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6篇
  免费   894篇
  国内免费   1436篇
测绘学   277篇
大气科学   1637篇
地球物理   1159篇
地质学   1204篇
海洋学   1329篇
天文学   74篇
综合类   344篇
自然地理   49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The impact of vertical resolution on the evolution and movement of tropical cyclones was studied using NCAR MM5 model with a horizontal resolution of 9 km. Four numerical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with different vertical resolutions, that is, with 23 vertical levels as control experiment, and 36 vertical levels with high resolution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33 vertical levels with high resolution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and 46 vertical levels with increased vertical resolution throughout the troposphere as relative to base experi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creased vertical resolution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produces efficient intensification and better structure in terms of eye and eyewall. Increased vertical resolution at lower levels improves the prediction of vertical shear of horizontal wind. Experiments with high resolution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and high resolution throughout the troposphere simulate better track up to 72 hours.  相似文献   
962.
影响南海混合层盐度季节变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950-2012年的南海混合层盐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南海北部和南部盐度季节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南海北部,影响混合层盐度季节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蒸发降水,其次是水平平流.随着逐步南移,蒸发降水对盐度季节变化的影响递减,水平平流的影响逐渐增大;而在南海南部,水平平流的作用超过蒸发降水成为影响盐度的季节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在整个南海区域,冬季海水垂直混合变强,混合层变厚,下层高盐海水进入混合层,使混合层海水盐度变高,从而对冬季海水盐度的上升趋势产生促进作用;夏季南海北部混合层底存在上升流,南海东南部由于Ekman输运导致混合层变厚,都会将混合层以下高盐海水带入混合层,使混合层海水盐度变高,从而对夏季海水盐度下降趋势产生阻碍作用,但垂直混合对盐度季节变化的影响不大,远小于蒸发降水和水平平流.  相似文献   
963.
An exercise in ‘data archaeology’ at Ascension Island has provided an estimate of sea level change between 1955 and 2001.5 (the mid-point of a recent dataset spanning 1993–2009). That average trend of 0.93 mm y?1 (SE 0.69) compares to a larger rate during 1993–2009 itself of 2.55 (SE 0.13) and 2.07 (SE 0.30) mm y?1 from tide gauge and altimeter data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a recent acceleration in sea level rise. An ocean model and steric height datasets have been used for comparison to the measurements,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acceleration was probably at least partly due to a steric height increase. This exercise is based on only one month of historical tide gauge data and is admittedly on the useful limit for long-term sea level studies. In addition, it is unfortunate that the tide gauge benchmark installed in 1955 has disappeared, even if one can estimate its height relative to modern marks. Nevertheless, the study does provide information of interest to climate studies, enables limits to be inferred on the real changes, and provide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for other coastal studies. Most importantly, it is intended as a demonstration of the value of similar exercises where short historical records exist.  相似文献   
964.
海岸沙坝近底悬移质通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海岸沙坝的产生和演化机理,对不规则波和波群作用下沙坝上方的近底悬移质通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短波、长波和平均水流对悬移质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波况下平均水流和长波的作用始终使泥沙向离岸方向输移,而短波的作用使泥沙向岸方向运动;平均水流引起的泥沙输移始终占主要成分,长波的次之。不规则波情况下平均水流的影响较规则波的情况相对较弱,三种成分对泥沙输运的贡献属于同一量级。波群情况下长波的影响随着波浪群性的增强而加大,短波的不明显,而平均水流的影响则随着波浪群性的增强而减弱。  相似文献   
965.
根据2010年4—5月国家基金委南海多学科综合航次在南海中部和北部的调查资料,利用抽真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溶存甲烷浓度,分析了该海区上层海水中溶存甲烷的浓度、饱和度及海气交换通量。南海中部和北部表层海水中溶存甲烷浓度范围为1.15—5.6nmol·L?1,平均值为2.2nmol·L?1,饱和度范围为59.7%—298.8%,59%站位的溶存甲烷处于过饱和状态。甲烷海气交换通量范围分别为?17.7—61.3μmol·m?2·d?1(根据 LM-86方程计算)和?27.9—119.6μmol·m?2·d?1(根据 W-92方程计算)。南海是大气中甲烷的来源之一,年甲烷辐射量估算值为2.7×10?2—4.0×10?2Tg·a?1。  相似文献   
966.
