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3篇
  免费   696篇
  国内免费   572篇
测绘学   1412篇
大气科学   264篇
地球物理   417篇
地质学   1881篇
海洋学   396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446篇
自然地理   53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61.
中国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基本构架 及其核心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是贯穿整个地质矿产资源调查全过程的软件,涵盖地质矿产调查、矿产资源勘查、矿体模拟、品住估计、资源量估算、矿山开采系统优化等内容。考虑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应用技术层面,从数据“层”模型、数据流“池”技术、不同阶段数据模型继承技术、数据互操作技术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核心技术及其实现,通过基于无缝一体化技术的数据采集、管理、综合处理与成果表达,在实体或矿块的矿床建模技术与品住估计、储量估算等方面展现了全地质调查过程的数字化,不但为地质人员应用高新技术降低了门坎,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精度和效率,丰富了成果的表现形式和服务形式。随着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完善和应用水平的提高,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将成为中国地质调查的主流软件体系。  相似文献   
62.
遥感技术在煤炭资源开发状况监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象可以快速查明煤炭资源开发状况以及煤炭资源开发的合法性(界内开采、界外开采、越界开采)等,对煤矿安全生产及维护矿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中部某煤炭开采密集区为试验区,选择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从矿山铺助设施、道路、矿堆、矸石的特征出发,进行矿山开采状况遥感解译;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为支撑实现采矿权数据、规划数据图层与遥感专题数据的叠加分析和相关分析,判断非法与越界矿山,评价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63.
煤炭地质勘查单位,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不仅为国家找出了大量的煤炭资源,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施工和技术工作经验,以及大量的地质资料。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大量的以往地质资料,结合新的找矿理论和先进的地面勘查手段,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逐步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学识和科技水平,加强基础地质工作,不断寻找新的工作靶区,把握住煤炭勘查市场的主动权。抓住机遇,做好资金积累,加强资本运做,充分利用已有探矿权,走探采一体化道路,做精做强到做大地勘单位,是生存和发展的良好出路。  相似文献   
64.
以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项目的由来、意义和总体研究目标为引,概括的介绍了项目依托工程中各个专项技术研究完成情况,并对非均匀介质成像技术、高精度三维地震静校正技术、高密度采集技术、特观技术、岩性反演技术、属性体解释技术等六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了重点说明。指出随着我国煤炭生产重点的逐步西移,应加强诸如叠前、叠后深度偏移技术的研究,以解决复杂山区三维地震面元内地震反射波散射问题,提高其三维地震勘探精度,为西部煤炭工业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65.
依托“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工程,对晋城矿区进行了旨在提高小断层,小陷落柱探测能力的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根据面元选择因素及该区地质任务,采用5m×5m网格进行野外数据采集;考虑炮检距、方位角、覆盖次数、排列片横纵比及煤层埋深(350~500m)等因素,采用中点放炮、60道接收,24次覆盖(横向4次,纵向6次)的8线16炮束状观测系统,基岩中激发。原始资料经同一处理流程后,获得5m×5m×1ms、5m×10m×1ms、10m×10m×1ms及2.5m×2.5m×1ms不同单元的三维数据体多个,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小断层,小陷落柱在其小面元叠加时间剖面、顺层切片及相干切片都有清晰的反映。实例说明,小面元采集技术可以提高对小构造的纵、横向分辨能力,满足山区对三维地震精确勘探的要求。  相似文献   
66.
在平顶山矿工路路面改造工程中,使用GX-2型及RD-4000型地下管线探测仪探测地下管网布设情况。根据地下管线种类、管线布设方位、埋置深度、探测难度大小进行了多次试验,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电磁探测技术与方法:利用直连法提高被测管线中的交变电流,压制邻近平行管线和地下介质中的异常反映;在多管并存、且间距较小的情况下,应选择“梯度法”对磁场水平分量垂直梯度ΔHx进行观测,以得到最大清晰异常;另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诸如压制旁侧管线法、选择发射法、偏移感应法、动源发射法等发射方式,保证目标管线中有较强异常呈现。在管线密集区,应尽可能地降低工作频率,以减小旁侧管线中产生的二次电流及二次磁场;为防止信噪比下降,可适当减小收发距,以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67.
成矿理论与勘探实践证明,东部一些老矿由于勘探深度、范围的限制以及认识上的局限,在矿区深部、周边仍有一些矿未能发现和查明,其中相当一部分仍具有找矿潜力;而寻找西部新的煤炭资源是国家“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需要。针对中国东西部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勘探目标,其地震勘探野外施工方法及资料处理原则有所差异;而资料解释在东部以查明地层赋存形态、煤层赋存范围、构造发育特征为主,西部则以寻找煤系地层波阻抗差异明显、连续性好的反射波组为解释重点。地震勘探技术在中国东西部的二个典型地震时间剖面佐证了其在深部找矿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8.
This study employed Slack-based measure (SBM), Meta-frontier analysis, and Malmquist–Luenberger index (MLI) approaches to measure energy efficiency (EE), production technology heterogeneity, and energy productivity variation and its main determinants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G20 countries for the period 1995–2020. The study's findings are: (i) Average EE for G20 countries is 0.8577, but still has an improvement potential of 14.23 percent. (ii)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a higher average EE than developing (0.8927 > 0.8290). Results further revealed that energy efficiency scores in Argentina, Australia, Brazil, France, Saudi Arabia, South Africa, the US, the UK, and Korea are>1. (iii) Technology gap ratio (TGR) valu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s higher than in developing (0.9869 > 0.6801), indicating that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advanced energy technologies superiority. The average MLI is less than one, showing a decline in energy productivity mainly due to a decline in technical efficiency, as EC < TC. (iv) Developed G20 countries get 0.64 percent aggregate growth in energy productivity as their MLI score is 1.0064, mainly due to technological growth (TC = 1.0161). Developing G20 countries, on the other hand, witnessed a decline in their energy productivity during 1995–2020, as MLI = 0.9925 > 1, designating that, on average, there is a 0.75 % decline in MLI.  相似文献   
69.
国家经济地图集的设计和制图可视化的方法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岳 《地理学报》1995,50(3):193-205
国家经济地图集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反映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和空间分布的大型科学参考地图集,它的编制是一项重大的制图系统工程,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图集编制研究的主要方面,包括从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状出发,确定图集设计总体目标,为科学和形象地表达我国经济社会特征,而采用的可视化方法技术,以及智能化的计算机制图系统在图集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0.
Subsurface thermal structure in Tohoku district are characterized by existing data such as geothermal resources maps, drill hole thermal gradients, Curie point depths and hypocenters distribution maps. The collected data are registered in a database system, then, compared in plan view, cross-section and bird's-eye pictures. The comparison indicates that subsurface temperatures extrapolated from drill hole thermal gradients are generally concordant to the Curie point depth, assumed to be 650 °C. Tohoku district is generally divided into 5 type areas; fore arc lowland, fore arc mountain country, Quaternary volcanic terrain, back arc lowland and back arc mountain country. The surface thermal manifestations in Quaternary volcanic terrain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magma chambers as heat sources, while, surface thermal features such as hot springs in non-volcanic areas are controlled by degrees of heat flows, and hydrothermal flows in permeable Cenozoic formations and along permeable fault zo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