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40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46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初步研究了1995年7月22日甘肃永登5.8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的断层形变异常和重力场、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特征.孕震过程中近源区有3处断层形变呈,,相变化异常,外围区1993年以来先后有10余处场地断层形变出现台阶、突跳等异常.流动重力监测到震前出现的高值异常区、同震效应及震后恢复正常的演变过程等.资料反映了孕震过程中近源区断层运动由准线性走向非线性的过程,重力场变化由孕育、发震过程的非均匀态走向震后的准均匀态的演化过程,较强地震的孕育发生与区域应力应变场的动态演化密切相关.还简要总结了作者对这次地震中短期预报试验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局部重力资料确定不完全阶次位系数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根据Molodensky边值问题的数学理论和函数展为级数式的一般原理,论述了方法在理论上的正确性;然后根据模型结构,提出了位系数补偿因子,并给出其确定的原则及计算公式;接着构制一个适合局部区域的不完全阶次的高阶位系数模型的方法进行探讨;最后对其精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局部区域2160阶不完全阶次模型对实测垂线偏差二分量的恢复精度分别为±2.56s和±2.61s.  相似文献   
993.
江在森  祝意青 《地震学报》1998,20(3):262-271
初步研究了1995年7月22日甘肃永登5.8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的断层形变异常和重力场、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特征。孕震过程中近源区有3外断层形变呈α,β,γ相变化异常,外围区1993年以来先后有10余处场地断层形变出现台阶、突跳等异常。流动重力监测到震肖出现的高值异常区、同震效应及震后恢复正常的演化过程等。资料反映了孕震过程中近源区断层运动由准线性走向非线性的过程,重力场变化由孕育、发震过程的非均匀  相似文献   
994.
应用时空域层次分析新思路及我国地震科技攻关成果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震前兆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对该区的地震前兆场特征作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对目前存在的区域前兆异常场进行特征分析。研究认为,区内现有的前兆监测方法在中强地震发生前呈现出与正常动态变化相异的中期或中短期前兆异常反映,并具有相对丛集的总体特征。前兆异常场由东莞虎门重力、广州水化学等构成。最后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近期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5.
晋中南地区的重力场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晋中南地区的重力复测资料、重力场变化及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重力观测对山西断陷带地震监测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青藏块体东北缘重力场演化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青藏块体东北缘重力观测资料进行整体平差计算 ,系统分析了 1 992~ 2 0 0 1年重力场的时空动态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结果表明 :利用统一起算基准获得的青藏块体东北缘重力观测资料 ,较完整地反映了青藏块体东北缘孕震过程中出现的流动重力前兆信息 .在地震孕育发生阶段 ,重力场出现较大范围的区域性重力异常 ,并产生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局部重力异常区 .重力场动态图象较清晰地反映了区域重力场的有序性演化与地震活动 .  相似文献   
997.
关于Toeplitz循环矩阵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讨论了重力场理论中常用的Toeplitz循环矩阵的若干性质,给出了 Toeplitz循环矩阵的求逆公式。  相似文献   
998.
李延兴 《地震》2002,22(3):15-20
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1996-2000年我国地震预报的平均成功率(R值)为0.330,总的预报水平仍是较低的,预报的成功率是不稳定的,漏报和虚报的比例还相当高。中指出,制约我国地震预报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地震预报是经验预报,由于受到人局限性与制约,预报水平很难有质的提高;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较完善的理论基础,还没有形成以理论模型为指导的预报方法和预报体系;基础观测系统薄弱,尚不能提供随时空变化的各种“物理场”的信息。分析表明,地震活动与地震孕育发生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地球动力学,天体动力学,地球化学三大学科领域。与此有关的学科主要有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天体物理学,应从这五大学科中重点研究与地震活动,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基础理论,以及地震触发的基本理论问题,为保证地震预报工作的需要,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监测工作,从而获得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地壳水平,垂直运动速度场,中国大陆重点地震监视区的重力场,地球磁场,应力场,地壳热流场等随时空化的信息。为提高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需建设三支高素质的地震工作队伍,即地震预报专家队伍,基础理论研究专家队伍和监测队伍。  相似文献   
999.
北祁连河西地区重力场变化及其与强震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祝意青  梁伟锋  操启明  凌晔  刘练 《地震》1999,19(4):345-351
通过对北祁连河西地区重力复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从动态的观点研究了重力场演化及其与强震的关系。在观测期间,测区及其周边共发生7次Ms≥5.0地震,流动重力均有一定的反映,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观测。重力变化的异常形态,变化量级和持续时间均与地震的发生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重力场动态图像较清晰地反映了重力变化由地震孕育的非均态-发震-震后恢复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卫星重力资料反演地壳及岩石圈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外部重力场由地球内部物质分布所决定,由于地壳与地幔、岩石圈与软流圈存在着较大的物性差异,利用重力资料可以确定莫霍面和岩石圈底面深度。基于上述结论,利用OSU91全球重力位模型数据进行了反演,计算结果表明,地壳和岩石圈厚度与地形相关,大陆地壳、岩石圈较厚,海洋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