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283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03年夏季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北冰洋楚科奇海陆架、楚科奇海台、陆坡流区、门捷列夫海岭和加拿大海盆等不同区域进行了200 m以浅海水和部分观察站沉积物表层叶绿素a浓度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水体叶绿素α浓度变化范围为0.002~39.008 μg/dm3。表层浓度分布范围为0.037~4.644 μg/dm3,平均值为0.612 μg/dm3;高叶绿素α浓度出现在水深20~30 m的次表层水。叶绿素α浓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水柱平均浓度的次序为楚科奇海陆架区>陆坡流区>楚科奇海台区>加拿大海盆区>门捷列夫海岭区。表层沉积物叶绿素α浓度从未能检出~3.978 μg/g(湿重),平均浓度为0.954 μg/g(湿重),表现为沉积物表层的浓度高于下层,陆架和陆坡流区的浓度高于海岭区以及海台和海盆区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2.
1引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区域性特征明显、季节性和阶段性特征突出、灾害共生性和伴生性显著等特点。为此,2003年,全国首部“抢险救灾移动气象台”建成,并参与到黄河山东省东明险工段抗洪抢险现场服务^([1])。2006年,全国首部采用双向卫星通信技术的移动气象台在江苏省启用,并取得相关发明专利^([2])。  相似文献   
6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FNL1°×1°间隔6 h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7—8月榆林市相继出现的两场区域性暴雨过程(7月26日暴雨过程,简称“7·26暴雨”;8月22日暴雨过程,简称“8·22暴雨”)的热力、动力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与高低空急流关系密切,当高低空急流加强,出现强动力抬升时出现强降水,暴雨落区位于低空急流左前侧的强水汽辐合区。“7·26暴雨”低空急流和水汽辐合更强,大暴雨出现在高低空急流耦合的强上升区。两次降水过程热力机制有所不同,“7·26暴雨”过程中层有冷空气卷入,中低层存在强对流不稳定,低层切变线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降水;“8·22暴雨”过程大气整层饱和,锋面作用显著,暖湿空气被冷空气抬升,低层存在对流不稳定,大尺度稳定降水系统伴随中小尺度对流发展,降水加强。对流层低层VMP1(湿正压项)负高值中心对暴雨落区有较好的预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4.
江苏连续三次区域性浓雾形成过程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常规观气象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风廓线雷达资料和能见度自动观测资料等对2013年12月上旬江苏省连续三次区域性浓雾的特征和发生发展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对锋面冷却雾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次浓雾过程都发生在有利的环流形势下,但成因却显著不同。辐射雾主要由夜间地面辐射冷却配合高湿静风形成,边界层低空急流有利于逆温的形成,为浓雾发展、维持提供条件;平流雾是由海上暖湿平流流经江苏冷的下垫面而形成,东南气流输送充足的水汽、加上稳定的逆温层是平流雾形成的必要条件;锋面雾由冷锋前部的冷平流冷却效应而形成,浓雾主要发生在锋前,但冷锋入侵后,前期充分的水汽积累和动力辐合使锋后能见度依然较低,浓雾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6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发现2007-2016年6~8月有8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是由副高东退、引导高空槽东移的大尺度背景条件下,配合低层系统造成的,将其分类后得到三种类型:低涡槽型、高空槽气旋旋转型和高空槽低涡切变型;对每种类型的高空形势进行合成分析,找出了暴雨落区与高空系统、物理量配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可持续发展以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其基本概念、系统要素、系统功能、战略实施都具有区域性,区域性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本质特性和区际关系前提。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区际关系是代内关系的具体体现,对协调系统内代际关系和人地关系起着“序参数”作用。在满足本区域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其它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区际关系准则。和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一样,区域性原则也是可持续发展系统重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7.
利用MICAPS系统上的实时报文资料,以物理量场诊断为动力相似的主要依据,综合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及登陆范围来订正,以人机结合方式完成梧州及贺州地区的热带气旋暴雨24h落区预报工具在MICAPS系统上的移植,直观形象地显示预报结果。该工具利用1979~1980年7~9月、1995年7~9月3a的热带气旋实例进行试报,1997~1998年7~9月试运行,均取得较好的预报效果,目前已可以在后汛期台风季节中投入准业务试用。  相似文献   
68.
利用全国241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长序列日最高气温资料,依据目前国家气候中心业务上采用的区域性高温过程客观判别标准和综合评估模型,对1961—2020年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的最早开始和最晚结束日期、发生频次以及过程的持续时间、覆盖范围、高温强度和综合强度等的气候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平均每年发生4次,在5月上旬至10月上旬均可出现,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其中7、8月发生最为频繁.区域性高温过程在年内的首次出现日期平均为6月18日,末次结束日期平均为8月31日.平均每次过程覆盖760站、高温强度36.4℃、持续日数13天.(2)近60年来,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在年内的首次出现日期明显提前、末次结束日期显著推后,整个高温期大幅变长;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发生频次呈先减少后增加变化特征,1990s以后维持高位;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平均高温强度先减弱后增强,1980—2020年增强趋势显著;区域性高温过程的覆盖范围显著增大、持续时间显著变长、综合强度显著增强.(3)近60年,我国历年区域性高温过程的首次开始时间和末次结束时间,高温期长度及高温过程发生频次等均没...  相似文献   
69.
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的求解及其相似关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根据广东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区域性地震记录,利用遗传算法采用由"三段几何衰减模型"拟合得到的广东地区的衰减模型,得到广东地区Q值与频率的关系(Q(f)=454 8f0 37),由此衰减模型反演得到各台站的场地响应,最终得到72个中小地震的震源参数;并研究了广东地区震源参数的特征及其相似关系。这些地震的地震矩在1012N·m与1014N·m之间,求出与地方震震级之间的相似关系;该地区中小地震的应力降在0 02到3 2MPa之间,未显示与地震的规模(地震矩)有明显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70.
基于贵州省83个国家级气象站1981年1月至2023年3月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及历史干旱灾情资料,从干旱过程演变特征、不合理跃变次数以及干旱日数与干旱灾情的相关性等方面,分析MCI在贵州省的适用性,揭示贵州省干旱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并分析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对贵州省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MCI在贵州省有较好的适用性。贵州西北部、北部及南部等地是干旱多发区,年干旱日数在40 d以上,东南部、西南部及中部一带干旱日数相对较少;西部春旱重、东部夏旱重。1981—2022年,贵州省平均年干旱日数和干旱强度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西部增加趋势明显,东部呈减少趋势;秋季和冬季干旱强度呈增加趋势且秋季最明显,春季和夏季则呈减弱趋势。1981—2022年贵州省共发生3次特强、9次强、17次较强区域性干旱过程,一般区域性干旱过程27次,区域性干旱过程的持续天数、平均强度、平均影响面积以及综合强度指数均存在较大波动,总体呈弱增加趋势。贵州省及其9个市(州)1981—2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