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39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兰州市城市宜居性的参与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宜居性评价,是市民普遍关心的城市宜居性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本文是关于城市宜居性参与式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的论文.一方面,选择模糊数学模型作为评价方法,应用专家意见法,构建了城市宜居性指标与权重系统;另一方面,应用构建的评价系统,以兰州市为例,通过市民参与式问卷调查,对兰州宜居性进行了较系统满意度分析评价.评价结果与兰州宜居性客观水平总体印象基本一致,说明研究方法可行性和有效性,实证研究结果对兰州宜居性提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
根据兰州市区黄河阶地特征及黄土层覆盖厚度,对兰州市场地划分了3个分区,选用兰州市区156个满足场地地震反应条件的地震钻孔资料,对每个工程场地合成3组相互独立的基岩加速度输入时程,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对各个工程场地地面与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区内的工程场地地面与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比值为1.120,Ⅱ区为1.320,Ⅲ区为1.531,平均均方根误差为0.083。  相似文献   
93.
张凯  李兴杰  杨蔚  王君豪  张琼  郭蕾  石红霞  罗斌 《冰川冻土》2016,38(6):1718-1723
为了解兰州市采暖期大气PM2.5污染情况及其主要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含量,并同时研究其对小鼠胎儿出生质量的影响,对兰州市城关区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大气PM2.5进行重金属元素和PAHs的成份分析,同时将处理好的PM2.5通过气管滴注对30只成功受孕10d的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个剂量组,每组6只)进行染毒(PM2.5剂量:0、50、100、200μg·ml-1·d-1),直到子鼠出生,分析窝产仔量和子鼠体重、心体比、肺体比等指标进而对子鼠出生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兰州市城关区2015年采暖期大气PM2.5总日均浓度符合国家标准,但有48d超过国家标准,最高浓度达到151μg·m-3,主要的重金属和PAHs分别为铅和萤蒽。动物实验结果表明,PM2.5染毒剂量越高,子鼠体重越轻,下降的幅度越大。与零剂量组比较,PM2.5剂量组子鼠的心体系数和肺体系数显著降低,但窝产仔量和性别无明显差异。这表明采暖期大气PM2.5可能会对妊娠期雌鼠产生作用,影响子代小鼠的出生质量和发育情况,这或许与其重金属和PAHs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94.
兰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互动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兰州市经济发展与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的互动作用分析,说明兰州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上呈倒"U"字型关系。在人均GDP达到7500元时,废水、工业烟尘排放量等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倒"U"字型曲线顶部,其后经济发展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分析表明:兰州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受经济发展阶段的深刻影响;产业结构是影响环境污染物组成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条件影响兰州市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相似文献   
95.
兰州市2002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军  陶明娟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113-116,128
生态足迹分析法因其基于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量化指标、新颖的思路和简便的计算方法以及较为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及方法本身的普适性而日益流行。应用该方法对兰州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兰州市人均生态赤字为1.692 88,其生态足迹是当地生态供给的近7倍,表明在现有发展和消费水平下,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大,其发展超出了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并据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建议。生态足迹法自提出以来,在全球、国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在兰州市的实际应用,对西北干旱区城市的可持续状况从侧重生态的角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6.
试论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关系--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其相互关系的好坏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从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关联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产业结构演变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并结合兰州市产业结构演变和城市化发展历程提出了兰州市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相互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97.
开展降雨型黄土滑坡预警对于区域性防治滑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收集1985~2015年兰州市降雨型黄土滑坡历史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反距离权重插值(IDW)和核密度估算(KDE)方法揭示了降雨引发黄土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该文基于统计学的基本原理,运用相关性和偏相关性等方法建立适合兰州市的有效降雨量模型。通过拟合有效降雨量与滑坡因子的线性回归关系,确定引发黄土滑坡的临界降雨量阈值,设定兰州市黄土滑坡的降雨量危险性预警等级。研究表明:(1)兰州市黄土滑坡灾害点沿着黄河及其支流沿岸分布,城关区滑坡点最多且呈环形分布,西固区次之,其他地区分布较少;(2)降雨是兰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黄土滑坡的关键诱因,10d有效降雨量与滑坡因子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特性,其相关系数达到0.698;(3)依据10mm、20mm和40mm临界降雨量阈值将预警等级划分为低、中、高3个危险性等级。  相似文献   
98.
空气污染与大气能见度及环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赵庆云  张武  王式功 《高原气象》2003,22(4):393-396
利用2000年7月—2001年5月兰州逐日污染物浓度及污染综合指数资料,分析了其与能见度的相关性,同时利用1980—2000年冬季兰州能见度的资料,对大气能见度及环流特征量进行了分析,并初步建立了能见度趋势预报方程。结果表明:大气能见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年际变化呈增大趋势,20世纪90年代能见度要明显好于80年代。污染指数与能见度基本呈现负相关。印度副高脊线偏北,东亚大槽明显,即亚洲地区环流经向度大时,大气能见度增加,空气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99.
兰州城区稳定能量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6,他引:11  
从能量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描述地面至特定高度大气层结构稳定度的参数-稳定能量,并给出了具体计算方法。根据1988-1992年兰州气象站逐日08:00(北京时,下同)的探空资料,计算了300-1000m每隔50m共15层的稳定能量。利用同期兰州市环境监测站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的兰州城区3种主要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SO2、CO、NOX)的日平均浓度资料,计算了地面气象要素、低空气象参数、低空风和稳定能量等气象因子与SO2、CO、NOX之间的相关。结果表明:(1)用稳定能量来描述低层大气的稳定性更为合理一些;(2)在诸多气象因子中,稳定能量与SO2、CO、NOX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最显著;(3)稳定能量的年变化规律与空气污染浓度的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4)逐月看,各层稳定能量与SO2浓度之间均为正相关,除7月份以外,大多数层次均通过了α=0.01显著性水平的相关性检验。  相似文献   
100.
利用R/S方法分析兰州城市化气候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晶  杨淑华  王乃昂 《气象》2001,27(2):7-11
运用R/S方法,对1951-1997年兰州市城市气候的温度、水汽压、相对湿度和日照百分率等指标的冬(1月)、夏(7月)及年平均值进行了分析计算,各项指标的Hurst指数H均大于0.5,说明它们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反映出兰州市过去47年来气候变化存在趋势性成分,即持续性的城市化增暖,至于各项指标的Hurst指数在冬、夏及年平均值间有差异,分析证明这是兰州城市化气候效应强度季节不同所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