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123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综合利用地震属性、常规/成像测井、取心标定以及生产动态资料,通过对顺北4号断裂带内部核带结构综合厘定与统计分析,开展走滑断裂断控型储层发育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走滑断裂带核带结构决定了主要储层类型,分段构造样式控制了核带结构及其对应优势缝洞的发育部位。断裂带内部并非“连片”发育均质储集体,在单个断面的控制范围内,角砾带与裂缝带通常呈组系展布,规模储层之间夹持致密的基岩,整体构成簇状发育特征。不同类型分段内部,断面控制的核带结构也有各自的特点。压隆段活动强度大,内部钻井揭示的角砾带和裂缝带从数量和宽度上均具有明显优势,呈现出“多破碎带+多裂缝带”的特征。拉分段核带结构多发育在边界断面附近,内部核带结构欠发育,活动强度仅次于压隆段。平移段活动强度为3类分段中最弱,核带结构规模相对最小,单断面控制的裂缝带个数最少且间距最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动用有效储层以获得更高的单井产能,应根据不同分段类型各自核带结构的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井轨迹,确保尽可能多地钻揭断裂带内部核带结构。结合单井单位压降产能分析表明,储集体规模并非控制单井产能的唯一因素,不同性质分段的储集体连通性可能是控制单井产能的另一个...  相似文献   
602.
目的:评价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及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收集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HFrEF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采用Cochranc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及发表偏倚评估。结果:纳入18篇文献,共计1576 例HFrEF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疗法比较,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可改善HFrEF患者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有效率[RR=1.26,95% CI(1.14,1.39),P<0.0001]、提高左室射血分数[MD=7.07,95% CI(5.30,8.85),P<0.00001]、降低B型利钠肽[MD=-185.27,95% CI(-264.32,-106.22),P<0.00001]、降低N末端B型利钠肽原[SMD=-1.08,95% CI(-1.54,-0.63),P<0.00001]和延长6 min步行距离[MD=50.14,95% CI(34.33,65.96),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可改善HFrEF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尚未发现不良反应增加。  相似文献   
603.
研究了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胞内多糖对SMMC7721等肿瘤细胞系的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用半抑制浓度(80,5 mg/L)的极大螺旋藻胞内多糖(IPSⅠ,IPSⅡ)处理肿瘤细胞,并用MTT,SRB,DNA ladder,AnnexinⅤ等方法测定。结果表明,IPSⅠ(80 mg/L)对SMMC7721,A549,HeLa,U251等肿瘤细胞系抑制率分别为64.97%、46.1%、43.3%、27.02%;IPSⅡ(5 mg/L)能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04.
在势能流及微小振幅波理论假设下,采用复合边界元素法(CBEM)数值解析规则波通过单根外壁透水cosine-type型同心圆柱结构物绕射。将cosine-type外壁不透水条件改为透水外,并在内部设有一半径为b的不透水内圆柱共同组成同心圆柱,为了验证CBEM数值模式正确性与可行性,将其退化成圆柱,均得到合理结果。数值计算条件包含波浪正向入射凸端、透水参数及绕射参数,探讨波浪通过单根cosine-type同心圆柱体四周水面波动变化情况,并与双重圆筒同心圆柱作比较。计算结果显示结构物外壁采用透水型式,可以大幅降低cosine-type同心圆柱体四周整个波浪绕射场的水面波动。  相似文献   
605.
鲁安怀  李艳  黎晏彰  丁竑瑞  王长秋 《地质论评》2022,68(5):2022102007-2022102007
地球早期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合成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但合成有机物所需能量来源问题长期困扰着学术界。早期地球上丰富的硫化物半导体矿物可将太阳光子转化为光电子,提供持续的能量来源。也正是由于矿物光电子能量较高,在非生物途径合成小分子有机物方面具有优势。其中半导体矿物自然硫转化太阳能产生的光电子能量,是目前所发现的最高的矿物光电子能量,不仅能直接还原CO2分子为甲酸物质,还可催化其他生命基础物质的合成。在全球陆地系统中暴露在阳光下的岩石/土壤表面普遍被一层铁锰氧化物“矿物膜”所覆盖,光照下含半导体矿物水钠锰矿的“矿物膜”产生原位、灵敏、长效的光电流,显示出优异的光电效应。生物光合作用中心Mn4CaO5在裂解水产氧过程中产生成分和结构类似水钠锰矿的结构中间体,地球早期“矿物膜”中水钠锰矿可能促进了锰簇Mn4CaO5与生物光合作用的起源与进化。早期地球半导体矿物为生命起源基本物质的合成提供直接能量来源,矿物光电子能量在地球早期生命起源与进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6.
在拓扑分子格中进一步讨论了ST-1的性质,引进了ST0、ST1分离性概念,并研究了其相应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