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6篇
  免费   1307篇
  国内免费   1178篇
测绘学   1906篇
大气科学   688篇
地球物理   2480篇
地质学   2513篇
海洋学   904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837篇
自然地理   966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552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515篇
  2009年   530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讨论了单频精密单点定位的解算方法与思路,编写了单频精密动态单点定位的程序,实现了事后动态单频精密单点定位.  相似文献   
62.
介绍了一种新型动态检测平台,设计了GPS动态差分试验和双动态差分试验,分析了GPS动态单点定位、动态差分测量、双动态差分测量在两种不同速度条件下进行了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63.
内陆河流域山区水文与生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河西走廊黑河干流山区流域为例,从山区水文循环、水文与生态系统以及径流形成和预测等方面讨论山区流域水文和生态相互作用研究的有关问题。山区降水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和固态、液态降水组成变化主要受制于海拔和地形的影响,而不同海拔和地形条件下的下垫面不同土地覆被和复杂的空间异质性则主要影响蒸散发量。对内陆河山区流域的水文小循环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和认识内陆河流域上、中、下游水文和生态系统的相互联系问题。至今,对山区水文过程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还非常薄弱,需要研究山区森林草地生态系统在山区水文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在维持和保护山区生态和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内陆河流域山区水文过程复杂而综合性强,须加强对山区径流形成机理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不断改善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过程的模拟和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64.
《全球定位系统》2008,33(6):65-65
CNS-50000是用于商业的自主导航系统,如动态测量、精准农业、集装箱码头管理和车船导航。该系统能精确测定某一设备或移动平台的位置和方向。CNS-5000把KTV工业公司的光纤陀骡仪惯性测量技术和NovAtel公司的GPS接收技术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65.
直流电测深法与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联合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直流电测深法(VES)与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TEM)对地层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TEM对低阻层反应灵敏,而VES对高阻层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基于TEM与VES对地层响应特征互补的特点,尝试将TEM与VES数据进行联合反演,模型试算结果表明,联合反演的效果明显比单一方法反演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66.
南京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动态更新和维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需要现势性强的全覆盖的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城市规划、建设导致地形图的快速变化。如何处理这一对矛盾,最大程度地实现测绘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保障,是一个难题。将测绘与规划管理的日常业务进行结合,提出一整套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动态更新和维护的方法,制定相应的数据标准和规范,研制了支撑平台,并在浦口区进行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7.
Ordovician fracture-cavity carbonate reservoir beds are the major type of producing formations in the Tahe oilfield, Tarim Basin. The seismic responses of these beds clearly changes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t distance of the fracture-cavity reservoir bed from the top of the section. The seismic reflection becomes weak or is absent when the fracture-cavity reservoir beds are less than 20 ms below the top Ordovician. The effect on top Ordovician reflection became weaker with deeper burial of fracture-cavity reservoir beds but the developed deep fracture-cavity reservoir beds caused stronger reflection in the interior of the Ordovician. This interior refle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trong long-axis, irregular and bead string reflections, and was present 80 ms below the top Ordovician. Aimed at understanding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spectral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which uses frequency to "tune-in" bed thickness, was used to predict Ordovician fracture-cavity carbonate formations in the Tahe oilfield. Through finely adjusting 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of spectral decomposi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slice at 30 Hz of the tuned data cube can best represent reservoir bed development. Two large N-S-trending strong reflection belts in the mid-western part of the study area along wells TK440- TK427-TK417B and in the eastern part along wells TK404-TK409 were observed distinctly on the 30 Hz slice and 4-D time-frequency data cube carving. A small N-S trending reflection belt in the southern part along wells T403-TK446B was also clearly identified. The predicted reservoir bed development area coincides with the fracture-cavities connection area confirmed by drilling pressure testing results. Deep karst cavities occur basically in three reservoir bed-development belts identified by the Ordovician interior strong reflection. Spectral decomposition proved to be a useful technique in identifying fracture-cavity reservoir beds.  相似文献   
68.
贝尔凹陷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和油气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南部的一个次级凹陷,凹陷内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海拉尔盆地重要的油气探区之一。贝尔凹陷经历了三期构造演化,形成了三期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自下而上分别为下部伸展断陷盆地、中部裂后热沉降盆地和上部构造反转盆地。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复杂的断裂系统,贝尔凹陷纵向上主要发育了两套断裂系统,分别是发育于下部断陷盆地的下部断裂系统和发育于中部热沉降盆地的上部走滑断裂系统,上部构造反转盆地内断裂不发育。复杂的构造样式对凹陷内沉积体系的配置也起着很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从贝尔凹陷构造演化和构造特征研究出发,分析了沉积作用对构造活动的响应,初步探讨了贝尔凹陷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9.
在分析中心式动态路径诱导系统、ArcGIS、Web服务和GIS Web服务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ArcGIS的动态路径诱导系统方案和仿真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对系统采用的方法、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0.
低阻油层的电测井资料反演与动态侵入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矿化度钻井液侵入是造成油层低电阻的重要因素之一,泥浆滤液侵入越深,对测井结果影响越大,甚至造成解释错误或油层漏失.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原理进行电测井反演预处理,并将其同以多相流渗流、对流扩散理论为基础的电测井动态模拟相结合,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动态侵入特点,获取原状地层真电阻率和流体饱和度,从而有效地改善低电阻率油气层电测井资料的有效性,为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和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