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256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为检测方目网囊对蓝圆Shen和多齿蛇鲻的选择作用,2000年11-12月在南海北部海域试验了4种目大的方目网囊。结果表明,方形网目网囊有利于释放纺缍形(如蓝圆Shen),圆形或近圆形(如多齿蛇鲻)两种形体鱼类的小,幼鱼,且对后者的释放效果更好。当网囊目大分别为45,50mm时,蓝圆Shen的50%选择体长(L0.5)分别为121.22,128.77mm;当网囊目大分别为40,45,50mm时,多齿蛇鲻的L0.5分别为124.12,126.75,139.32mm。通过不同目大网囊对蓝圆Shen,多齿蛇鲻选择性比较分析,发现50mm目大方目网囊的选择效果效果优于40,45mm目大的网囊,因此,在南海区拖网渔业中采用50mm目大的方目网囊是必要的,同时建议将150mm作为蓝圆Shen,多齿蛇鲻的最小可捕叉长标准。  相似文献   
42.
为丰富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的基础生物学资料,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对各时期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进行了描述,并详细记录了各时期全长、口裂、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的变化.根据卵黄囊和油球的消失、鳍膜的消退、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的伸缩、鳞片的生长及色素的变化把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包括早期仔鱼和晚期仔鱼)、稚鱼期和幼鱼期.在水温26.71±1.26℃的培育条件下,仔鱼4日龄开口摄食;至6日龄,卵黄囊和油球消失,进入晚期仔鱼期;至29日龄,鳍膜消失,进入稚鱼期;至41日龄,鳞片开始长出,至59日龄,稚鱼全身覆盖鳞片,完成变态,进入早期幼鱼期.并发现在生态幅范围内提高培育水温,可以提高生长效率,加快育苗速度.  相似文献   
43.
鉴于舟山沿海日本囊对虾秋苗养殖成活率显著低于春季和夏季人工养殖苗种之实际,深入开展适合于本地沿海养殖的日本囊对虾秋苗的优质亲体的选种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为此,作者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舟山近海日本囊对虾野生群体和露天池塘越冬养成群体间的形质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两者在本研究所涉18项形质评价指标中的相似性指数仅为11.11%,欧氏距离为4.243(P0.01);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的5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27%,其中第1主成分为以营养生理状况指数、额剑上缘锯齿数以及腹部肌肉发达程度为主导的体质强壮因子,第2主成分为以寻食视野与胸腔空间大小为主导的捕食运动功能因子,后3个主成分为以尾节肌肉发达程度为主导的避敌运动功能因子;采用逐步判别法,以判别贡献率较大的9项形质评价指标为自变量,所建Fisher分类函数方程组可清晰区分日本囊对虾野生群体和越冬养成群体,其中野生群体的判别准确率P1、P2分别为99.33%和96.13%,越冬养成群体的判别准确率P1、P2分别为96%和99.31%,两者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7.67%。因此,日本囊对虾秋苗野生亲本形质特征的选择,应以秋苗越冬养成群体为参照。  相似文献   
44.
由相对地热梯度推断的腾冲火山区现存岩浆囊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为利用温泉来研究和监测腾冲火山区的现今岩浆分布并探讨其活动性,提出相对地热梯度的概念:假设各热田或水热活动区的热储深度相等,则热储温度与地表温泉温度之差为该地相对地热梯度。通过对前人在该地区获得的温泉的基本要素和温泉水化学分析数据分析,选取了159个温泉计算相对地热梯度。用这159个数据,通过克里金插值方法获得了腾冲火山区的相对地热梯度平面分布。结果发现腾冲火山区有3个相对地热梯度在100℃以上的高值区域。结合其他资料,认为腾冲火山区现今存在3个岩浆囊,它们的几何尺度为19~28kin,深度为4~12km或更深,并且目前的活动性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5.
南海原油和燃料油对仔虾和仔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贾晓平  林钦 《热带海洋》1998,17(1):93-98
测定了南海原油,0号柴油和20号柴油对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刀额新对虾Metpenaeusensis3种仔虾和黄鳍鲷Sparuslatus,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前鳞鲻Mugilophuyseni和七星鲈Lateolabraxjaponicus4种仔鱼的急性毒性,油类对仔虾和仔鱼的毒性大小顺序均为0号柴油〉20号柴油〈  相似文献   
46.
