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黄家华  冯文凯 《地质论评》2023,69(4):1387-1397
受台风“尤特”登陆影响,台风暴雨直接激发兴宁乌石坑沟特大矿渣型泥石流灾害,物源巨大,潜在危害极大。笔者等通过现场调绘及室内试验,对本次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及动力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为此类泥石流致灾机理及危害性评价提供借鉴。研究表明,其独特的流域地形特点为泥石流形成的基本因素,以沟道堆积物为主的丰富矿渣型物源是基础条件,高强度的台风暴雨是直接激发因素,与矿山开采、矿渣随意堆放等人为因素共同作用扩大了灾害规模。泥石流形成过程与动力特征为前期强降雨—崩滑碎屑流—矿渣型泥石流—台风暴雨—沟道堵塞雍高—溃决、规模放大。  相似文献   
62.
袁俊航  隆威 《探矿工程》2015,42(8):71-74
以28天最优配方激发酸性矿渣粉为胶凝材料进行试验,分析了质量浓度、灰砂比、减水剂掺量、搅拌时间4个因素对砂浆流动度、失水率、干缩率、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且针对灰砂比这一因素将水泥与矿渣粉胶凝材料浆液性能进行了对比。最后选取了合适的比例进行正交试验来优化各因素组合,使砂浆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63.
混凝土在海洋暴露过程中的氯离子渗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矿粉掺量0%~65%、粉煤灰掺量0%~30%混凝土置于海洋大气区、潮汐区2年,研究海洋不同区域、矿粉掺量、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在海洋环境下暴露2年,氯离子质量分数随着渗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最后趋于稳定;海洋潮汐区腐蚀混凝土氯离子传输受扩散机制控制,而大气区腐蚀混凝土受到扩散和毛细吸附双重机制控制。随着腐蚀龄期的增加,混凝土中氯离子侵蚀深度增加,表面层氯离子浓度线性增加。潮汐区腐蚀混凝土的氯离子浓度高于大气区腐蚀混凝土,但其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小于大气区腐蚀混凝土。粉煤灰和矿粉掺量对于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而言,其最优值分别为15%、30%。  相似文献   
64.
武素茹  宋义  谷松海  郭芬  孙鑫 《岩矿测试》2015,34(6):659-664
鉴别锰矿与锰冶炼渣对于锰矿进口贸易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锰冶炼渣与一些锰矿具有相似的元素组成,都含有锰和硅铝镁钙等杂质元素,仅从元素含量的高低无法准确将其鉴别。本文按国别收集我国主要进口锰矿及不同工艺的主要锰冶炼渣作为研究样品,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相结合,建立了锰矿与锰冶炼渣的鉴别方法。在元素组成上,锰冶炼渣的硅含量较高,水淬渣和空气冷却渣的钙含量较高。在物相上,锰矿的特征物相包括软锰矿、氧化锰、方锰矿、菱锰矿等;而锰冶炼渣因为经过冶炼的过程存在硅酸铁、锰橄榄石等特征峰,从而对样品属性进行鉴别。红外光谱显示,锰矿在600~400 cm~(-1)范围内有两个强吸收带,并单独或者同时在1420 cm~(-1)处有特征吸收峰;而锰冶炼渣在960 cm~(-1)左右有宽强吸收峰。本法建立了锰矿的物相谱图库及锰冶炼渣的物相特征,并充分利用红外光谱技术作了有力佐证,确定了锰矿及其冶炼渣的主要区别点。  相似文献   
65.
针对提取氧化硅后的油页岩灰渣,对改良碱石灰烧结法提取氧化铝过程中的铝溶出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探讨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碱铝比及钙硅比对烧结熟料中的物相特点及铝溶出率的影响。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烧结熟料进行的物相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物相为铝酸钠(NaAlO2)和硅酸钙钠(Na2CaSiO4)。烧结实验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 150℃,保温时间为1.5 h,碱铝比为1.0,钙硅比为1.0时,烧结熟料中氧化铝的标准溶出率可达94%。  相似文献   
66.
为加强泥石流防灾减灾工作,以小秦岭金矿区大湖峪矿渣型泥石流隐患沟为例,将模糊数学理论引入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运用层次法分析评价因子,计算评价因子权值,建立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评判结果与野外实地勘测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67.
原子吸收法测定炼银炉渣中的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茂荣 《岩矿测试》2001,20(1):68-70
采用HF-H2SO4除硅,萃取-原子吸收法测定炼银炉渣中的金。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0%-104.0%,相对标准偏差为3.8%(n=11)。将该法应用到炼银炉渣中金的测定,结果符合分析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8.
影响大掺量钢渣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建平  倪文  陈德平 《矿物岩石》2003,23(4):105-109
根据对大掺量钢渣水泥的组分活性差和强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解决方法进行试验的结果认为:可以通过掺加水泥熟料、粒化高炉渣和粉煤灰的方法来改善钢渣的物质组成,进而提高其强度,但必须加入适当的激发剂。常用的激发剂有硫酸盐系(如石膏)、硅酸盐系(如水玻璃)等。试验表明:当加入激发剂B和高炉渣磨细粉,即当钢渣加入量为60%,加10%的激发剂B和30%的高炉渣磨细粉,或者当钢渣和高炉渣总加入量≥94%,只加5%或6%的激发剂C时,钢渣水泥的强度均可以达到325水泥的强度要求。同时还认为:增加组分的细度也是提高钢渣水泥组分活性、提高强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9.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对大冶李德贵冶炼遗址矿冶遗物进行了物理测试、成分分析和物相分析。物理测试结果表明,遗址炼渣的熔融温度高于1280℃;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李德贵炼渣中铜含量很低,远低于炼铜渣的铜含量;而其铁含量很高,与欧洲早期铁器时代和罗马时代的块炼铁渣相近;物相分析结果表明,李德贵炼渣的主要物相与炼铜渣没有区别,但炼铜渣中发现一些铜氧化矿和硫化矿。结合对其他冶炼遗物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该冶炼遗址是一处炼铁遗址。工作台面上发现的炼渣与铁矿石的混合物,表明古人很可能已将炼渣回收利用,与铁矿石原料一起回炉冶炼。  相似文献   
70.
饶家山地区紧邻金溪县城以东,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有关单位在该区开展过大量的地质找矿及科研工作,并未发现成型的工业矿体,但积累了大量地质成果。近两年通过对资料的二次开发、验证,在该区发现有较好的银铅锌矿化。笔者在总结前人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化特征入手,结合堆积始于唐朝的大量古炉渣分析,表明本区具备形成大型银多金属矿的成矿条件,具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