素,硝酸盐氮氧同位素表明水房泉的NO3-主要来自粪便、污废水以及土壤N的混合.H2SO4及污水中HCl、有机酸等可能参与了碳酸盐岩的溶蚀,使水房泉Ca2+、Mg2+、HCO3-浓度增加明显.流域岩溶管道发育,地下水流速快,使污染物质扩散迅速,故在研究期间水房泉主要离子的浓度高峰对污废水排放高峰的响应仅滞后约4 d.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