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9篇
  免费   690篇
  国内免费   1407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519篇
地球物理   1376篇
地质学   2806篇
海洋学   347篇
天文学   173篇
综合类   155篇
自然地理   29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一次强东南大风天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乌鲁木齐国际机场2003年11月12日出现的强东南大风天气过程,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机场跑道自动观测系统(AWOS)采集的实时观测资料,对机场东南大风天气形势、机场跑道附近气象要素和水平风切变演变特征、高空风垂直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东南大风的成因。  相似文献   
992.
东天山平顶山巨眼球状片麻状花岗岩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本文以东天山平顶山岩体为例,探讨中天山晋宁旋回晚期巨眼球状片麻状花岗岩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野外地质关系、岩相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研究表明,平顶山岩体是岛弧钙碱性火山-沉积岩系经原地改造的产物,其Rb-Sr等时线年龄为927 Ma。花岗岩形成作用的动力、热力来源可能与碰撞后天山岩石圈的拆沉有关。拆沉导致的底侵和内侵引发了地壳岩石的韧性剪切,剪切后的岩石有利于部分熔融、熔体-流体运移和化学反应,而熔体和流体的作用反过来又会促进韧性剪切,并将较浅层次的变形变质岩石改造为片麻状花岗岩。平顶山岩体的成岩作用体现了部分熔融、韧性剪切和流体作用的相互反馈,也是这些作用的共同产物。这种原地片麻状花岗岩的成岩过程主要为深源熔体和流体与原岩的相互作用,并使原岩发生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因而其地球化学特征同时受到原岩和外来熔体-流体的控制。底侵和内侵是造山过程晚期-期后挤压-拉张转折期地壳垂向增生的重要方式,而平顶山这类片麻状花岗岩则是这种垂向增生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3.
We summarize here the occurrence of a number of semiprecious stones within a major gemstone belt in the Palghat-Cauvery shear zone system close to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Madurai Granulite Block, southern India. The gem mineralization in this belt includes different varieties of corundum (star ruby, sapphire), cordierite (iolite), feldspar (moonstones and sunstone of various hues), beryl (emerald, aquamarine), chrysoberyl (alexandrite), kornerupine, topaz, spinel, crystal quartz and amethyst, among others. Gem mineralisation has not been directly dated, but is associated with pegmatites that crosscut rocks metamorphosed in late Neoproterozoic/Early Cambrian times. Similar aged gem mineralization occurs south of the Achankovil Shear Zone in southern India, as well as in Sri Lanka and Madagascar and strengthen the view of a broad late Neoproterozoic-early Cambrian gemstone province in central Gondwana. The ruby mineralization within this belt can be correlated with similar occurrences in eastern Madagascar, supporting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lagasy Betsimisaraka suture zone and the Palghat-Cauvery shear zone system in southern India.  相似文献   
994.
郝建平  曹刚  李斌  魏璐 《广东气象》2014,36(6):20-2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雷达观测资料对发生在粤北地区的一次降雹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次降雹过程是在高低空急流、切变线、地面辐合线、弱冷空气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雷达基本反射率产品、VIL产品以及VWP产品对降雹云具有较好的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对阜新地区主要构造旋回变质作用、变形特征的研究表明,阜平期、四堡期和燕山期为阜新地区的3个主要变质时期,分别遭受了麻粒岩相-角闪岩相、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及绿片岩相变质作用;阜平期分为3幕变形,四堡期分为2幕变形,燕山期分为5幕变形,构造变形具有从深层次→中浅层次→表层次的演化规律;阜平期构造运动控制了区内鞍山式铁矿的成矿,燕山期构造运动控制了区内热液型金、铜、萤石、沸石、膨润土矿产和煤、油页岩等沉积型矿产的成矿。  相似文献   
996.
997.
科甲地区铝土矿是由多阶段、多因素形成的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矿源层为上石炭统都安组底部的沉积铝土矿层或铁铝岩层。通过对科甲铝土矿地质特征及矿源层特征分析,初步探讨了矿区铝土矿成因,认为岩溶作用是堆积型铝土矿形成的必要条件,矿源层及其上下岩层经长时间岩溶而发生崩解、坍塌,形成初始堆积体,在地表再经淋滤、富集,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  相似文献   
998.
陕西安康—石泉北部金矿成矿地质背景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康—石泉北部金成矿带位于南秦岭早古生代裂谷盆地次级单元牛山—赤岩地垒,南北两侧分别以安康断裂和麻坪河断裂为界,典型金矿床有羊坪湾、黄龙、鹿鸣等.早古生代裂谷盆地以发育黑色岩系为特征,普遍沉积碎屑岩—碳酸盐岩夹火山岩,特别是浅变质志留系砂泥质岩和印支—燕山期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着金矿床的形成,前者提供金矿源层,后者促使含金热液运移富集成矿.该地区是金矿成矿带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异地投资网络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资本跨区域流动逐渐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异地投资是资本流动的微观体现,探讨企业异地投资特征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论文以1998—2018年中国上市企业异地投资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中国异地投资网络,从全国和东中西3大地区角度分析异地投资网络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国和3大地区异地投资网络节点中心性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主要集中在5大城市群地区;异地投资网络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层级结构、空间集聚性、路径依赖等特征;投资净流入和净流出城市仍主要位于东部地区,但投资活动存在向中部和西部发展的趋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金融环境等均对全国和东中西3大地区呈现差异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一次大雪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改善的EVAD技术,从影响系统、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及大气动力学角度,详细分析了2006年2月6日出现在华北地区的大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500hPa高空槽、850hPa“人”字型切变及地面气旋相配置是这次大雪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在雷达有效探测范围内,随着0.7~1.1km高度上中尺度逆切变的出现和4.8km高度上西南急流的建立并向低层扩展,风场辐合明显加强,辐合层加厚,从而为强降雪的出现和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且中尺度逆切变和西南急流存在的时间与强降雪出现及维持的时间有很好的对应。另外冷锋过境时风场辐合再次加强使得较强降雪继续维持。同时用改善的E-VAD技术计算了降雪不同阶段的大气平均散度和平均垂直速度。结果表明:中尺度逆切变系统和冷锋的出现均对应着明显的辐合和上升,辐合和上升又促使强降雪出现和维持,因而从大气动力学角度进一步证实了中尺度逆切变和冷锋的存在及其与强降雪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