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主办,广东海洋湖沼学会协办的第二届国际南海海洋生物学术会议定于1993年4月在广州召开。会议旨在交流南海海洋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扩大南海海洋生物各学科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促进对南海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 会议议题为:1.南海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2.海洋污损生物;3.河口与海湾生态系统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主办、广东海洋湖沼学会协办的“第二届国际南海海洋生物学术会议”于1993年4月3—7日在广州江南大酒店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外代表97人,其中,国外、香港及台湾地区代表23人,分别来自香港各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美国加州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和台湾大学;国内代表74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国内各大学及其它科研机构。广东省海洋局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大亚湾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依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20a来获得的大量现场观测数据和资料,对大亚湾生态环境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其变化主要表现在:由贫营养状态发展到中营养状态,局部海域已出现富营养化的趋势,N/P比的平均值由20世纪80年代的101.5上升到近年的大于50,大亚湾营养盐限制因子由80年代的N限制过渡到目前的P限制;生物群落组成明显小型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资源衰退。大亚湾具有珊瑚礁、红树林、岩礁等多种海岸类型,但近年出现了石珊瑚白化现象,珊瑚礁群落的优势种发生了改变,在大亚湾的澳头港附近水域多次发生赤潮。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大亚湾生态系统正经历着快速的退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合浦珠母贝幼虫,幼苗的摄食率和摄食节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黎辉  金启增 《热带海洋》1997,16(3):41-48
1994年9月至1995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展开合浦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Dunker幼虫和幼苗摄食率和摄食节律的研究。通过对该贝幼虫和幼苗摄食率与生物饵料浓度的关系的模拟分析,得到了二次多项式方程:FR=α+βC-γC^-2。在该方程中建立了 育苗时的生物饵料藻最适抽以喂浓度(Copt),Copt=-β/2γ。在最适饵料藻投喂浓度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三亚湾海洋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近年来对三亚湾开展热带海域生态环境与资源调查研究的情况,特别是该站于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试验站以后,对三亚湾海域营养盐结构、生物固氮作用和沉积物-海水界面间磷形态分布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6.
广东核电站位于广东大亚湾沿岸大坑附近。大亚湾地处热带、亚热带,面积540平方公里,具有珊瑚生物群、红树林等多种多样热带生境特色。湾内水温平均为22.9℃,盐度稳定,水质清,营养物质比较丰富,适于热带、亚热带各类海洋动植物的生长、繁殖。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大亚湾建立了临海实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发布。《海洋学报》编委吴立新教授、张偲研究员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学报》编辑部谨向两位编委表示热烈的祝贺!吴立新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物理海洋学家,长期从事深海大洋与气候研究。张偲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和生物化学生态学家,长期从事海洋微生物及其活性物质绿色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8.
宋金明,男,1964年4月出生,河北枣强人,汉族。1985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现长春科技大学),其后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得海洋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化学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并兼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化学分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多年来,宋金明研究员一直从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及海洋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国家攻关项目等7项,正在进行研究的有国家海洋863项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等5项,涉及生源要素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海洋生…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是致力于热带海洋环境动力过程相关学科领域 (物理海洋学、环境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气候学等 )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 ,实行“开放、流动、联合”运行原则。现有一支以中青年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的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研究队伍 ,有广泛的国内外合作基础。开放实验室拥有较丰富的海洋、大气、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常规和遥感观测资料 ,并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环境资源 ,为开放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根据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的宗旨 ,近期开放研究课题指南设立如下 :…  相似文献   

10.
陆忠康 《海洋科学》1990,14(6):38-38
《大亚湾环境与资源》一书是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渔业资源学家徐恭昭教授等撰写的一本专著,于1989年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专著内容丰富,科学调查数据翔实。全书包括四篇十九章,近60万字,第一篇:大亚湾水域环境,第一章自然环境概况;第二章潮流和余流特征;第三章海水前向散射函数;第四章海洋化学。第二篇:大亚湾水域生产力与生物,第五章水域生产力;第六章海洋微生物;第七章浮游生物;第八  相似文献   

11.
海洋具有生态系统范围广大、结构和功能复杂多样的特点,表明海洋物种可能多于陆地物种;但由于人类对海洋中生物种类和分布所知甚少,使得海洋生物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因此编目和发现新的海洋生物已成为全球的热潮。在我国,随着海洋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对于可靠的海洋生物种类多样性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系统性,因此,在908专项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更多的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积累进行总结和编研,既是海洋生物基础研究自身的需要,也是开展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估、保护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相建海 《海洋与湖沼》2020,51(4):673-683
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曾呈奎、张玺奠基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年来,面向国际学科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刘瑞玉、吴尚懃、张福绥、郑守义为代表的科学家和一批批优秀学科带头人努力攀登,攻坚克难,前仆后继,薪火相传,为我国海洋生物学学科的系统、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建树和奠基性贡献,夯实了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根基。近30多年,可为海洋生产力及其可持续性提供解决方案的海洋生物技术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海洋研究所为国家海洋生物高技术发展战略出谋划策,并在关键技术突破上发力,引领了海洋生物技术的创新发展。在实现产业化,推动蓝色生物产业的征途上,海洋研究所为世界最大的海洋增养殖产业发展壮大做出突出贡献,直接催生了海藻、贝类和对虾三次养殖浪潮的兴起,带动了基础性、战略性海水增养殖种业发展;此外,海洋研究所在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着力挖掘和提升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上,成果斐然,有力支撑了蓝色生物新型产业的发展。新近,海洋研究所牵头筹建的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必将为建设海洋强国,铸造蓝色辉煌注入强劲活力。  相似文献   

