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99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366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57篇
自然地理   19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elemental mercury (GEM) in the atmosphere of urban Beijing was measured from October 2003 to September 2004 to investigate the origins and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atmospheric Hg. The mean value of Hg concentration is 17.1 ng·m-3 (n=653). The atmospheric Hg data showed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throughout the duration of our observation. The maximum GEM concentration (53.7 ng·m-3) was observed at Gucheng in the western area of urban Beijing. The GEM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of the studied area, and were higher in winter than in summer. The highest and lowest monthly averages of GEM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to be 23.3 and 4.1 ng·m-3 in January and July,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GEM concentrations are higher in the daytime than at night in Autumn and from 14 March to 15 April, but daily GEM variation showed an inverse pattern from 22 April to 22 May. In winter, two peak values of GEM concentrations occurred at 13:30 and 21:30. Daily variation of GEM concentrations in summer was the lowest in the four seasons. Mercury from coal combustion was estimated to be the main source of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in Beijing from October 2003 to September 2004. Additionally, Hg emission from natural gas burning was estimated to be another dominant source of atmospheric Hg in Beijing.  相似文献   
102.
此轮规划中,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在增加用地指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农村居民点由于数量大,成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主体。由于规划背景、原则、重点、控制指标、规划方法、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变化,新一轮规划中,复垦难度更大、但需求却更急迫。通过利益主体、利益分配模式分析,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居民点复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3.
在多功能转型背景下,乡村旅游地正成为利益主体直接对话和冲突的场所,土地利用方式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本文构建了乡村旅游地利益主体多功能空间认知“冲突—协调”理论研究框架和内在关联机制,以黄山风景区山岔村为案例地,通过密度制图和冲突倾向模型识别利益主体多功能空间潜在认知冲突点,采用扎根理论和DEMATEL法分析多功能诉求的协调发展状态。结果表明:(1)农业、人居保障功能集中于居民点附近,经济、旅游休闲功能集中于景区,生态功能遍布村域,呈现山区耕作半径制约性、交通区位导向性、环景区产业布局、“三生”空间认知叠合等特征。(2)总体态度差异指数(OPD)高值区分布上,农业功能分布取决于农业生产条件和居民点人口密度,经济功能呈现出景区发展程度对周边经济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分异特征,人居保障功能分布受居民点交通区位条件影响,生态功能在空间上毗邻黄山风景区,旅游休闲功能分布受旅游资源禀赋影响。(3)在冲突点方面,由于利益主体对山区农业的生产布局、设施保障、产出效益认知差异,农业功能冲突集中在耕地和园地;山区产业用地管控、建设用地紧缺、旅游收益分红认知差异,造成了经济功能集中在旅游和非旅游商...  相似文献   
104.
土壤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关于微塑料对于植物生长的直接影响和由于土壤理化性状改变的间接影响研究已逐步开展,但针对小麦的研究鲜见报道。试验选择两个旱地小麦品种(甘春27和禾尚头)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高密度聚乙烯作为微塑料添加,设置3种质量浓度(0、1、4 g·kg-1)开展盆栽试验,对不同微塑料组合处理下小麦的出苗率、株高、全株生物量和地上/地下干物质分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微塑料添加对两个品种出苗率没有影响。(2)禾尚头在添加1 g·kg-1微塑料时比添加0、4 g·kg-1时全株生物量分别高46.7%、8.5%,甘春27在添加1 g·kg-1微塑料时比添加0、4 g·kg-1时全株生物量分别高28.7%、17.2%;甘春27整体比禾尚头在3种浓度处理下全株生物量分别高24.9%、9.6%、1.5%。(3)不同试验处理条件下,甘春27将更多的干物质分配在地上植株的构建,其在地下(根系)和地上(茎叶)部分的分配比例整体小于禾尚头。整体上,适度微塑料添加可...  相似文献   
105.
一、征地为何漫长 征地过程的反映出的主要特征:征地环节是很多,具体操作很烦琐;征地涉及农民生,细小工作不能省;分级审批签字严,审批权限国务院;批后还要两公告,补偿标准不能少;征地报批靠政府,政策处理靠干部;瞻前顾后多照管,征地工作很辛苦。 前面已经说过了,征地过程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前一个是解决报批的问题,就是处理好对上关系。后一个是解决实施的问题,实施的问题就是正确处理好农民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对下关系问题。我国是一个行政审批强国,往往把报批简单问题复杂化,把对农民政策处理复杂化问题简单化。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各大城市交通供求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科学合理地分析、预测、引导交通出行需求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西方对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研究已经由基于出行的分析转向基于活动的分析,并且认为家内/家外活动决策与出行需求的产生密切相关;而国内少有从家内/家外活动时间分配的视角透视居民出行需求的产生机理的研究。基于2012年北京市居民日常活动与交通出行调查所采集的第一手数据,本研究以北京上地—清河地区为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作日与休息日家内/家外的非工作活动的时间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此尝试对居民非工作出行需求的产生机理进行解读。研究表明:家内活动与家外活动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家内/家外非工作活动时间分配受到工作与通勤时长、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并且不同类型的非工作活动的家内/家外时间分配存在内生联系。研究结果将为居民出行需求预测与引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7.
“门票新政”下凤凰古城利益格局及治理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凰古城“门票新政”是中国古城镇市场化运作中的公共事件.“门票新政”给旅游地带来新的利益格局:凤凰县政府和景区公司成最大受益者;获得政策支持的民族村寨及旅游景区旅游经济稳固提升;灰色涉旅人群逐步取得公平收益;古城涉旅商户经营收益略降;古城周边未获得政策支持的民族村寨及景区旅游发展缓慢,个别景区停业;不购票倾向游客利益受损;社区普通居民和购票倾向游客利益影响甚微.对“门票新政”下的利益格局进行合理性分析,进而探索出凤凰古城治理的3条路径:(1)规范政府行为,提升“门票新政”政策认同感;(2)建立共容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古城可持续发展;(3)引入第四方监督机构,约束监管“凤凰新政”.  相似文献   
108.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evolved from a scientific problem into a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roblem oI worlOwloe rater- est. National perspectiv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Mutual understanding of perspectives is nec- essary to result in rational policies and a consensus among stakeholders with divergent interests. Conceptual frameworks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 of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and the largest greenhouse gas emitter,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efforts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climate change. Chinese perceptions of climate change as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blem have recently been in tension with an emerging Western perspective that frames climate change as a security issue. This paper explores Chinese perceptions of climate change as expressed in recent governmental policy statements, public opinion surveys, and academic scholarship with a focus on publications in Chinese-language journals, often unfamiliar in the West. It looks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research and policy and finds that the Chinese policy frame of climate change as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blem draws from the body of domestic research and is reflective of the perspectives an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of Chinese researchers in areas of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09.
正上海节地政策的主要做法和内容,一是三个强调,强调规划引领,强调权益保障,强调公益性责任;一个确保,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用于支持产业的发展,转变管理理念,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二是强化规划的引导,在两规合一的基础上向  相似文献   
110.
《国土资源》2014,(1):22-23
正在各地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的限制,一些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问题相继暴露出来,其中某些不良倾向尤其值得警惕,因为它们有可能使一项新政策、好政策变味走样。城镇是人的聚集地,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早期的城市是因"市"而"城"的。有了集市交易,人们才逐渐聚集到一起。工业化的发一些地方热衷于土地城镇化而非人的城镇化,强征土地侵害农民利益,不少农民被迫"上楼"集中居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