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0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测绘学   112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326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789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86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塔中地区中晚奥陶世内波、内潮汐沉积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28  
现代海底普遍发育由内波、内潮汐引起的深水牵引流,内波、内潮汐不仅可形成各种厘米级的深水牵引流沉积构造,还可建造千米级的大型沉积物波。这种大型沉积物波既可沿斜坡向下迁移,也可沿斜坡向上迁移。在古代地层记录中已发现各种厘米级的内波、内潮汐沉积单元,但尚未发现内波成因的大型沉积物波。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碎屑岩段内发育内波及内潮汐形成的各种牵引流沉积构造单元。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识别出 4种内波、内潮汐沉积微相类型及 5种基本垂向沉积层序。此外,通过地震剖面分析,在研究区中上奥陶统陆坡相中识别出顺坡向上迁移的大型沉积物波,该沉积物波的特征与现代海底发育的沉积物波的特征类似,运用内波理论可对其成因进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22.
对烟台芝罘岛北岸海岸沉积研究发现,在坡积层中存在异常情况下形成的海滩砂砾石沉积层。异常海滩砂砾石沉积可能与历史风暴潮形成的激浪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23.
采用现场实测和室内培养两种方式测定了甲藻、赤潮异弯藻、叉角藻、海洋蓝绿藻等赤潮和新月菱形藻、叉鞭金藻、塔胞藻、扁藻和小球藻等非赤潮藻类光谱曲线.采用度量太阳激发的叶绿素荧光峰高度的归一化荧光高度法,建立了不同藻类归一化荧光高度与叶绿素浓度的关系.荧光高度计算方法是将红光波段的反射率最大值(Rmaxred)和R685分别归一化到560 nm处的R560和560 nm附近整个光谱曲线的最大值R560 max上或675 nm处的R675和675 nm附近的最小值R675mini上.结果表明,不同藻类的Rmaxred/R560max和Rmaxred/R675mini与叶绿素a的相关系数分别比R685/R560和R685/R675与叶绿素的相关系数高,但在海洋现场测量中由于近岸二类水体其他水色组分以及大气校正误差的影响,Rmaxred/R675mini和R685/R675更适合于实测的叶绿素浓度估算.采用三种统计回归方程建立了不同藻类归一化荧光高度与叶绿素浓度关系,除个别藻种外,大部分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其中FLH=a+(Chla)b回归方程得到的相关系数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相关系数大于0.93,这表明藻类水体的荧光特性和叶绿素浓度之间的普遍关系是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924.
In the numerical studies of a real tide M4 resonance system, the Xiangshan Port which is a partially-closed bay, Dong et al. [1999.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1 (3): 1-6] found the interesting phenomenon that the adve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the amplitude of the tidal second-order resonance response (M4). This result is contrary to the general traditional ideas for a non-resonance system. How this phenomenon is interpreted and what internal mechanism is behind the phenomenon are the main focuses of this study. The followings are examined: (1) the dynamic features of a second-order resonance system of tide; (2) the dominating factors on the second-order resonance responses; (3) the effects of both the friction and the advection on the second-order resonance responses; and (4) their roles in dominating the second-order resonance response and internal mechanisms by using the analytical methods. The respective results show that: (1) Both the bottom friction and the advection play significant roles in domina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amplitude of the second-order resonance responses; (2) the effect of the friction on the second-order resonance response depends on the distribution ratio of the work-done of the system to friction force exhausted into between the damping of the first-order system and the inner excitation of the second-order system; (3) the advection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increasing the amplitude of the second-order non-resonance response in the second order non-resonance of tide; (4) in a second-order resonance system of tide, the effect of the advection may be either to increase or to decrease the amplitudes of the second-order resonance responses of tide, which depends on the distribution ratio mentioned above.  相似文献   
925.
