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223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探索饲料中添加浒苔对皱纹盘鲍幼鲍生长性能及体成分的影响,向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3%、6%、9%、12%的浒苔粉,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饲料,分别饲喂5组初始平均壳长16.11±0.56 mm、平均体质量0.52±0.06 g的皱纹盘鲍幼鲍,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处理200粒,实验持续60 d.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  相似文献   
102.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九孔鲍的外套膜表皮细胞,结果表明细胞可分为4大类,即普通柱 表皮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感觉细胞。它们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形态和数量变化与外套膜的功能分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3.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九孔鲍(Haliotidaediversicoloraquatilis)的外套膜表皮细胞,结果表明细胞可分为4大类,即普通柱状表皮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感觉细胞。它们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形态和数量变化与外套膜的功能分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4.
鲍育苗期病害的防治研究──Ⅰ.福尔马林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育苗期间,幼鲍用福尔马林药浴,对原生动物、线虫、桡足类等引起的病害防治有显著效果。当浓度为5~20g/m3,浸浴6~12h能杀死附着板上的原生动物、线虫和部分桡足类,同时也有强的杀菌作用,而对幼鲍及饵料硅藻的发育和活力均没影响。  相似文献   
105.
皱纹盘鲍主要器官的亚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皱纹盘鲍的胃、直肠、消化腺、肾、鳃、心脏、外套膜、足等器官的亚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各消化器官的组织结构中富含酶原颗粒和分泌颗粒 ,这些颗粒具有消化和抗病的功能 ;(2 )鳃和心肌的组织结构中富含线粒体 ,这与其活动量大密切相关 ;(3 )外套膜的组织结构中富含分泌颗粒 ,这些颗粒物质参与贝壳的形成和体液免疫 ;(4)肾实质中静脉呈网状分布 ,这与体液的有效过滤有关 ;(5 )腹足的肌纤维成束 ,并形成三维的网状结构 ,以适应匍匐与吸附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6.
维生素E对皱纹盘鲍幼鲍生长、存活及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于1997年5月在山东荣成石岛鲍珍品养殖场采集幼鲍,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幼鲍维生素E(VE)营养需要的研究。以酷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通过用不同浓度VE的饲料(E1-E7七个实验组),即在每100g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20、50、100、200mgVE来饲喂幼鲍(平均体重为220-240mg)103天。结果表明,饲料中适量的VE具有促进幼鲍生长的作用;幼鲍软体部水分和脂肪含量不受饲料中VE添加水平的影响,然而饲料中VE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软体部蛋白质含量;贝壳中灰分和钙、磷含量不受VE添加水平的影响。以增重和蛋白质增量为指标,皱纹盘鲍幼鲍饲料中VE的适宜含量为5-10mg/100g饲料。  相似文献   
107.
杂色鲍和九孔鲍三倍体的冷休克诱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严正凛  江宏 《海洋通报》1997,16(6):20-26
  相似文献   
108.
皱纹盘鲍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精子遗传失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国范 《海洋科学》2001,25(10):37-39
用波长253.7nm,光照强度1.108mW/cm^2的不同剂量紫外线照射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精子,然后与皱纹盘鲍的正常卵受精。在0-120s的照射范围内,受精作用都仍能正常发生,从早期胚胎存活率上可观察到“Hertwig”效应的存在,单倍体和非整倍体胚胎在孵化前死亡。在150000个精子/cm^2的条件下,精液厚度5mm左右,经70s以上紫外线照射后,精子染色体可完全失活。  相似文献   
109.
鲍人工养成阶段养殖环境中的周丛纤毛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成阶段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外壳的周丛纤毛虫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类群演变。共观察到3纲9目35属58种纤毛虫,缘毛类Peritrichida的种类最多,有23种。在养成阶段的早期,周丛纤毛虫的优势类群为钟虫类;在养成阶段的中、后期,周丛纤毛虫的优势类群演变为聚缩虫类,其中交替聚缩虫Zoothamnium alternans占绝对优势;文中还对各种环境因子对养殖环境中的周丛纤毛虫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0.
三种鲍精子超微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物精子超微结构的研究是受精生物学的重要基础,而且由于系统分类的不同其精子的超微结构也伴随着演化,因此,研究和比较分类相似种的精子超微结构,可以作为鉴别种类的辅助依据,同时在动物杂交育种的细胞遗传学分析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