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5篇
  免费   723篇
  国内免费   1158篇
测绘学   136篇
大气科学   225篇
地球物理   390篇
地质学   3783篇
海洋学   252篇
天文学   190篇
综合类   293篇
自然地理   34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杨仕升 《华南地震》1997,17(4):42-47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利用30次强震震后1天和2天内的地震资料作为学习样本,对广西及其邻区发生的4次地震的震型作了早期预测判定,结果表明应用效果较好,正确率达75%。该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2.
中国东部旱涝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利用中国东部25个站524年(1470~1993年)的旱涝级别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旱涝的空间分布,比较了EOF方法和REOF方法的不同点,研究指出可用6个中心地区的旱涝情况来补充原来划分的6种旱涝型,使得旱涝中心更明确,旱涝分布更符合实际情况,突出体现了REOF在旱涝型研究中的优点。最后给出了近五百年中国东部的主要旱涝中心及特征。  相似文献   
103.
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研究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文献屈指可数。扬子西经缘龙门山地区盆纪发育了了这类良好的混合沉积。作者根据实际材料,首次从这一思路出发,识别该区泥盆纪Emsian期到Givetian早期的混积相四种,混积亚相约14种,阐明了其优势混积作用;根据混积作用特征、沉积背景关系,划分出两大混积类型,即泥质背景下的混积1型和砂灰质背景下的混积Ⅱ型;对混积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不同级次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分省地质灾害图集与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中国分省地质灾害图编图的意义,编图原则和方法,通过分省地质灾害图集的编制和大量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的分类方案,论述了我国地质灾害发育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5.
地区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体系设计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振国  吴楚材 《热带地理》1997,17(3):225-232
选定地区发展水平衡量指标,测度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或发育程度是一项有重要的工作,本文试图为量度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提供一套昼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衡量和计算,由此说明地区的区内发展程度的差异,划分区域发展的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06.
秦岭—大巴山地区金属矿产成矿规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彭大明 《矿产与地质》1997,11(3):158-165
秦岭—大巴山地区金属资源蕴藏丰富,成矿规律明显。剖析控矿条件,概括出优势金属资源的空间定位、成矿类型,归纳了成矿期,指明了小秦岭、熊耳山、伏牛山、汉(中)武(都)北(川)、凤(州)成(县)礼(县)、山(阳)柞(水)旬(阳)和商(南)洛(南)等七个成矿域,是查勘巨型或特大型矿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7.
江西银山矿田伴生金银综合回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锦章 《矿产与地质》1997,11(3):192-198
叙述了银山铜铅锌多金属矿田铅锌成矿系列和铜硫成矿系列6个成矿带中伴生金银的赋存状态、富集特征和成矿规律,并进行伴生金银相关性分析。认为伴生金银是以独立矿物存在为主,主要载体矿物有黄铜矿,含砷铜矿物、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Au、Ag与Pb、Zn、Cu、S密切相关。同时分析了金银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综合回收金银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8.
马生明  徐岩 《矿产与地质》1997,11(4):243-247
采自新疆哈图金矿区各地层单元和含矿脉体中的基岩人工重砂样品普遍含有一种“微球粒”物质。通过“微球粒”的一般特征,表面、断面结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研究,认为属消融型宇宙尘。并据此提出区内玄武质母岩浆在形成玄武岩的过程中同化、熔融了含宇宙尘的局部老地层物质;为区内金矿化提供含矿热液的花岗岩属重熔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09.
红土风化壳中铁、锰质和粘土等矿物的含量高,存在大量的Fe3+、Fe2+、Mn2+、H2O、(OH)1-、CO23等离子,而这些离子团的含量决定了红土风化壳的发射波谱性状,应用TM波段对这些离子团的探测能力,就有可能识别到红土风化壳及与红土型金矿有关的地物目标。湘南地区的TM数据处理,表明了与已知红土型金矿对应的“KL特征标志色块”可作为红土型金矿成矿预测的最佳标志。  相似文献   
110.
豫南地区发育着铜多金属及贵金属矿床,在空间上矿化与断裂构造破碎带密切有关,使“矿体、矿群、矿带”呈间距平行展布的特征。矿床可分为产于前寒武纪变质碳酸盐岩系中、产于变质中、基性岩系中和产于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体内外接触带中三类铜多金属和贵金属矿床。提出了在围山城、银洞坡、刘山崖和杜家畈矿区外围以及银洞沟—马大庄、河嘴—驼店、犁铧寨—南湾—皇城山和南马畈—柳林等找矿远景区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