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applications require efficient, accurate and timely data analysi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near) real-time critical decision-making and situation awareness. Accurate analysis and decision-making relies on the quality of WSN data as well as on th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ntext. Raw observations collected from sensor nodes, however, may have low data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due to limited WSN resources and harsh deployment environment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quality of WSN data focusing on outlier detection. These are defined as observations that do not conform to the expected behaviour of the data. The developed methodology is based on time-series analysis and geostatistics. Experiments with a real data set from the Swiss Alp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ed methodology accurately detected outliers in WSN data taking advantage of their spatial and temporal correlat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tools for outlier detection in WSNs can be based on current statistical methodology. This provides a usable and important tool in a novel scientific field.  相似文献   
42.
为解决雷电定位系统大体积和不方便安装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新型闪电传感器AS3935设计雷电定位系统的新方法。当闪电发生时,GPS模块获取经纬度、高度、时间,AS3935测量地闪到探测器的距离。探测器把数据打包,以无线TCP通信方式传输到中心站。中心站利用多圆相交法计算闪电的经纬度和高度,然后使用C#语言和JavaScript语言在中心站软件上实现Google地图。Google地图利用经纬度获取闪电的地址,同时中心站把闪电信息存入数据库。实验表明,该系统定位性能良好,减少了探测器的体积,降低系统成本,适合于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43.
针对水平方向振动体的能量回收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电磁阻尼的振动能量回收装置,装置主要包括振动台、电磁阻尼器和稳压电路.有别于传统的重力方向上的电磁振动体能量收集装置,水平方向运动的振动台更有利于模拟高层建筑的实际的振动环境;为了减小滑动摩擦带来的能量损耗,设计了基于滚动轴承的电磁阻尼器;针对传统能量回收装置中单个线圈收集...  相似文献   
44.
钟磊  张斌武 《气象科技》2017,45(4):637-640
CMA-Wireless(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Wireless,中国气象局无线网络)为气象园区移动办公和视频会商提供基础支持服务。原有CMA-Wireless覆盖范围有限,缺乏身份认证过程,存在安全隐患,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难以满足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未来需求。本文以原有无线网络架构为基础,WLC(Wireless LAN Controller,无线局域网控制器)为核心,通过网络结构冗余化、堆叠技术、无线网络安全保护系统、有源以太网AP(Wireless Access Point,无线访问接入点)扩充等结构和技术,对气象业务数据传输的特点进行研究,弥补了原有网络的不足,从而实现了对移动办公、视频会商的完美支持,为气象系统无线网络的推广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5.
在直流电压互感器校验中,为解决直流互感器一次分压器和二次测量系统通信距离长的问题,本文基于无线通信与北斗同步技术,提出了一种直流电压互感器无线校验方法和硬件设计方案,在锦屏-苏州±800 kV直流换流站开展了直流电压互感器现场误差无线校验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装置在测量低压时无线校验试验数据偏差小,但在测量高压时,由于处于高电压强电磁的环境,GPS定位与同步存在不稳定与小范围偏差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对直流电压互感器无线校验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干扰下进行特性分析,并提出减小无线传输的直流电压互感器误差的解决方法,对直流电压互感器的无线校验技术发展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46.
针对普通遥控器控制智能小车的局限性,结合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研究方案——一种基于Android手机方向(重力)传感器和语音控制的蓝牙小车控制系统.以Android手机作为上位机,包括语音系统、方向(重力)传感器系统,利用蓝牙通信技术与单片机总控制中心、蓝牙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蜂鸣器和LED模块、避障模块等组成的下位机进行通信,实现对蓝牙智能小车的实时控制.通过实物制作和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也为智能轮椅、仓库管理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7.
无线传感器网络已成为监测海洋环境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由于传感设备部署的范围和密度不同,造成不同位置的感知数据的可用性差异很大,针对此建立模型并进行评价对于高质量的数据获取和清洗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传感器节点的感知模型、能耗模型和改进的Leeway漂流模型,面向感知数据的可靠性和时效性两个方面,建立了围绕海洋监测应用的综合评判指标,进一步提出数据采集船航行路线的评价方法和数据源的选择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水位校测对提高流体观测网的运行质量与监测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是规范井水位观测技术的关键环节。基于电极法的水位校测装置广泛应用于地震流体观测台站,其校测精度受到装置本身、使用者熟练程度等因素影响。为提高水位校测装置的测量精度,设计一种地震流体井下水位校测装置,采用多电极探针的校测探头,并设计读数模块,将各电极接触水面的电信号通过无线模块传输,触发蜂鸣器报警和指示灯显示。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在实验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49.
山东亨达煤业茅庄矿开采30多年来,形成了多个层平巷同时作业的情况。在对各层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保障和考勤管理时,准确的定位是关键。通过采用新的符合《AQ 6210-2007》标准要求的高感知度无线通信技术,亨达矿业实现了各作业层的人员准确定位和考勤。  相似文献   
50.
This briefing describes the first deployment of a new electronic tracer (E‐tracer) for obtaining along‐flowpath measurements in subsurface hydrological systems. These low‐cost, wireless sensor platforms were deployed into moulins on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After descending into the moulin, the tracers travelled through the subglacial drainage system before emerging at the glacier portal. They are capable of collecting along‐flowpath data from the point of injection until detection. The E‐tracers emit a radio frequency signal, which enables sensor identification, location and recovery from the proglacial plain.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prototype E‐tracers recorded water pressure, but the robust sensor design provides a versatile platform for measuring a range of parameters, including temperature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s that are challenging to monitor using tethered sensor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