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测绘学   338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257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151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81.
GNSS信号在卫星发射以及接收机接收的传输过程中存在设备时延.设备时延与钟差、模糊度等密切相关,很难将其与它们完全分开.通常,根据实际需要将设备时延与其相关参数组合形成不同的相对设备时延.如果能更好地将这些相对设备时延进行分类和区分,对高精度的GNSS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分别介绍了目前基于设备时延提出的几个常用偏差...  相似文献   
982.
针对卫星钟差预报模型的普遍适用性低,以及预报模型中星载原子钟类型和建模特点结合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四种适用于非线性处理的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报卫星钟差.首先对钟差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基于萤火虫算法(firefly algorithm, FA)优化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FA-BP neural networks,FA-BPNN)模型、Elman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long short term memory,CNN-LSTM)网络模型对1 d和7 d的钟差数据量建立模型;再采用武汉大学国际GNSS服务(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数据分析中心(WHU)的GPS精密钟差数据进行钟差预报;最后从不同建模数据量及不同批次卫星的同一类型原子钟和不同批次卫星的不同类型原子钟的角度,将预报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1)四种模型在建模特点上,1 d的钟差数据量建...  相似文献   
983.
随着全球工业的迅猛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由于不可再生的矿物能源储量有限,导致能源危机逐渐映现,因此,开发可再生的洁净新能源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H2由于其能量密度高,燃烧后只生成水,不造成任何污染,成为最理想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各种制氢方法中,绿藻制氢以太阳能为能源,以水为原料,通过光解水制取H2,是目前生物制氢技术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84.
在某些蓝藻、绿藻和高等植物中,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是β-胡萝卜素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之一,应用巢式PCR方法从雨生红球藻中克隆了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约1kb的5’上游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发现pds基因上游序列中包含了一些可能的顺式元件,如ABRE调控元件、C-repeat/DRE调控元件等。同时,构建了由pds-启动子控制报告基因的重组载体,并转化到雨生红球藻细胞中,进行了报告基因瞬间表达的检测。结果表明,克隆的pds启动子区域具有启动子活性,可以驱使报告基因进行瞬间表达。  相似文献   
985.
救生钟是援潜救生的重要装备,在国际和国内均具有较悠久的使用历史.文中时救生钟的国内国际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时我国救生钟的发展提出建议;分析了发展新型救生钟的关键技术与目前所具备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86.
采用间歇产气试验方法对红树林淤泥中的混合菌群进行产氢菌群富集,并对混合产氢菌群发酵产氢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ORP)的变化进行分析.此外,在产氢速率最高时段,发酵液中菌群经过常规的基因组提取,分别采用通用的梭菌属Fe-氢酶基因和16S rRNA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发现产氢菌群中至少有6种,而Fe-氢酶基因只含有一种.将Fe-氢酶基因的扩增片段切胶纯化之后,经PCR重新扩增、纯化,克隆测序.NCBI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片段序列与产气荚膜梭菌Fe-氢酶基因的序列相似性达99%.根据已知产气英膜梭菌Fe-氢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两轮PCR扩增获得Fe-氢酶基因全序列.混合菌群中Fe-氢酶基因GenBank数据库的登录号为EU590683.此外,采用Bioedit和Mega2软件构建了Fe-氢酶的NJ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该Fe-氢酶基因与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聚为一类.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产气英膜梭菌的相应序列相似性达97%-99%.PfamHMM结构域查找结果发现,此氢酶含有五个结构域,分别为1个2Fe-2S铁硫簇结合区域、2个4Fe-4S结合区域、Fe-氢酶大亚基和Fe-氢酶小亚基.  相似文献   
987.
针对PPP-B2b服务钟差产品包含相比于其他实时钟差产品更大的钟差常数偏差,可能会影响精密单点定位收敛时间的问题,该文利用非差法解算接收机信号失真偏差时钟差常数偏差和SDB相互耦合的关系,对钟差常数偏差进行分离,并分析了PPP-B2b服务钟差中常数偏差的特性及其对定位的影响。发现此项偏差随卫星弧段不同变化,不同弧段之间的差异能达到3.5 ns,进一步在伪距观测量中改正此项偏差可分别使BDS和GPS精密单点定位收敛时间减少55.4%和53.5%。上述实验结果表明,PPP-B2b服务中钟差常数偏差在不同弧段间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显著影响定位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988.
氢是所有元素中重量最轻的元素,宇宙中所有元素都与氢有联系。氢的燃烧值特别高,将氢气冷却到-252.72℃以下,再加上压力,氢气就不再是气体,而变成无色的液体——液态氢。液态氢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每千克高达28900千卡,是汽油燃烧值3倍,在所有的矿物、生物和化工燃料中居于榜首(除核燃料)。  相似文献   
989.
利用基于广义梯度近似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金刚石(100)表面不同氢吸附密度的平衡态几何结构和态密度.结果表明对于2×1构型,在平行和垂直表面两个方向上发生弛豫,而1×1构型仅在垂直表面方向上发生弛豫.另外,清洁2×1,2×1 ∶0.5H和1×1 ∶1.5H表面,带隙中存在空表面态;而对于1×1 ∶2H和2×1 ∶H两种表面结构,空表面态上移进入导带,带隙中不存在表面态.结合电荷密度分布,探讨了金刚石(100)不同构型和氢吸附密度表面的表面态诱发机理.  相似文献   
990.
针对北斗卫星三号(BDS-3)卫星钟的表现情况的问题,该文选取了全球均匀分布的120个国际GNSS服务(IGS)跟踪站的北斗三号卫星观测数据进行北斗卫星钟差估计,利用评价卫星钟差产品的方法分析北斗新一代卫星钟的精度水平。得到结果如下:北斗卫星钟中圆地球轨道(MEO)精度在0.1 ns以内、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精度在0.15 ns以内,地球静止轨道(GEO)精度在0.2~0.9 ns水平;BDS-3卫星的频率的万秒稳定度已经处于1×10-14水平;GPS与BDS精密单点定位解算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均在厘米级。基于卫星钟差实验结果表明,MEO比IGSO卫星钟差精度高,稳定性强;BDS-3搭载的铷钟(Rb-Ⅱ)和氢钟(PHM)比BDS-2的铷钟(Rb)更稳定,这是因为发射较早的卫星钟普遍受到硬件老化影响,相位与频率的波动较大;BDS在U方向上的精度与收敛速度略有不足,可通过GPS+BDS组合定位提升U方向单点定位性能。北斗卫星钟的精度、稳定性已达到钟差预报及实时精密单点定位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