真鲷仔鱼早期阶段的摄食能力──发育反应和功能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1995年4月 ̄1996年5月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小麦岛苗种基地,采用梯度试验方法在不同褶皱臂尾轮虫饵料密度下2 ̄12日龄真鲷仔鱼的摄食率和摄食强度,通过拟合发育反应和功能反应模型模型的数据来评价真鲷仔鱼早期阶段的摄食能力。结果表明,从仔鱼开口2日龄至12日龄,摄食强度从0.316μg/h提高到1.374μg/h;摄食成功率从59%提高到70%,平均摄食发生率从0.469μ g/h  相似文献   
47.
眼斑拟石首鱼胚胎及仔鱼,稚鱼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渤海海洋》1999,17(1):51-56
  相似文献   
48.
目的:囊腔型肺癌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肺癌,在影像学上尚未被充分认识,本研究通过分析其CT特征及临床病理,以提高对该类特殊类型肺癌的认识及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确诊的囊腔型肺癌患者的临床信息、病理类型及CT图像特征。结果:病理类型:腺癌44例(86.27%),其中微浸润性腺癌7例(1 3.7 3%),浸润性腺癌3 5例(6 8.6 3%)(组织学类型:贴壁为主型1 1例(21.57%)、乳头状为主型8例(15.69%)、腺泡为主型15例(29.41%)且其中2例(3.92%)含微乳头成分占比大于20%,1例(1.96%)未分型),1例(1.96%)化疗后手术病理提示腺癌,1例(1.96%)淋巴结穿刺活检提示肺转移性腺癌;鳞癌5例(9.80%),其中角化性鳞状细胞癌3例(5.89%),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2例(3.92%);大细胞癌1例(1.96%),高级别粘液表皮样癌1例(1.96%)。病灶以外周分布为主40例(80.30%);平均直径为(4.7±2.7)cm,主体成分:囊腔伴磨玻璃成分20例(39.22%)、囊腔伴实性成分22例...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病理对照分析,探讨CT、MRI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分别采用CT、MRI检查,依据检查方法分为CT组和MRI组,对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比较、检查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RI诊断假性囊肿、真性囊肿、囊腺瘤、囊腺癌、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癌变胰岛细胞瘤、实性假乳头状瘤与病理符合率分别为100.0%(13/13)、100.0%(16/16)、91.7%(11/12)、100.0%(7/7)、100.0%(6/6)、100.0%(3/3)、100.0%(3/3),CT诊断与病理符合率分别为84.6%(11/13)、93.8%(15/16)、100.0%(12/12)、85.7%(6/7)、83.3%(5/6)、66.7%(2/3)、100.0%(3/3);MRI诊断与病理符合率略高于CT诊断,差异不显著(P>0.05)。MRI组患者的检查时间显著长于CT组(P<0.01)。结论:CT与MRI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率均较高,虽然MRI具有较长的检查时间,但其能够多方位成像,同时能够将更多的信息提供给临床对囊性成分的分析,特别是较为敏感的出血及囊性病变的大小、数量、范围、境界、成份、性质等,因此二者均具有一定特征性,建议临床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50.
华雨淋  吕彦 《地球物理学报》2019,62(8):2982-2990
利用云南腾冲火山地区15个固定台站记录到的7923次地震的P波到时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腾冲火山及周边地区地壳及上地幔顶部三维P波速度结构和地震重定位结果.研究发现,腾冲火山区域地壳内存在明显的地震波低速区,P波速度低于整个区域地壳速度平均值超过15%,上地幔顶部存在规模较大的低速异常区.推测腾冲火山地区存在较大规模的地幔热物质上涌以及向地壳的侵入,热物质在地壳内以岩浆囊形式存储,并且壳内岩浆囊之间可能存在岩浆通道.通过联合反演获得的地震重定位结果显示,丛集地震位置更加集中,其展布特征与断裂构造具有显著的对应关系,表明研究区域断裂构造比较活跃.获得的高分辨率三维P波层析成像结果,为进一步认识火山地区岩浆存储特征以及地震分布与区域构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地震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