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92篇
地球物理   210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31.
乌鲁木齐市1955—2007年日照特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乌鲁木齐市1955—2007年逐月日照时数以及与日照变化相关的≥0.1mm降水日数、雾日数等实测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了乌鲁木齐市日照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日照减少的可能气象因素。结果发现:乌鲁木齐市日照呈减少趋势,其中秋季日照时数减少比较显著,突变检验的结果表明年日照时数在1976年发生了突变,之后年日照时数逐渐减少。日照时数和≥0.1mm降水日数、雾日数具有很好相关性,说明日照时数减少可能受降水日数、雾日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2.
湖南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泽军  宇如聪  陈昊明 《高原气象》2009,28(6):1463-1470
利用湖南96个测站13年的逐时自记降水资料, 分析了夏季(6~8月)降水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湖南夏季降水日变化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湘东南降水量、 降水频次峰值主要出现在午后到傍晚, 而其它地区的降水峰值一般出现在清晨。进一步分析显示, 降水频次峰值出现时次分布更集中, 区域特征更鲜明。湘西北、 湘东南区域平均的累积降水量、 降水频次及降水强度的日变化在清晨和午后均呈双峰型特征。湘西北主(次)峰值出现的时间大致与湘东南次(主)峰值出现的时间对应。同时, 降水日变化与降水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持续5~10 h降水事件是持续1~4 h事件与持续10 h以上事件降水量峰值出现时间发生显著变化的过渡降水事件。持续1~4 h(10 h以上)的降水事件的极值降水始发时间为午后至傍晚(夜间)。在不同持续时间的降水事件中, 持续2 h降水的累积量最大。  相似文献   
133.
暗筒式日照计常见误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暗筒式日照计工作原理 日照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日照时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太阳直接辐照度达到或超过120W·m^-2的那段时间总和。日照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重大。日照时间的长短决定着对太阳能的利用程度。因此,对气象台站观测日照时数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4.
中国地区日照时数近50年来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给出的逐日日照时数资料,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和Mann-Kendall方法分析了1956~2005年中国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突变情况、时空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中国绝大部分地区近50年来日照时数总量呈减少的趋势, 在1980年前后大部分观测站显示有突变, 20世纪 90年代之后减少趋势有所缓解, 保持在稳定偏低的状态;此类变化趋势在东南地区较西北地区更为显著。且日照时数的上述变化主要由于夏季日照的变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5.
近55 a来安阳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及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安阳市近55 a(1954-2008年)逐年和逐月日照观测数据,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Mann-Kendall法,分析了安阳市日照时数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Hurst指数对该市未来日照时数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安阳市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季节差异较为明显,四季减少趋势强度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安阳年日照时数仍保持与过去55 a相同的变化趋势,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36.
四川、滇江地区20多种曾在的M≥6级地震前出现过异常的前兆项目的100多个数据,初步建立起三期异常持续时间T_p的概率分布模型。以此为基础,应用宇津等人发展的综合概率方法对1989年巴塘6.7级地震和1989年小金6.6级地震作了回顾性预报检验。结果表明这种以各学科观测异常资料为基础的综合概率方法,可能是一种对强震进行异常势态跟踪和预报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37.
利用吉首台DD—1型短周期地震仪记录的1987—1992年间的125次近震的垂直向尾波持续时间,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了该台的近震持续震级公式。实际验检结果表明,应用该公式不仅能快速地算出地震震级,而且结果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38.
贺兰山区气候若干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许朝斋  林之光 《地理学报》1993,48(2):171-176
本文主要利用宁夏区农业厅和区气象局气候资料中心于1985年3月,组织的贺兰山中部剖面考察期间11个气象站点的观测资料,在国内首次对贺兰山的气候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阐述了贺兰山东麓的冷湖效应,东坡磷矿点典型的山谷风现象,雨季的最大降水高度,以及研究确定了剖面上西坡日照百分率随高度的真实分布。  相似文献   
139.
— The first empirical duration magnitude (MD) formula is developed and tested for the Northern Morocco Seismic Network (NMSNET). This relationship is obtained by relating the IGN (Instituto Geografico National, Madrid) body-waves mbLgIGN to the duration (), and the epicentral distance (), at 25 analogue stations of the NMSNET for 479 earthquakes with 2.5 mb 5.4, from March 1992 to February 2001. MD estimate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precise while introducing a correction term for each of these stations, cStaj. The magnitude for the ith event (MD)i is the mean value of individual MDij=–0.14+1.63log10(ij)+0.031(ij)+cStaj. The cStaj corrections reduce considerably the local site effects which influence the recorded durations and cause stations to either overestimate, or underestimate MD up to 0.5 magnitude units. Average station MD residuals (–cStaj) are found to be independent of the distance from the epicenter to at least 10 degrees. It seems evident that regional geological features in the immediate behavior of stations have a systematic effect on the corresponding obtained residuals: older well-consolidated Precambrian crystalline rocks produce high negative residuals (shorter durations), younger unconsolidated sediments produce high positive residuals (longer durations), whereas, intermediate MD site residuals appear to be the result of the effect of various factors, principally age and state of consolidation of the bedrock,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tectonic.  相似文献   
140.
Prior to have long-term sunshine-duration series, data rescue effort has to be engaged. Eighteen series have been homogenized over the period 1931–2000. These series complete the set of diagnoses on climate change at a regional scale, confirm part of the diagnosis established for the temperatures, and offer new tracks for the mechanisms of climate change. To cite this article: J.-M. Moisselin, C. Canellas, C. R. Geoscience 337 (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