基于日本K-NET和KiK-net台网中4695条俯冲板内地震记录的竖向分量,建立了位移谱阻尼修正系数(DMF)模型.采用基于场地周期的场地分类方法,并通过固定效应法推导出模型系数.该DMF模型考虑了谱周期、阻尼比和场地条件的影响,可以用来调整与震源和距离无关的设计反应谱.利用阻尼比对数的二次方程式对原数据进行拟合回归...  相似文献   
967.
利用1985~2008年OAflux3、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中国大陆东部108个站点的降水资料,应用回归和合成方法,分析了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与同期东海及邻近海域潜热通量变异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及邻近海域(以下称东海)夏季潜热通量年际变化显著的区域位于东海区域,为与同期中国东部降水密切相关的关键区域。当东海的潜热通量偏高(低)时,中国东部长江以南地区上空盛行偏东北(西南)风异常,这将不(有)利于水汽由南向北的输送,从而可能使到达长江中下游流域及以北地区的水汽偏少(多);并且,长江中、下游流域为下沉(上升)气流和低层水汽辐散(辐合)正异常,对应降水偏少(偏多);华南地区为上升(下沉)气流和低层水汽辐合(辐散)正异常,对应降水偏多(偏少)。分析结果还表明,东海的潜热通量可通过影响东亚大气环流而成为引起中国东部夏季汛期降水年际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68.
深埋顶管顶力理论计算与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管幕预筑法中深埋顶管顶力进行理论和实测分析。顶管顶力与垂直土压力密切相关。参照隧道开挖中垂直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常用的垂直土压力计算理论有:普氏理论和太沙基理论。在详细分析了这两种垂直土压力计算理论的适用性和缺陷之后,结合普氏理论和太沙基理论,提出了改进的垂直土压力计算理论公式,并编写MATLAB程序计算改进理论公式的数值解。改进理论既考虑了土拱效应,又考虑了拱下土体的挟持力,更符合实际土体变形情况。将普氏理论、太沙基理论和改进的理论应用于沈阳地铁新乐遗址站管幕预筑法顶管工程中,计算不同深度的两根大埋深管道顶力,并把计算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普氏理论和太沙基理论计算结果都远大于实测值,改进理论计算结果稍大于实测值,更适合于深埋顶管顶力估算。  相似文献   
969.
南亚高压强度的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 ERSST海温资料,对夏季南亚高压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亚高压由弱到强的年代际转折发生在1970年代末,或者说南亚高压强度在1978年前后发生了年代际突变。对南亚高压偏弱和偏强两个阶段的对比分析表明,大气环流(包括风场、温度场和垂直运动场等)的异常形势和特征显著不同,几乎是相反的。夏季地表潜热通量异常的分析说明,夏季高原(特别是高原西北部)的地表热通量异常对南亚高压强度的年代际变化有重要影响;相对而言,地表感热通量异常可能对南亚高压强度的年代际变化起更重要作用。夏季热带印度洋海温的全区一致型模态在1970年代末也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与南亚高压强度的年代际异常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夏季热带印度洋海温一致型模态异常对南亚高压年代际变化有影响。   相似文献   
970.
针对塑料排水板(PVD)安装热源能提升PVD性能、加速竖井地基固结这一工程现象,基于热-水-应力 (T-H-M) 三场全耦合的有限元方法来模拟利用热源进行地基处理新技术(PVTD)。首先,以微分形式与等效弱形式分别给出T-H-M耦合控制方程,并推导出其有限元方程组。然后在多场耦合有限元软件中建立饱和土的T-H-M全耦合模型,并通过与已有解析解比较,验证了模型正确性。最后,对一个经典有涂抹区的竖井地基算例,分不耦合温度(UT)、耦合温度但不考虑其对饱和土物性影响(CT)、耦合温度考虑温度对饱和土渗透性影响(CTP) 3种情况进行固结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无热源竖井地基,CT情况下由于热源产生的附加孔隙水压力,固结速度略有下降;CTP情况下,由于热源有效改善涂抹区的渗透性能,竖井地基固结速率明显加快。上述研究结论从理论上较好地阐明了PVTD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