Estimates of mixing on the South China Sea shelf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 Introduction The outer shelf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a di- verse 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sharp changes in bottom topography (Wang et al., 2002). Internal wave and diapycnal mixing may be a vital mechanism con- 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hysical water properties, nutrient flux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particulate mat- ter.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diapycnal mixing on the outer shelf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of great impor- tance to explore the level and variability of the abov…  相似文献   
926.
广东沿海赤潮与海洋水文气象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广东沿海发生赤潮的实测资料,重点分析了1997年10月至1998年5月广东沿海赤潮发生与海洋水文气象的关系.结果表明:棕襄藻(Phaecystis cf globosa Scherffel)和三宅裸甲藻(Gynmodiniu mmikimoloi)最大增殖速率的发生条件为:海水温度(以下均是日平均值)21.9℃~26.9℃.盐度26.68~32.01,气温22.9℃~27.1℃、风速0.2-4.3m/s、气压1 002.2~1 011.9hPa、相对湿度83%~94%.认为1997-1998年赤道太平洋上层海洋水温异常变化,导致1998年中国东南沿海水温和气温偏高,风速偏弱,盐度偏低,相对湿度偏高,气压偏低,容易发生赤潮;而降水量多少对1998年广东沿岸海域赤潮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发现春夏季当海平气压和盐度出现下降趋势,气温、水温和相对湿度呈上升趋势,风速呈减弱趋势时容易发生赤潮,赤潮发生海域主要位于500 hPa图上的副高北沿,赤潮发生海域均位于槽前.在850hPa图上,华南地区则出现较强的切变线环流.地面天气图上,赤潮发生时在南岭附近有锋面系统存在,海面风速较弱,风向偏东.  相似文献   
927.
1998年冬春季粤港赤潮爆发海区异常高SST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海洋站、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和历史文献,较系统地分析了1998年冬春季粤港发生大规模赤潮期间广东沿海海表水温(SST)变化特点及异常高SST的原因。结果表明,1997年4月至1998年6月,月平均SST呈准同步变化趋势。赤潮大爆发期间各站的季平均海表水温距平(SSTA)为1.1℃~1.5℃,达到异常高SST标准。其中月平均SSTA达1.5℃-2.0℃。SSTA有两个明显峰期分别出现于1997年12月-1998年1月和1998年4-5月。异常高SST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受强EI Nino影响、冬季风异常弱、南海高压持续偏强。  相似文献   
928.
淤泥质海岸后方大面积的低地平原主要通过海岸上建设的涵闸排水,潮滩匡围对沿海涵闸排水的影响是围垦工程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条子泥西侧岸滩仓东片匡围为例,探讨了不同堤线方案下邻近闸下流槽各种落潮水量组成及其维护闸下排水能力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合理的滩涂匡围堤线方案,在平均潮汛及一般大潮汛时对邻近闸下排水能力影响较小,而在风暴潮或秋季大潮汛时有一定影响,但可以通过若干次冲淤保港来解决。  相似文献   
929.
本文从实测资料入手,总结A、B两类容易引起湛江(A类)和汕头(B类)超警戒水位海潮的台风,重点分析这两类台风引起超警戒水位海潮的原因,据此给予了两类海潮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30.
辽东湾鲅鱼圈赤潮与环境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赤潮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变化过程,赤潮藻的快速增殖不仅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基础,适宜的物理环境条件亦是不可或缺的,是诸如水文、气象、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辽东湾为我国北方海域赤潮最频繁海域。本文就1998年~2003年5月间发生在辽东湾的赤潮过程,从天气形势、水文气象环境动力因子的角度对赤潮的暴发进行分析研究与统计,得出了赤潮暴发的相似天气形势及水文气象环境动力因子的变化规律,试图探索其预报的可能性。并就2001年北海分局在鲅鱼圈监测到的赤潮水文、气象、物理、化学等环境因子数据,运用正交分析、聚类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赤潮发生过程中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试图寻找影响赤潮的主导因子与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