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223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360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51.
刘旭 《北京测绘》2020,(5):610-613
针对地下管网隐患数据管理的应用需求,本文基于三维平台设计实现了地下管网健康档案管理平台,在三维场景加载地上精细模型和地下管网数据,以三维可视化的手段对管网各类隐患问题进行信息管理,结合二维GIS操作,实现了净距分析、覆土分析、占压分析等管线隐患分析功能,通过本平台建立的地下管网健康档案数据库,方便用户对各类管网隐患数据进行信息管理和统计,为管道病害修复、管网改造提升提供数据支撑,保证地下管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2.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highly precise datings of the metal deposits and related granitic rocks in North China craton and adjacent areas, such as the molybdenite Re-Os datings,40Ar-39Ar datings of mica, K-feldspar and quartz, some Rb-Sr isochrons, and the SHRIMP zircon U-Pb dating and single grain zircon U-Pb dating, we suggest that the large-scale mineralization in North China craton and adjacent areas take place in three periods of 200-160Ma, 140Ma±, and 130-110Ma. Their corresponding geodynamic settings are proposed to be the collision orogenic process, transformation of the tectonic regime, and delamination of the lithosphere, respectively, in light of analyzing the Mesozoic geodynamic evolution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相似文献   
53.
"三联式"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数字找矿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赵鹏大 《地球科学》2002,27(5):482-48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矿产勘查已步入数字化,定量化研究的新阶段。“三联式”成矿预测及资源评价途径正是“数字找矿”的创新探索。“三联式”成矿预测以地质异常分析为基础,以成矿多样性分析与矿床谱系研究为指导,将地质异常,成矿多样性及矿床谱系三方面定量化研究紧密结合形成矿产预测及定量评价的有机切入点,是实现全面数字找矿的必由之路,也是矿产勘查评价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54.
多源异质遥感影像的分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形理论已经在影像压缩、分割、去噪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其特点是能够准确地描述影像的空间结构信息和变化规律.分别采用分线法和三角棱柱法对同一实验地区的多种分辨率不同波段的遥感卫星影像进行分析,分别计算了图像中不同地形区域(如城区、湖泊、田地等)的分形维数,并根据两种算法的特性对图像进行了特征分析.多源遥感影像的实验结果证明,分形维数确实可以作为影像特征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并可以指导分析遥感影像的应用情况.此外,在计算分形维数的过程中,采用三折线拟合法自适应地确定影像的无标度区间,提高了分形维数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5.
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赋存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与燕山晚期闪长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通过对各矿床有益有害组分分析,以及对成矿母岩、围岩岩石化学特征、双交代渗滤作用和围岩蚀变类型等研究,总结出"三位一体"成矿模式,进而探讨了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56.
Influence of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Teflon plates on kinetics of the bubble attachment was studied. Phenomena occurring during collisions of the air bubble, rising in clean water, with Teflon plates, differing only in their surface roughness, were recorded and analysed using a high-speed camera. Variations of the local velocity of the bubble during the collisions and the time of the bubble attachment were determin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Teflon surface roughness was the parameter of a crucial importance for the attachment time of the colliding bubble. Depending on degree of the surface roughness the time of the attachment varied by over order of magnitude (from 3 to over 80 ms). In the case the Teflon surfaces having roughness below 1 μm there were recorded four to five “approach–bounce” cycles prior to the bubble attachment. Moreover, after the first collision the rapid pulsations of the bubble shape (within fraction of millisecond) were recorded. For surfaces of roughness ca. 50 μm and larger the attachment always occurred during the first collision—there was no bouncing observed and the time of the attachment was below 3 ms. It was documented that presence of a micro-bubble at the surface facilitated attachment of the colliding bubble.  相似文献   
57.
基于Hv方法的三轴液压振动系统频响函数估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轴液压振动系统是实验室内模拟振动环境的主要设备,其主要功能是精确地复现给定的功率谱和时间历程。振动控制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它以频响函数估计为基础。频响函数估计的精度影响控制过程的快速性和稳定性。本文对几种典型的频响函数估计方法进行了分析,针对传统方法精度低且受到矩阵病态条件约束等缺点,应用特征分析与摄动理论构造了一种多入多出的Hv方法,并且应用三轴液压振动系统的实测数据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58.
王帮兵  孙波  田钢  郭井学  汪大立 《物探与化探》2007,31(3):189-192,283,284
海冰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中,使用3D雷达探测结合冰钻进行海冰测量。雷达剖面上可清楚识别冰-水界面,与冰钻测量结果较好地吻合。雷达3D图像清晰显示了冰底界面在3D方向的起伏变化以及冰内构造的空间展布情况。对三维探测区域内海冰厚度统计显示,所测冰盘的平均厚度为4.15m,较厚的区域位于左下角,最大厚度约为6.4m,较薄的区域是在中央和左上角区域,最小的厚度小于3.0m。经过进一步计算可提供如海冰上下表面面积、海冰体积等参数,为遥感和数值模拟提供地面校核数据,也为海冰形成机制和动力作用过程研究提供佐证和依据。  相似文献   
59.
在复杂地形条件嵌套细网格模式基础上, 利用球圈模式与有限区域模式自嵌套, 就三维嵌套方法在长时间积分中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三维嵌套对垂直层次选取较敏感; 在长时间积分中模式运行稳定, 积分时间越长, 其优势越明显。这为有限区气候模式侧边界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0.
利用点的三角形化构建一个3维地面模型,设计了一个基于三角形折叠的LOD算法,该算法不需任何计算即可达到快速实现模型的渐进式还原,大大提高了3维显示速度,最后调用OpenGL函数有效地显示3维地形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