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9805”钱粮湖农场龙卷风现场地物破坏形态出发,系统绘出了龙卷风的时空分布、强度特征;探讨了该地龙卷强风暴形成的动力和热力因素的独特性;联系历史教训对提高民用建筑抗风力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决策防御建议。  相似文献   
82.
十五年前,中国极地研究所诞生在我国极地考察迎来第一次创业高潮的时代,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极地考察与研究的科研机构的诞生,翻开了中国极地考察事业重要的一页,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工作从考察与探索阶段走向系统开展科学研究时代的开始。十五年来,在邓小平同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光辉题词指引下,在国家海洋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发扬“南极精神”,坚忍不拔,奋发努力,团结奉献,开拓进取,为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经中央编委批准,中国极地研究所更名为中极地研究中心,这标志着极地中心将作为我国极地考察的科研与业务的核心单位,肩负起更加重要和光荣的使命,将为我国极地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3.
中国极地考察独具特色的后勤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极地考察20年来先后在极地建成“长城站”、“中山站”、“黄河站”,成为我国开展极地多学科考察研究的现场基地,科学考察成果丰硕,成绩斐然。在成绩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后勤保障体系在支撑,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世界各国极地考察实践证明,后勤保障在现代极地考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极地考察就是展示后勤保障能力。中国经过20年不懈的努力,极地考察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后勤保障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极地的储运能力、生存能力、环保能力、应急能力、信息能力和维护能力。已在极地考察后勤保障这个大系统中,把不同的业务领域分解为多个单元,从不同侧面展现出极地考察后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4.
我国极地事业在邓小平同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的题词指引下,走出了一条“起步晚、起点高;有所为、有所不为,成绩斐然”的发展之路。作为全国惟一的专业极地研究单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全体职工在建站、科研考察、后勤保障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国极地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努力,而极地中心的党建工作在我国极地事业20年的光辉历程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85.
张洁  杨滨  张侠 《极地研究》2004,16(2):151-158
本文简述了2003-2004年期间中国第18、19次南极考察和第2次北极考察的数据汇交和共享工作的进展情况。以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为数据发布基础平台,利用ASP.NET技术开发动态数据库驱动的网站,通过“中国极地数据库网站”和“中国地球科学数据共享网”向用户提供公益性的数据共享服务。2003-2004年发布新的数据集406个,新增记录100多万条。  相似文献   
86.
中山站至DomeA冰川学考察断面是国际ITASE计划的核心断面之一。首次利用GIS开展了该断面的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 ,采样点的布设与管理。介绍了ADD数字地图拼接与裁剪 ,野外数据和BEDMAP数据地理坐标投影变换的方法。利用ArcView内插等高线方法对GPS导航仪高程数据进行了校正。沿考察路线提取了BEDMAP的冰下基岩高程和冰厚度数据 ,以及冰盖表面的坡度与坡向数据。指出应进一步开展该断面以及兰伯特冰川盆地GIS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7.
2004年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组织有关专家,在广州对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盛安高工、蔡树群研究员承担的院”水文多参数综合测量仪”研制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田东生处长主持,项目承担单位南海海洋研究所的领导陈绍勇、袁恒勇及科研计划处方文东处长参加了验收会。验收会专家组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中山大学、广州光机电中心的5名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听取了研制工作报告、测试报告和财务决算报告,现场考察了研制的仪器设备,并进行了认真的质疑,形成了如下验收意见。  相似文献   
88.
强震观测资料包括强震动时程记录资料和宏观震害调查资料两大类, 前者是定量的微观数据, 后者则是定性的宏观指标. 本文明晰给出了微观仪器烈度与宏观仪器烈度、 微观考察烈度与宏观考察烈度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只有在宏观仪器烈度与宏观考察烈度之间进行比较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同时对国内外常见的仪器烈度算法进行了比较性研究, 得出了袁一凡仪器烈度算法可靠性更高的结论;最后以四川地区历年来重要震例的强震动记录为依据, 对修正的袁一凡仪器烈度算法的可靠性进行了比较应用. 结果表明, 对袁一凡仪器烈度算法修正与扩展的应用是可行的, 同时也验证了将微观仪器烈度与宏观考察烈度直接进行比较会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89.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赤塔州的贸易互补性很强,省内比较短缺的铜、铁、铅锌、钼、铬、煤炭等矿产资源,在赤塔州境内均赋存丰富,且多数是已做过地质勘查工作,但未进行开采。如果能在赤塔州收购俄国矿业公司,间接获得采矿权,建设开采矿山,开采省内急需的矿种,将会事半功倍,在经济上较为合算。基于这样的初衷,2006年3月,在赴俄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省内某开发公司收购了俄赤塔州一家矿业公司,获得了俄罗斯涅尔丘甘煤矿区东北部面积12.4km2范围内的“矿产利用许可证”,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90.
总结了凤鸣地震考察工作,了解到震区一带的震感现象和地震影响的分布情况,并且依据《中国地震烈度表》和现场实地考察确定震中区一带地震影响烈度为Ⅳ度,圈定了本次地震的等烈度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