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测绘》2006,26(2):48-48
2006年1月14月,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召开了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国家基础地理中心共同承担的国家基础测绘项目“我国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维护”验收会。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情况汇报,审阅了项目技术报告和工作报告等材料,就项目的工作报告与相关技术进行了审定。  相似文献   

2.
《热带海洋学报》2006,25(2):30-30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提出并负责制定的海洋行业标准HY/T090—2005《压力式波潮仪》近日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的实施为压力式波潮仪产品的定型生产、鉴定验收和出厂交验提供了科学依据,将为压力式波潮仪产品标准化、产业化以及产品质量监督提供依据。“压力式波潮仪”研制课题得到“九五”863计划的资助,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盛安高级工程师课题组主持研制。  相似文献   

3.
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物理研究室研制的OMC-1型海洋光学多参数测量仪,以及与暨南大学物理系共同研制的SLM-1型海面照度计,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主持下通过技术鉴定。鉴定组组长由学部委员梁栋材研究员担任,山东海洋学院物理系于良副教授任副组长。鉴定会于1986年7月2日至4日在南海海洋研究所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家海洋局和生产部门等13个单位近20名专家出席了鉴定会。  相似文献   

4.
海底地震仪记录中的横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海底地震仪记录中的横波阎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510301)1993年5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与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及千叶大学合作在南海北部共同开展了综合地球物理测量实验。此次实验中采用了两类四通道海底地震仪。其中,一...  相似文献   

5.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下属厦门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完成的国电漳州核电厂工程水下地形测量项目,日前在厦门通过由华东电力设计院、珠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福建海洋研究所、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验收。专家组在听取项目组所作的测量成果汇报后,按照核电厂工程海域观测工作大纲与质量保证大纲进行认真审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与日本东京大学、千叶大学合作在南海北部进行的“深地壳地震折射探测”的海上作业,从1993年5月15日始,历时18天,已于6月1日圆满完成,承担该项考察任务的“实验2”号船亦顺利返抵广州新洲码头。 该项任务是我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支持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国东南大陆及邻近海域岩石圈的结构、组成与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折射探测剖面从南海北部红海湾近海水深91m处,跨越大陆架、大陆坡直至水深3950m的南海深海盆,全长400km。投放海底地震仪15台,连续放炮70发,每发炸药  相似文献   

7.
项目批准号项目名称申请者单位起止年月40403012冰期旋回中海洋浮游植物群变化的有机地球化学记录李丽同济大学2005.01—2007.1240406010东北热带太平洋近表层沉积物生物拢动作用研究杨群慧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01—2007.1240406011南海自然铝的成因及其对寻找油气、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陈忠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05.01—2007.1240406012南海新生代演化与印支地块挤出作用相互关系的物理摸拟研究孙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05.01—2007.1240406013台湾以东海域加瓜“楔形”带的构造演化及其对冲绳海槽弧后二次扩张…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31日,首届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应用"项目来源于国家海洋局和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联合完成。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主办、广东海洋湖沼学会协办的“第二届国际南海海洋生物学术会议”于1993年4月3—7日在广州江南大酒店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外代表97人,其中,国外、香港及台湾地区代表23人,分别来自香港各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美国加州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和台湾大学;国内代表74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国内各大学及其它科研机构。广东省海洋局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球海洋遥感协会、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LED)承办的"第九届全球海洋遥感大会(PORSEC2008)"于12月2-6日在穗隆重召开.原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担任大会荣誉主席,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唐丹玲博士和全球海洋遥感协会主席Kristina Katsaros博士担任大会主席,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张国成、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巡视员)邵立勤、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钟小平、广州市科协副主席黄敏、中国科学院资环局任小波处长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偲副所长(主持工作)等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2012年3月31日,首届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应用"项目来源于国家海洋局和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联合完成。当前,我国海洋灾害频繁发生需要开展应急监测、海洋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为配合国际“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TOGA)”计划,发挥我院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优势,分别抽调有关研究所的专业骨干,制定了“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年际气候变化”研究课题,组成跨所、跨学科的多兵种协同的题目组,迅速编制具体实施计划,并作论证、修改。同时还抓紧进行组队、备航等项工作。一切就绪后,由院属的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海洋研究所(青岛)和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的45位科学技术人员和39位船员组成的考察队,于1985年12月10日,同聚会在广州新洲码头的院和省的领导、分院和有关所的领导、省内兄弟单位的领导以及许多群众辞行,乘上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实验3”号海洋调查船,开赴考察区。  相似文献   

13.
南海季风试验海洋探测船“实验3”号于5月3日从中国科学院广州南海海洋研究所码头顺利出航,拉开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投入设备最好、参与人数最多的四大气象科学试验的序幕。  相似文献   

14.
《压力式波潮仪》海洋行业标准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负责起草,标准编制组的主要成员王盛安、龙小敏、蔡树群、陈俊昌、姚小桂是近年来从事压力式波潮仪研制、试生产的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15.
徐立 《海洋科学》1991,15(4):27-27
为了贯彻执行“开放、流动、联合”的方针,充分利用大亚湾的资源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物实验站的现有设施,吸引国内外的科学家进行合作研究,发展亚热带内湾海洋生态系和海洋实验生物学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开放综合实验站正式对国內外开放。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已于1991年1月中旬在广州召开,确定了实验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热带海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海洋学综合学术刊物,是我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主办,广东海洋湖沼学会协办的第二届国际南海海洋生物学术会议定于1993年4月在广州召开。会议旨在交流南海海洋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扩大南海海洋生物各学科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促进对南海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 会议议题为:1.南海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2.海洋污损生物;3.河口与海湾生态系统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由广东海洋湖沼学会、广东海洋学会和香港海洋生物学协会联合举办的“南海海洋生物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2月18—21日在广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举行。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代表来自广东、广西、福建、北京、天津,山东,浙江等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地区共24个单位的海洋生物学专家、教授和学者共77人,其中,香地区代表14人(外籍代表8人)。  相似文献   

19.
于1988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南沙群岛进行综合考察,在采集到的多毛类标本中,发现了背褶沙蚕Tambalagamia的一新种,其与代表种背褶沙蚕T.fauveli和东方背褶沙蚕T.orientalis在眼、双背须出现的刚节数以及背须的形状等有明显的区别,故定名为中华背褶沙蚕Tambalagamia sinica,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主要根据1992年8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香港理工大学合作进行的“南海环流试验”的调查资料,并引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982年7月、1985年8月在南海东北部的调查资料、黑潮合作调查(CSK)的资料,通过温、盐度分布特征的分析,并结合动力计算结果,指出夏季在南海东沙群岛北侧存在着一偏西向海流,它的流动路径与文献[5-7]中所说的南海黑潮分支的流动路径显著不同。对夏季南海海流的三维数值模拟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