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48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31.
杜帅  宋茹  郑斌  杨会成  罗红宇 《海洋与湖沼》2013,44(4):1073-1077
本文对风味蛋白酶水解金枪鱼碎肉蛋白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采用测定不同底物浓度下的瞬时速率的方法来测定米氏常数Km值, 探讨了水解时间、底物浓度与水解速率及水解度的关系, 并拟合出水解时间与水解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 该酶解反应的米氏常数Km=0.0098, 酶解过程的动力学方程为DH = 8.621 ln (1 + 0.053t?0.0003[S]t)。通过动力学方程求得当酶浓度为200U/g时, 最大临界初始底物浓度[S]为176.81g/L。验证实验表明此模型的可信度高(R2=0.99), 实际值与拟合值基本吻合, 可以用于模拟风味蛋白酶水解金枪鱼碎肉蛋白制备活性肽的反应过程和酶解条件的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132.
对近年来同工酶技术在贝类个体发育、组织特异性、亲缘鉴定、形态分类、群体遗传及生理病理诊断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综合评述,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贝类的生物遗传和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3.
海水养殖可能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贝、藻类养殖是海水养殖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碳移除(从海水中收获)、碳固定(形成贝壳)等方式成为有效的碳汇。因此,中国作为海水养殖大国,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然而,目前关于贝、藻类养殖过程中碳汇的计算、评估、监测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其碳汇边界的定义(如储藏年限、周转周期等)也不清晰。本文阐述了典型贝、藻类养殖碳汇的潜力,认为碳汇的计算不仅仅要考虑储存碳,还要考虑养殖过程中由于呼吸等过程排放的碳;提出了贝、藻类养殖碳汇测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目前常用的称重法等无法准确反应养殖系统的碳汇潜力;建议在未来养殖碳汇测算中首先明确碳汇边界问题(如使用长、短周期碳汇的概念)。最后,本文讨论了贝、藻类养殖生态系统综合温室效应评估的必要性,建议在碳汇核算过程中同时考虑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如甲烷、氧化亚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4.
To ensure sustainable uses of the coastal zone, an integrated ecosystemic approach and ecosystem models are required to frame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evaluate environmental impacts. Here, a mass-balance trophic (Ecopath) model of the Mont Saint Michel Bay (MSMB) was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bay's functioning as an ecosystem. This bay, intensively exploited by fishing and for shellfish farming, is also suffering from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gastropod Crepidula fornicata, an exotic species.  相似文献   
135.
根据1990~1997 年间广东沿海17 个采样点的牡蛎体的麻痹性毒素检测数据,阐述了广东沿海三个岸段牡蛎体中的麻痹性毒素的含量水平、地理分布、季节差异以及麻痹性毒素在牡蛎体中的分布。为我国沿海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事件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6.
根据 1996~ 1997年间深圳海域 (大亚湾和大鹏湾 ) 13种贝类 (华贵栉孔扇贝、马氏珍珠贝、翡翠贻贝、波纹巴非蛤、毛蚶、栉江瑶、联珠蚶、文蛤、棕带仙女蛤、僧帽牡蛎、菲律宾蛤仔、习见蛙螺和近江牡蛎 )体中的麻痹性毒素的检测数据 ,阐述了贝类麻痹性毒素的含量水平、年际变化、PSP中毒事件以及与其它海区贝类 PSP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7.
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子鉴定方法,是指通过选择一段DNA基因序列片段作为条形码进行物种鉴定、系统发育研究和物种多样性保护等。海洋贝类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传统的形态分类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一些非常见及疑难物种不能快速、准确地鉴定。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物种诊断技术,DNA条形码技术在海洋贝类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DNA条形码的产生、原理、分析步骤、优势、局限及在海洋贝类种质资源保护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138.
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几种环境因素对西施舌稚贝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施舌稚贝最适生长温度为25.50~27.40℃,最适盐度为24.16~25.66,适应pH为7.5~8.5。壳长1 000~1 200μm的稚贝,在气温25℃与30℃时,干露时间不宜超过25 min;中砂有利于稚贝附着与生长。立体培育的西施舌稚贝,活动强、生长快。  相似文献   
139.
张柯  丁翠玲  张栋 《海洋科学》2011,35(7):26-29
对中国威海近海海域的紫贻贝、牡蛎、花蛤、毛蛤、扇贝、海兔等6种海洋贝类的附生细菌进行了分离培养,筛选得到100株细菌。从中选出45株有代表性的菌株,克隆其16SrDNA序列,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细菌分布在 Arthrobacter, Bacillus, Bizionia, Brevundimonas, Cell...  相似文献   
140.
浙南海域腹泻性贝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浙南海域共采集了10种贝类40份样品.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腹泻性贝毒,共检出 9份样品含有腹泻性贝毒.染毒样品检出的腹泻性贝毒(软海绵酸,OA)质量比为0.07~5.85 μg/g,共有7个样品含量超标,超标率为17.5%.无论是检出率还是超标率,都呈现夏季>春季>秋季的规律.浙南海域的南部腹泻性贝毒检出率和超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