13.
南海北部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季风环流、沉积构造以及丰富的油气、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但长期以来没有航线固定的考察航次进行持续观测以及逐年数据积累.自2004年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设置了南海北部开放航次,这对加强海洋现场数据的长期积累、促进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不断地发现和解决科学问题、推动重大成果产出起了积极作用.本文总结了2004-2010年海洋地质与沉积环境考察的进展及成果,并展望了今后海洋地质与沉积环境考察的主要方向,期望更多单位及科学家积极参与南海北部开放航次考察.  相似文献   

14.
推动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也是持续支撑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海洋试验场是海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业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其秉持公益、开放、共享的原则,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试验场开放共享将会成为海洋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助推器”。文章比较了国内外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政策与现状,分析了国家和市场对海洋试验场的共享需求,依据我国海洋试验场已具备的条件,探讨了试验场共享内容、方式和机制,提出了海洋试验场向社会开放共享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凡 《海洋与湖沼》2020,51(4):663-663
正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8月1日,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是我国海洋科学的发源地。2020年,海洋研究所迎来70周年华诞。70年来,研究所从最初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不断发展壮大,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一代代优秀的人才队伍,成长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之一。70年来,海洋研究所不断引领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在实验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海洋环流与波动、海洋地质与环境、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以及深海研究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贡献,取得1900余项科研成果,共发表论文140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6400余篇),出版专著近300部;授权专利1100余件;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78项。  相似文献   

16.
1994年9月至1995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展开合浦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Dunker幼虫和幼苗摄食率和摄食节律的研究。通过对该贝幼虫和幼苗摄食率与生物饵料浓度的关系的模拟分析,得到了二次多项式方程:FR=α+βC-γC2。在该方程中建立了生产性育苗时的生物饵料藻最适投喂浓度(Copt),C0pt=-β/2γ。在最适饵料藻投喂浓度的条件下,幼虫和幼苗摄食率最大。当饵料藻投喂浓度低于Copt时,摄食率是线性快速增长,当饵料藻投喂浓度高于Copt时,摄食率呈下降趋势。合浦珠母贝幼虫和幼苗摄食节律的特点是摄食率在夜间和白天差别不明显。因此,Copt的建立以及对该贝幼虫和幼苗摄食节律的特点的认识,对于大规模生产育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洋生物研究70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加快建设海洋类学科的发展成为历史必然,海洋生物是海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洋环境和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海洋生物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纪念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突出贡献,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海洋生物相关的重要研究进展,梳理了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突出贡献,系统总结并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抛砖引玉,希望籍此助推中国海洋生物研究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18.
海洋生物技术是以海洋生物为主要对象,并与其他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而形成综合性生物技术体系,它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开发海洋生物等资源方面已展现出巨大的潜在力。一、各国重视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国际上非常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日本把积极开发利用海洋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海洋技术包括深海生物工程列为日本90年代发展12项高技术之一,并专门成立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会”(1987年),举办过第一次国际海洋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9.
海洋动植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富才 《海洋科学》1994,18(4):20-22
近几年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已引起人们极大重视。海洋药物、海洋保健食品、海洋新材料品种不断涌现。我国有海洋生物1400余种,可供食用的仅为10%,尚有大量的资源没有被认识和开发,开发利用的前景是相当广阔的,不仅可以向食用、药用方向转化,而且可向化工、饲料、农药、化妆品方向转化。有些海洋生物,虽然没有开发的先例,或者资源量不大,但其活性物质成分和化学结构有可能为开发新药开辟新路。也可以说,这部分资源是将来海洋药物和保健食品研究开发的贮备资源。1海洋生物毒素海洋生物毒素是海洋天然产物中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日益增多的疏浚物倾倒已经成为大亚湾海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大量的疏浚物倾倒到大亚湾口海域的大亚湾临时性海洋倾倒区。文章从倾倒区环境监测和管理的实际出发,依托国家指令性任务,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及监测的基础上,研究了大亚湾临时性海洋倾倒区及其邻近海域沉积环境变化,分析了倾倒活动对海洋沉积环境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监测海区沉积物所有站点的评价项目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整个监测海区沉积物环境良好,沉积物污染物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